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变化莫测啊!

神秘的新冠病毒刚刚爬上了三文鱼的案板,而沙漠蝗虫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产卵孵化,就等待一场大雨,就会飞起来,再次把粮食啃个精光。

世界从来没有这么不确定过。

这么看,人造肉的资本传奇自有其理由。面对全球接近70亿人口的口粮问题,面对可以预计的肉类大缺口,面对素食主义的营养和选择问题,人造肉是个绝对的新鲜事物。如果真的能够成本快速下降,将绝对是一场来自食物的革命。

1

是梦,又是钱

年5月2日,全球人造肉企业的老大,美国植物肉品牌BeyondMeat(别样肉客)在纳斯达克上市,IPO首日股价即暴涨%,其后更是又大涨过五倍多,最近一年股价在45元至元之间宽幅波动,作为人造肉行业的第一个上市企业,吸引足了眼球。

公司的网站上赫然写着未来使命,“我们深信未来能有一种更好的进食方式。我们的使命是创造未来的蛋白质来源,用植物蛋白来制造出美味的汉堡包、牛肉、酱和肉碎等等产品。通过将传统的动物蛋白转换为植物蛋白,我们能解决四项全球难题:人类的健康问题,气候危机,自然资源短缺和保护动物。”

BeyondMeat自创立起就一直受到资本的青睐,刚成立两年,就受到了美国最大的风险投资基金KPCB的投资。年,比尔盖茨亲自品尝了该公司的产品之后,赞不绝口,之后果断投资了这家企业。Twitter联合创始人EvanWilliams和BizStone、台湾的蔡式家族、摩根溪资本、DNS资本以及诚实茶创始人SethGoldman都成为BeyondMeat后来的投资者。人造肉所宣传的低卡路里、零胆固醇的更为健康的饮食特点也使众多好莱坞明星成为这家公司的代言人。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也成为了明星投资人之一。

无独有偶,另外一个动物保护主义者,斯坦福大学教授帕德里克·布朗差不多同时也成立了另外一家人造肉企业ImpossibleFoods,日后成为了BeyondMeat最大的竞争对手。而比尔盖茨也成为了这家企业的投资人。IF已经完成了7.5亿美元的融资。

目前的人造肉主要分为两个流派,BeyondMeat和ImpossilbeFoods属于将植物蛋白合成为植物蛋白肉一支,还有另外一支是由动物干细胞培养的细胞培养肉。出于对人造肉的偏爱,比尔盖茨居然也投资了细胞培养肉的代表企业MemphisMeats。这家公司声称,到年就能降低成本,把实验室产的鸡鸭肉送到超市。

人造肉已经成为了一个“钱景”广阔的产业,获得全球的资本青睐。年,人造肉仅占据全球肉类市场(亿美元)份额的0.02%。根据OECD的数据,年中国肉类消费量为.6万吨,且目前中国肉类人均消费量仅为美国的一半。预计年中国肉类产品的供给缺口将达万吨以上。若肉类缺口部分人造肉渗透率为10%,估计市场规模将达上千亿。

2

A股跟风炒一波

通常人们会将植物肉与素肉混为一谈,若果真如此,中国可谓在汉朝时就已经萌发了人造肉的星星之火了,其实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素肉是以豆制品为主制造食物,依靠的是厨师出色的烹饪技术,而人造肉则是依靠技术,将植物蛋白或通过细胞再造,制造出像肉类似口感和营养的食物原材料。

但国内超千家素肉的生产企业里也有三家是涉足了人造肉的,深圳齐善食品、江苏鸿昶食品和宁波素莲食品。近一两年间,这三家企业经常被资本找上门来。据其中一家的企业负责人称,“数得上名字的互联网企业,都与我们洽谈了一轮。”这其中就包括互联网头部企业和顺丰等公司。而由于自身业务的关系,与鸿昶接触的大都是外国的资本。

另外表现的异常火爆的就是二级市场的高度认同了。在年BeyondMeat上市后,国内一片惨绿的情况下,人造肉概念板块却异常坚挺。而其中最为能够接近人造肉的真实业务,要数双塔食品了。双塔食品是亚洲最大的能够提供豌豆蛋白的供应商之一,已经与BeyondMeat建立了长期的供货关系。该公司的股价自从去年5月以来一路上扬,已经上涨了三倍有余。而整个人造肉概念板块这一年来的涨幅大概达到了30%。

但仔细分析其中涉及公司,大部分还是距离真正的人造肉公司太远,大都有炒作的嫌疑。

比如国内上市公司美盈森,是一家从事运输包装产品、精品包装产品、标签产品、电子功能材料模切产品的公司。年该公司宣布与江南大学合作,并在当年11月举行了新品品鉴会,推出了多款包括人造肉饼和植物蛋白鸡柳等产品,从而成功跻身人造肉概念版块。但之后,美盈森却始终没有公布人造肉业务的进一步进展,甚至在年5月15日收到了深交所的问询函。而该公司的回复也是很模糊,称已与江南大学签署了技术合作协议,目前正在持续开展产品研发及人造肉等产品的生产设备、代工厂的考察遴选,同时积极与潜在客户接洽人造肉等相关产品上市销售等工作。

