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910787.html

年初,苏联人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凯歌奏响了埋葬纳粹德国的安魂曲,同年夏德军在库尔斯克孤注一掷的“自救”行动也被红军弹压的悄无声息,战争至此纳粹德国败局已定。次年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德军蚍蜉撼树式的抵抗只能为苟延残喘的纳粹续命,而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战场上的颓势。年5月苏联红军以雷霆万钧之势攻入柏林,将盘根错节的纳粹势力连根拔起,伴随着纽伦堡审判,纳粹主义形神俱灭,遭受了彻底的清算。而此时希特勒的东方盟友日本法西斯仍作困兽犹斗,早在德国投降前夕,盟军便早早的制定了旨在登陆日本本土彻底消灭法西斯抵抗力量的“没落行动”计划,可是德国投降两个月后,盟国画风陡转,将“没落行动”作为处置日本备选方案,给予日本有别于德国的“宽厚”待遇——反复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颇识时务的天皇裕仁就坡下驴,接受《波兹坦公告》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为什么当年盟国对法西斯日本“网开一面”,而纳粹德国却无法得此“殊遇”呢?

盟国首脑召开旨在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会议

第一,以武力消灭纳粹德国符合苏联的切身利益

(一)苏联在处置德国问题上占据主导位

苏联作为反法西斯同盟中的中坚力量,在战争中单独抵抗德国百分之八十的兵力,第二战场开辟前,整个欧洲大陆只有苏联人与德国法西斯死磕,毫不夸张的说苏德战场就是二战局势的“晴雨表”。库尔斯克战役后,欧战局势已经明朗,德国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诺曼底登陆前夕,红军几乎解放全部国土,正厉兵秣马准备向德国腹地突击。英美于年6月6日匆匆实施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虽有出于尽快打败纳粹德国的战略考量,但是却也深深地打下了与苏联争夺欧洲和战争胜利果实的功利性烙印。

二战中抗击德国法西斯扭转战争局势,苏联人出力最多,伤亡最高,贡献最大,战线推进速度最快;所以处置德国问题上苏联人拥有优先发言权。希特勒发动战争给苏联人造成巨大的伤害,战争暴行之恶劣,令人发指;苏联人睚眦必报的民族性格是不会轻易原谅施害人,更不会毫无所获的轻易接受德国人的投降,所以斯大林根本没有考虑过馈赠希特勒投降的机会。苏联政府的态度极为鲜明,他不仅要把法西斯军队赶出苏联,还要一路凯歌,攻入德国本土,用武器和血的方式彻底清算纳粹势力。美英等西方国家在潜移默化中认可了苏联对德国的处置态度,并积极派兵抢占德国领土。

苏联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中坚力量

(二)苏联有扩大势力范围的需求

苏联对战后的国际形势有着精准的预判,料到西方国家与自己的同盟只是暂时的,德国投降后,昔日的盟友会随时翻脸。因为双方对国家及民族利益的追求均高于战时友谊的信仰,此外双方意识形态对立是永久且不可调和的。有鉴于此苏联在解放中欧和东欧时,一直在努力扶持亲苏政权,扩大苏联在西线的战略纵深。德国素有“欧洲十字路口”的美誉,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德国优越的地理位置不但为苏联提供对抗西方的优质前沿阵地,还为苏联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打入一个楔子,为日后向西方世界输入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便利。对土地的渴望与贪婪达到无以复加地步的苏联人自然不会轻易放弃德国这一天赐尤物。

