今天继续和大家聊这次上海所探寻的咖啡馆,这家位于上海市瑞金一路号的PEANUTSCOFFEE,算是我此行的“计划之外”的偶遇,其实并没有给自己很规范的行程,随心所欲一直都是我探店的宗旨,有的时候就是那一瞬间的吸引,那才是最美妙的邂逅。

我觉得PEANUTSCOFFEE名字和这店面水泥灰的暗色系来比显得多了几分神秘感,不过我倒是很想打破这份看似距离的冷感,那么下文我们就统一叫它花生咖啡吧。其实名字有的时候虽说不能代表什么,但却给人的第一印象会产生一定潜意识的定义和想象。我觉得现在的咖啡馆已经不再流行那种黑白灰的性冷淡,过往总觉得那是一种聚焦专业的调性,可是放到现在,这就有点平常了。

我自然不是因为这店名或者整体的装修氛围吸引我进门的,可能是被络绎不绝的进门客人所引起了好奇吧,抑或是想看看这样冷峻又色调暗淡的咖啡馆是否会有一些新奇的亮点带给我一段别样的经历。上海的咖啡馆都太小了,可是也依然无法阻挡人们去喜欢的咖啡馆喝上一杯,尤其周末的下午两三点的时候,更是咖啡馆的到客高峰,很多人宁愿点完一杯只能站在门口喝,也觉得这是一件值得的事情。coffeestand的存在,已然打破一切上述的一切所谓的氛围感,一杯咖啡,两三好友,即便站在咖啡馆的门口,也觉得甚是美妙。

我进了门,这里巧了刚好还有座位,整体店里为了保持这种水泥灰的暗色系调性,没有明显的主灯,一切的光源只是几盏射灯来烘托氛围,吧台成为较为吸引目光的焦点,四下客座会略暗一些,这样即便空间真的有些狭小和逼仄感,但也尽力保留了一点私密感,同时也少了客人之间面面相觑的尴尬氛围。

通常这样暗色系的店内环境,都会通过绿植或者暖色客座来形成一种对冲与中和,逐渐会让人忽略了空间带来的局促,取而代之的是可以沉浸下来,并期待接下来手中的咖啡,我觉得这也是小空间里比较讨巧的设计方式吧,突出个性和标签感的同时,又能扬长避短,何乐不为呢?

店里的menu就是惊喜的开始,关于在咖啡馆里可以有多种意式豆子可选已经不新鲜了,但常驻意式豆能有多达六种的,这还是第一次经历。考虑到不同受众客群的风味偏好和个人咖啡习惯,专门设立了从不同角度,都能尽力兼顾到的六款坐镇意式豆,这是我觉得馆主下了功夫和足见用心之处。

这六种豆子包括提供给喜欢传统烘焙风味的来自巴西的SOE莫吉安娜以及冬季拼配两款豆子,这算是迎合多数消费群体的普适款;还有对于喜欢浅烘焙又喜欢花果香气的人来说,专门准备了埃塞耶加雪啡SOE以及哥伦比亚蕙兰SOE。除了以上比较标配感的配置之外,花生咖啡还贴心为习惯低因咖啡的饮用者准备了一款哥伦比亚瑞士水处理法的低因豆子,同时近几年由于特殊处理法的流行,很多身边的朋友都喜欢有酒香气息的奶咖,所以在花生咖啡也专为这类群体准备了这支经典的洪都拉斯雪莉。

我觉得豆子选品是一家店经营的主基调,到底如何可以将出品适用到更多人,不单纯是提供多种选择,更多的是你要如何彰显不同豆子赢得对应客群的喜欢。我很开心在这里看到了有人在思考这件事,并在为之尝试和努力着。所以我开篇的标题就打趣的说,在花生咖啡点单有一种做连线题的感觉,你可以将你喜欢的豆子任意搭配你想出品的咖啡。

我点了一杯由巴西莫吉安娜出品的dirty,花生咖啡的出品,我整体的形容就是风味描述的信息都能表达在出品上,客人可以很轻松的就品尝到豆子所带有的风味特质,而且很干净舒服,这是一件让人很幸福的事情。这杯巴西SOE本身是属于深烘焙的风格,可是却和传统意式风味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首先还没入口dirty,这坚果的香气就扑鼻而来,咖啡师研磨这款豆子的时候,小小的咖啡馆空间就洋溢开那有点冲撞又香到期待不已的黑巧+坚果的香气。

入口以后先是比较浓郁的黑巧风味,苦醇浓而不烈,所以这款豆子点的dirty一定要第一口就大口喝,带动起来下面的牛奶,这样黑巧的香醇气息会得到放大效果,而且萦绕在嘴里的风味相当持久,后半段就进入到一种太妃糖的甜感,豆子的油脂感也很饱满,风味可谓相当扎实。

另外我点了一杯被命名成“甜橙果酱”,一款来自耶加的SOE出品的澳白,首先必须点赞的是,我很喜欢澳白出品风格是咖啡风味一定要突出且浓郁,这是我喜欢澳白的表达方式,也是我觉得澳白应该具备完全和拿铁是两码事的特质。薄幼的奶泡呈现诱人的光泽感,完美的融合度增加了饮用它的食欲,一口下去我真的是爱惨了,很难想象这是一款浅烘焙埃塞豆子出品的澳白,风味浓郁而强烈,实在直呼带劲啊。牛奶极大补足了咖啡的甜感,所以从入口就带着花果香气和轻柔的果酸,花果香气可以呈现的相当清晰而干净,可是入口的扎实与饱满又形成了一种错觉反差,让人过瘾又有点上瘾,细腻的融合又增加了绵密丝滑的触感,也极大提升整体风味感受的立体感。

啡香之旅

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eguxijiaerbaa.com/xjebtq/10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