另一家人造肉概念股东宝生物,主营业务是从事明胶和胶原蛋白及其延伸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但在年1月,东宝生物称已设立“人造肉产品研究开发室”,开展以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为主要原料的“人造肉”产品研究与开发。不过东宝生物的人造肉至今也也没有更多实质进展。

相比起纯粹还处于研发合作阶段的企业,也有一些食品企业小规模的涉足了人造肉食品的销售,但实际的销售规模实在有限。譬如老牌企业金字火腿。年10月9日,金字火腿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人,其人造肉产品经过长时间准备,产品标准已经完成备案,生产许可已经通过审查,现已开始生产。10月10日之后的6个交易日中,金字火腿股价收获5个涨停,市值飙升20亿元。据悉,金字火腿是与美国杜邦公司建立了三年期限的合作,由杜邦公司提供技术,而金字火腿是负责生产和销售。然而据其公告透露,其人造肉产品在天猫旗舰店的销量仅为14.3万元,占最新一年营业收入的0.03%。

年6月百草味确定人造肉系列研发项目,核心团队为百草味食品研究院。确定立项以来,百草味食品研究院最终与美国杜邦公司达成技术合作生产。目前人造肉产品有烟熏小片肠和麻辣植物牛肉。

而作为国内肉食产品的龙头企业双汇发展,也不希望错过这一波人造肉的浪潮。今年5月7日,该公司发布公告称,拟以约7.3亿元收购罗特克斯旗下6家公司股权,其中包括杜邦蛋白、杜邦食品,这两家公司均专注于生产人造肉的主要成分——植物蛋白。

3

行业初期,问题仍重重

有人将人造肉的发展类比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都是新鲜事物,都采用了颠覆性的新技术,都有利于环境改善的大方向,创始人都具有革命性的情怀。两者又都因其特殊性得到了政策方面的支持。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提出“传承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的优良膳食传统”,给予了人造肉足够的发展空间和理由。

自从年BeyondMeat上市之后,国内平均每个月都有三四个涉及人造肉的新公司注册,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四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这次的疫情又使得肉类供应不足,而人造肉的上市和供应凸显其重要性。

但是,人造肉行业的发展也难掩其困难重重。

首先,人们的口味上还是难以接受。这些涵盖汉堡、意面、饺子、粽子等中西式餐品中,“人造肉”的呈现方式虽然有肉粒、肉排、肉块等等,但肉的紧实嚼劲与丝状纤维感如何打造,是目前市面上多款产品共同面临的痛点。Starfield(星期零)的CMOVivian曾指出:“现在的人造肉形态主要是碎肉形态,尽管有些可以模拟出动物肌肉和脂肪的口感味道,但并不能模仿骨头、筋膜等的口感。目前的技术,肌肉纤维、肌间脂肪、结缔组织等带来的咀嚼感几乎无法模拟。”

其次,目前的人造肉产品价格还是太高了。目前国内的人造肉食品,棒约翰的9寸植物肉比萨,优惠价也要79.9元;必胜客的现时X未来牛排双堡联盟套餐,公测价59元;肯德基的植物牛肉芝士汉堡,公测价32元;星巴克的植物肉意面、卷饼,最低价59元。国外的情况也差不多。据美媒CNBC报道,纽约一家餐厅里BeyondBurger售价为12.95美元,高于普通牛肉汉堡。此外,BeyondMeat生产一个素肉饼的成本几乎是普通碎牛肉饼的两倍。

重庆一家人造肉火锅的老板表示:“以和星巴克合作的美国人造肉公司BeyondMeat为例,一袋克的BeyondMeat进货价便达元”;在国内电商平台上,销量最高的人造肉Omnipork新猪肉价格在61元/斤左右。但现在普通猪肉价格都降到30元/斤左右了。据分析,主要原因是人造肉企业前期投入的研发成本太高,致使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另外,规模效应不足也是价格高的另外一个原因。

当前行业的主要问题是成本较高,其中以植物蛋白为技术路线的“素肉”产品价格稍高于传统肉制品,尚可被市场接受,而以生物工程为技术路线的“培育肉”价格高昂,仍不能量产。年,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实验室出品的干细胞人造肉汉堡,每磅大概花费了万美元。而科学家们也认为至少在未来十年里,干细胞人造肉仍然会居高不下,除非这方面的技术出现大的突破。

最后,人造肉行业尚无相应的标准与监管。目前,消费者对人造肉产品还是心存疑虑。具体经过加工的植物蛋白到底是依据什么样的标准?具体用的哪些植物蛋白,经过什么步骤加工?这些植物蛋白被各种重组加工后,对身体健康是否有影响,如何保证?这些连环问题,实际上也表达了目前消费者对于技术成熟与否及是否合规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eguxijiaerbaa.com/xjebtq/5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