此外,年初英国根据艾德礼委员会的报告,正式向欧洲咨询委员会提出关于划分出三国占领区的建议。英国人高瞻远瞩,将自己的占领区划分在德国工业发达的西部鲁尔区和莱茵区,而这两个区域美国人一直垂涎三尺,但英国人给美国划分的占领区为相对落后的德国南部地区,为了谋求苏联人的支持,英国人划分的苏联东部占领区占全德40%的面积和33%的生产资源,这个充分照顾了英国和苏联利益的分区占领协议招致了美国的不满,美国意图将苏联的东部占领区面积缩减至全德面积的22%,另外18%的面积划割予英美两国,同时调换美英占领区。苏联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接受了英国人的建议;为了避免夜长梦多,苏联加快了推进速度,妄图以实际占领逼迫美国接受英国人的划分协议。苏联红军进展神速,令美国人瞠目结舌,山姆大叔终于意识到了如果拒绝承认英国人的分割协议,苏联人的实际占领区将远远超过40%的全德面积,见好就收的美国匆忙地表示接受原英国方案中苏占区的划定范围。

倘若苏联提供给德国投降的机会并接受德国的投降,苏联在德国的占领区很可能会大面积缩水,搞不好可能血本无归,一如战后盟国原计划分区占领日本,结果由美国独占那般。要想占领和消化这样一块儿意义重大的战略要地,武力消灭敌对纳粹势力并实际占领该地是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吃到嘴里的东西岂有吐出来的道理?以实际行动攫取利益永远好过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式的协商!

瓜分德国的行动中苏联推进速度最快,获

(三)新兴霸主出于肢解并控制潜在强国的需要

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德国的好战与彪悍令各国侧目。普鲁士统一德国后,这个崛起于欧洲大陆腹地的新兴强国打破了英国人经营多年的欧洲大陆均势的平衡状态。为了遏制德国这个潜在的威胁,英国人伙同普法战争中惨败且复仇心切的法国和长期觊觎欧洲腹地的沙俄组成了三国协约;孰不料英国人的举措过分刺激了神经敏感的德国人,德国联合与俄国有利益冲突的奥匈帝国和与法国关系日益紧张的意大利组成了三国同盟。这两大火药桶最终被萨拉热窝的枪声引爆,酿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祸;经过四年的激烈搏杀,德国最终向协约国求和,英国人对战争伤亡心有余悸,便见好就收,并没有派兵攻占德国领土,而是接受了德国的投降。英国人虽然笑到了最后,并通过“凡尔赛体系”惩治了德国,但是并未消除德国的威胁,二十年后受希特勒三寸不烂之舌蛊惑的德国人再次发动世界大战,挑战英国人主导的国际秩序。

作为新兴的欧陆霸主,苏联充分吸取了英国人的前车之鉴,并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分裂的受其控制的德国最符合苏联称霸欧洲的利益;它不会再给德国复兴和敌对苏维埃的机会,攻占德国本土清算敌对战争分子并扶持亲苏政权也便成为苏联在卫国战争后期的重要目标。第一次柏林危机后苏联在德国的苏占区扶持成立了民主德国,在整个冷战时期民主德国一直充当华约和北约对抗的马前卒,使苏联在和西方的较量占尽天时地利。德国分裂后实力进一步被削弱,虽然联邦德国发展迅速,实力跃居欧洲资本主义强国之首,但综合实力比起苏联还是逊色不少,对苏联的战略安全根本构不成威胁,反倒是缺乏欧洲强国钳制的巨无霸苏联成了冷战时期西欧诸国的梦魇。

两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和苏联肢解德国一览

(四)有利于苏联掠夺德国丰富的资源

苏联作为席卷全球的二次世界大战主战场,损失之惨重令人咋舌,上千万人伤亡,数千亿的财富化为乌有,国内一片狼藉,到处是瓦砾和废墟。苏联加强战后重建的同时,加强了对苏控区的掠夺;苏军所到之处,当地的工业设备和农副产品均被洗劫一空,甚至是普通平民的居家生活物品如手表、自行车、收音机等也不能幸免。惨遭劫掠的苏控区,哀鸿遍野,饿殍枕藉,其残酷性比之在华日军的“三光政策”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作为世界第三工业强国的德国更是苏联人眼中的饕餮大餐,出于掠夺德国的工业资源的目的,苏联武力消灭纳粹抵抗势力,占领德国并掠夺其丰富的工农业资源的意愿动机就显得尤为强烈。

苏联占领德国东部后,疯狂掠夺达三年之久,几乎整个东德的工业基础被转移至苏联。东德被洗劫一空后,苏联人的胃口并未被满足,它还向德国追缴高达一百亿美元的战争赔款。德国在战争中损失同样惨重,无力支付高额赔款,但是在苏联的坚持下,美英法被迫同意让苏联在自己占领区拆卸25%的机械设备。德国分裂后,民主德国虽然倒向苏联,但仍被迫向苏联支付战争赔款。苏联在掠夺物资的同时还疯狂搜罗德国的专业技术工人,得益于德国丰厚的人力、工农业资源的补充,苏联综合国力在战后迅速恢复,并一跃成为比肩美国的超级大国。苏联丧心病狂式的掠夺行为正是基于武力消灭敌对纳粹势力,占领德国本土这一客观事实。

当街抢劫平民自行车的苏军士兵

第二,美国为独占日本极力敦促日本投降

(一)美国有意独占日本并将其打造成“防共反苏”的前进基地

日本本土地处东亚大陆边缘地带,北临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南接琉球群岛和中国台湾,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日本本土连同琉球群岛和千岛群岛形成一条长达数千公里的岛链,严密封锁中国和苏联由东亚大陆和鄂霍次克海东出至西太平洋的咽喉要道。战争后期美国意图独占日本,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围堵中国和苏联的野心急剧膨胀。美国一旦控制日本及其附属岛屿,在战略上就形成一条巨蟒,缠绕着中国和苏联喘不过气,届时美国不但能有效的预防苏联势力染指太平洋,还可以依托日本为前进基地给中国和苏联施加极大地战略压力,甚至在形势有变之时以日本为跳板出兵攻击大陆上的社会主义政权,而朝鲜战争便是美国这一战略意图的一次军事实践。而实现这一战略企图的关键便是独占日本,阻止第三国尤其是苏联的占领军登陆日本。

美国的如意算盘打得咣当响,但洞若观火苏联人也不傻,斯大林在日本宣告投降后,依然指示苏军夺取千岛群岛,甚至是登陆北海道,其意图显而易见,斩断美国封锁苏联的北方岛链,打通鄂霍次克海和太平洋的战略通道。

美国利用日本列岛围堵苏联的战略意图

(二)敦促日本投降有利于美国独占日本的计划

年初,美国虽然将战线推进至日本本土附近,但是惨重的伤亡令美国触目惊心,为了尽快打败日本结束战争,减少己方伤亡,美国极力邀请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根据雅尔塔会议之精神,苏联同意于欧战结束三个月内对日宣战。作为“没落行动”计划中重要的环节,苏联将从日本北海道登陆并向本州岛东北部发起进攻,以牵制日军兵力,协同美英盟军从九州岛及东京湾登陆日本本土的作战行动;盟国还制定旨在占领并肢解日本的“白队计划”,该计划以四国登陆日本后的作战区为基础划分了四国的占领区。这一计划与同盟国分区占领德国十分相似,它体现了盟国协作的精神,但该计划随着美国成功试爆原子弹而最终搁浅。美国人认为以原子弹轰炸日本不但可以逼迫日本投降,还能弱化苏联在对日作战于战局的影响,精明透顶的美国人试图阻止苏联出兵染指日本,扩展远东地区的势力范围,并取消原定的四大国分区占领日本计划,将日本处于美国单独占领的状态。

但是请神容易送神难,雅尔塔会议期间罗斯福力邀苏联参战,斯大林也爽快的应下了这份瓜分日本的美差。苏联在德国投降后便迅速向远东调配兵力,苏联出兵日本势不可挡,美国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苏联军队登陆日本北海道和本州岛东北部必成定局。于是美国纠集了迫切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中国和英国于年7月26日联合发表了旨在敦促日本投降《波茨坦公告》,为了迫使日本早日投降美国人在次月匆匆忙向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试图在苏联登陆日本本土前逼降并实际占领日本。8月8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灭日本拒绝投降赖以顽抗的资本——关东军;美国人不失时机的对日本进行核讹诈宣传,扬言将日本炸回原始石器时代。

盟国分区占领日本计划示意图

日本在内忧外困之际被迫于8月15日宣告投降,而苏联却并没有因为日本投降而放弃挺进日本本土的军事行动,苏联在8月18日发动了千岛群岛战役,而8月11日发动的库页岛战役仍在继续。日军坚持抵抗苏军的同时却给美军让行,美军在日本投降后也加快占领日本的步伐,8月28日,美军第一批先遣部队在横滨登陆,8月30日,麦克阿瑟飞抵日本,美国第八集团军占领关东地区以北和北海道,第六集团军占领以京都和阪神为中心的关西地区和九州。苏联登陆日本的前进基地主要是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库页岛战役于8月25日结束,而8月24日,美军就派遣2架轰炸机前往千岛群岛北部侦察苏军有无登陆北海道的企图。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直到9月5日,苏联红军才结束了占领齿舞的最后行动,在苏联建立起登陆北海道的前进基地前美军已经实际占领了日本全境。

假如美国没有敦促日本投降,而是以武力强行登陆日本本土,势必招致日本的顽强抵抗,这将严重影响美军的推进速度,而北方虎视眈眈的苏联则会趁火打劫,出兵占领北海道和本州岛东北部,此等窘境于美国人而言定是得不偿失。很明显敦促日本投降使美军免于战争便早于苏联人登陆日本本土,为日后单独占领日本赢得了关键性的先决条件。

日本投降为美国单独占领日本提供了先决

第三,以美国为首的盟国有尽快结束战争的需求

(一)对日作战旷日持久引发美国朝野的焦虑情绪

德国投降后,战争焦点转到了太平洋战场,太平洋战场对阵日军的主力是美军。盟国早先制定了登陆日本的作战“没落计划”行动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奥林匹克行动,计划于年11月实施,目标是占领九州岛南部约三分之一左右的领土,据此作为进攻本州岛的前进基地。二是小冠王行动,预定在年3月1日,行动规模将超过诺曼底登陆,成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作战目标是占领日本的经济政治中心东京。按照“没落计划”的布置,盟军消灭日军抵抗势力,平息战火大概在年夏,这就意味着美国人从珍珠港事件爆发至战争结束需要坚持作战近五年之久,这只是乐观的预期,个中的变故更是无法预测。

“没落计划”的两个考虑重点是时间和伤亡,即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伤亡代价,消灭日本法西斯抵抗势力。爱好和平的普通民众希望尽早结束战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野心勃勃的政客却往往热衷利用战争攫取利益;但是在“没落计划”出台前,有方案指出为稳妥起见对日本本土的进攻不应早于或年,却直接被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以过渡地延长战争会严重损伤国家的士气为由给否决了,于是在魁北克会议上,联合司令部明确应在德国投降后一年以内迫使日本投降。因此“时间”就成为了“没落计划”的首要重点,“没落计划”的诞生便折射出美国人不惜伤亡也要尽早结束战争的价值取向。

登陆日本的“没落行动”计划示意图

(二)登陆日本本土作战难度系数大且伤亡惨重

由于日本列岛几乎缺乏适合登陆的沙滩,全日本仅有的两块可登陆地点,一是九州南部地区,二是本州岛关东平原南部的沙滩。日本特殊的地理环境不但使盟军登陆日本的作战行动达不到诺曼底登陆的那种突然性和欺骗性效果,而且极有利于日军对盟军的进攻方向做出了精确的预判,并从容的布置防御。日本多山地少平原,登陆日本本土后,盟军地面部队的机械化优势将受到崎岖地形的掣肘,临战能力大为折扣。而之前的硫磺岛战役便是美军的前车之鉴,此役日军依托地形优势,挖掘坑道和地洞,给予美军登陆部队极大的杀伤,这是太平洋战争中仅有的一次美军伤亡高于日军的战例。

虽然盟国胜利的大局已定,日本已不再期望赢得战争,但军国主义狂徒们仍坚信只要在决战中给盟军造成最大程度的损失,日本就能迫使盟国与之签署某种形式的停战协定,而非完全投降。为了对抗盟军的“没落计划”,日本军部谋划了本土防御作战计划“决号作战”,该计划喊出了臭名昭著的“一亿玉碎”口号,欲动员日本全体国民,倾举国之力与盟军血战到底,同归于尽。彼时的日本如同一个庞大的疯人院,受军国主义思想蛊惑的普通民众狂热情绪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盟军当局预估登陆日本将面临四百多万日本正规军和三千多万民间武装,要想弹压这些抵抗势力,以美军为首的盟军要付出高达一百多万的牺牲。从珍珠港事件至日本投降前夕,美军伤亡不过几十万人而已,却解放了几千万平方公里的海陆疆域,仅仅为了武力消灭日本法西斯势力而额外付出两倍多的伤亡,于美国朝野而言显然是不可承受之重。

“一亿玉碎”口号下疯狂的日本民众

第四,日本相比较德国更具投降的可能性

(一)罪魁天皇拥有强大的号召力和优质的“替罪羊”

日本明治维新后虽然确立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内阁成为掌管全国政务的组织,但随着军部势力的抬头,议会和内阁逐渐被架空,年的“二·二六兵变”后内阁成为军部的傀儡,日本军部开始完全独立于政府、议会之外,成为日本新的权力中心,且直接对天皇负责。日本的近代化进程中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天皇临朝而不理政,却拥有最终的决策权。军部掌握权后,天皇在御前会议上虽然不直接表达意见,但军部绝不敢违逆天皇的意志,军部的对外决策基本等同于天皇的本身的意志。二战中日本对外扩张的决策虽由军部出台,但是必须经由天皇最终圣裁拍板才能下达,所以天皇对日本在战争中的罪行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将其定义为罪魁祸首亦不为过。

二战时期日本天皇裕仁

日本天皇不仅大权在握,而且他还是日本民众心中活在人世间的神,基于这层神话色彩天皇便顺理成章的成为全体国民的精神信仰,效忠天皇便内化成日本人的行为准则。美国人给予不起诉天皇的“优厚”承诺后,裕仁便抓住这一千载难逢之机遇,利用了天皇的“自带光环”诏谕日本国民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投降。若非天皇出面,掌握国家权力的军部势必将整个日本绑在末日战车上,为他们的狂热殉葬。

根据君主立宪制的精神,天皇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内阁,但不管是内阁还是军部掌权,天皇都是实际上的最高掌权者;天皇就在这种封建残余的漏洞下演变成一个既有实际权力,又不用承担责任的无耻角色。战后美国人对天皇的战争责任心知肚明,但基于本国利益及全球战略的考量,美国政府决定设法保留天皇制,便利用这种漏洞制造出使日本天皇被免于起诉的法理依据,而忠于天皇的日本的权力中心——军部及内阁则顺理成章的成为天皇的替罪羔羊。

以东条英机为代表的军部势力成为天皇的

(二)希特勒的政治角色和个性决定了德国绝无投降的可能性

兴登堡去世后,希特勒大权独揽,他集德国总理和总统的权力于一身,号称国家元首,由此成为法理和现实中的最高掌权者。希特勒在德国的独裁统治决定了他的决策和行为不用对任何机构和个人负责,相反纳粹德国主要国家机构和一些臭名昭著的纳粹战争罪犯均对其负责。希特勒不但是策划了战争的主谋,更是战争罪行的直接施害人,独特的政治角色决定了德国的战争罪行必须由希特勒本人担负第一责任。二战纳粹的战争罪行罄竹难书,即便是盟国接受了德国的投降,无论是基于法理和战争行为事实希特勒都不具备被免于起诉的基础条件。纳粹德国一旦向盟国求和投降,希特勒必将接受审判和惩戒,鉴于他的战争罪行,希特勒难逃绞刑架伺候。与其引颈受戮不如拼死一搏,这便是希特勒心底最清晰的逻辑。如此理解希特勒在红军攻入柏林之际宁愿自杀“成仁”,也绝不向盟军乞降就再容易不过了。

另外,希特勒狂妄自大,争强好胜,刚自用的个性更是无人能出其左右,这些渗透进了骨髓里的执念,删除了他字典中的“投降”词汇。在红军反攻至柏林前夕,希特勒依旧不忘欺骗德国民众,对外宣称德军即将展开大反攻,一如当年蛊惑德国民众簇拥他至神坛那般虚伪;愈是虚伪的人其骨子里的自卑感愈深,对外往往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自尊心,借以粉饰内心的脆弱。向盟国投降这等羞煞尊严的行径,对于神经敏感的希特勒而言简直比死亡更加令人恐惧。

希特勒即便是投降,也难逃绞刑架的伺候

第五,纳粹和军国主义罪行的受害者的实力有天壤之别

纳粹德国强加给欧洲各国的战争残害了五百多万波兰人,屠杀了将近六百多万犹太人,同时给苏联造成了两千多万的伤亡,毫无疑问,苏联人是纳粹战争罪行的最大受害者。苏联人继承了沙俄的衣钵,其本性与纳粹德国半斤八两,再加上其睚眦必报的民族性格,这便注定了苏联不会轻易原谅德国人的战争罪行,斯大林还曾叫嚣着“血债必须血来偿”。而苏联强大的实力给复仇德国的计划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苏联人有理由更有资本拒绝德国人的投降。红军将德寇悉数逐出苏联国土后的军事反攻便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保家卫国了,而是赤裸裸的复仇行动。红军一路攻入柏林,逼死了战争的罪魁,彻底清算了战争分子,并将上百万的纳粹俘虏流放到西伯利亚进行劳动改造,还将德国的财富洗劫一空。一连串组合拳式的复仇行动,让苏联人酣畅淋漓,一雪巴巴罗萨之耻。

而作为日本军国主义战争罪行的最大受害国,中国在二战中损失三千多万人,羸弱的旧中国没有实力将战火燃至日本本土,取得类似苏联清算德国式的胜利;只能用血肉之躯消耗日本捉襟见肘的军事资源,以求日本在难以维系战争机器运转之际,知难而退主动撤出中国,个中心酸令人泪目。好在天佑华夏,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与盟国之间的相互协作,提前结束了这种“伤敌八百自损一千”式的悲壮消耗战。同为日本侵略战争受害国的美利坚,战争中的伤亡不过四十多万,凭借爆表的综合国力在日本身上获取超额利益后单方面“特赦”了日本的部分战争罪行;这种姑息养奸式的清算方式是对中国三千多万英魂的亵渎,苦于羸弱的综合国力,当时的中国人也是敢怒不敢言,除了无条件的接受日本人的投降,中国在清算日本战争罪行的活动中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为。

在大反攻阶段日本仍占据中国广袤的领土

虽然盟国在日本投降后组建了远东国家军事法庭,处置了一批人神共怒的战争罪犯,但是东京审判庭并未彻底清算日本法西斯主义。在美国的操纵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员以表决的形式作出了裁决:凡涉及到日本天皇的各类起诉,均不予受理。但是随着审判的持续进行不受理的起诉范围被逐步扩大,很多战犯在“战争国家责任,个人不应负责”的原则庇护下得以逃脱法律追究。朝鲜战争的爆发后,美国逐渐放宽和解除对二战战犯的审判与惩戒,整肃对象也由战争狂人转向了共产党、工会等左翼团体。这些被美国“特赦”并受“冷战”政策的卵翼与呵护日本军国主义“毒苗”经过几十年的猥琐发育,大有比肩“参天大树”之势,甚至一度组建了臭名昭著的“战犯内阁”。这便是近些年来日本对战争罪行持不忏悔、不道歉的流氓态度的根本原因。

日本政要频频“拜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eguxijiaerbaa.com/xjebgk/11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