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117687.html
年6月1日,迈阿密港的皇家加勒比国际公司(RoyalCaribbeanInternational)邮轮码头,下午5时启航。按要求,午后一点多就到了码头,先交托行李,再安检上船。邮轮生活,开始就慢。迈阿密港在人工筑成的道奇岛(DodgeIsland),整个岛的形状像艘大船,一个个邮轮或货轮码头环绕着它。我们乘坐的“海洋交响号”(MSSymphonyoftheSeas)是艘新船,年4月在地中海首航,11月才来迈阿密开启加勒比海航线;还是其时世界最大的邮轮,下一艘比它大一点儿的,至少要到年才首航。订的舱房很好,带洗手间,双人沙发,写字桌,梳妆台,一应俱全。靠着船舷的舱门外还有个小阳台,只是价格比内舱稍贵一些。女儿想让我舒服。年春,看报道有多艘邮轮因发生疫情滞留海上或码头,内舱乘客就特别惨,没有窗又不让开门。启航前,把邮轮上下左右大致逛了一遍。餐厅已经开放,都是自助,弄了点简餐,食物品相很好。除了停靠上岸能够获得一些新知外,整整7天,船上的生活就是吃吃睡睡逛逛玩玩,当时觉得像猪一样,以至回来后没有记的欲望,觉得几乎没什么可记的。现在要把这本书写完,不能漏掉北美大的行程,邮轮日子不短,又是这辈子头一回什么也不干甚而什么也不想的经历,试着记记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邮轮,就是一幢能够移动的大楼。海洋交响号,高72米,18层甲板,差不多也就是18层楼高,属于“绿洲级”即邮轮最大的级别。小时候看庆祝上海造船厂下水的轮船为万吨,海洋交响号22.8万吨,截止年最大的福特级航母11.2万吨。还可以比船体——海洋交响号长米,宽66米;福特级长米,宽77米。差不多就是在一艘航母上过日子了,只比航母高。出发很顺,直接开出去就成——回来时要到一个丁字形水道处掉头了才能停泊。看如此庞然大物,不慌不忙慢悠悠地掉头,很是气派。想码头如果两边都可以停泊就方便了,再想也没必要——不赶时间,够用就行,多一边各种成本多一倍。人能造如此大船,也能把港口航道做得漂漂亮亮。海洋交响号向东驶向大海,一边是人工岛平直的边缘,另一边是长堤,形成一条双向对开的笔直的航道。长堤是迈阿密市区往南海滩去的一条公路,堤上车辆不辍,在舱房的小阳台上,可以见到海滩上众多的人体。见过几张表现南海滩的照片,无疑是从船上拍的,否则不会有那角度,既远又广。(远眺迈阿密南海滩)南海滩的热闹,乃群居动物之习性而成。海洋交响号(以下称大船)最大载客量为人,加上船员一两千,在北美就是个不小的镇。乘客各色人等,多为美国民众。大船母港为迈阿密,美国东南人士就近,应该占多数。据说北美人民特别钟意邮轮,一两年就会乘坐一回,上去之后白吃白喝,还有各种免费娱乐,价格不算太贵,几百到一千美元,何乐而不为。从前邮轮属高消费,如今也跟汽车、电器、包包、化妆品一样,平民化了。看着大船驶出港口,经过南海滩,再驶过一段护波堤,进入大西洋。接着去晚餐,女儿订了正儿八经的西餐,牛排和土豆泥、沙拉,面包已在桌上的篮子里。后来又订了一次,主菜是龙虾。船上有两个非自助的西餐厅,需要预订,但也不另收费。饭后甜点自取,样式很多。只有酒类要付费。晚餐后去剧场看戏,也是免费。演出的是百老汇音乐剧《发胶》(Hairspray),一个身材不佳却梦想成为明星的女孩的故事。几年前在纽约百老汇看《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票价还挺贵。音乐差一点,灯光舞美炫目,舞台上方搭了天桥,有演员在上面表演又降落下来,两侧还有圆角的黑白电视播着剧情发生的年的节目。总的观感就是热闹。有意思的是,《发胶》先有电影(,亦译《发胶星梦》),再有音乐剧(),然后又有电影()。美国一个题材,可以在20年间搞出两部电影一部音乐剧。不知道有没有小说,音乐单曲以及专辑是有的。是励志的原因还是热闹的原因,不懂。或许也有发胶的原因,但没见到“沙宣”的软广。第一日,严格说只有半日,有代表性的邮轮生活。剩下6日,大概也要这么过。(《发胶》一幕)想昨晚的《发胶》,明白了是题材原因。查英文维基百科:导演约翰·沃特斯(JohnWaters)于年拍摄的这部电影,与其早期的“造反邪典”作品大不相同,有着更广泛的受众。年,这部电影被改编成一部同名的百老汇音乐剧,获得了八项托尼奖,其中包括年的最佳音乐奖。年上映的根据舞台音乐剧改编的电影更火,至今在歌舞片票房排名第四(前三为《妈妈咪呀》、《芝加哥》和《火爆浪子》)。大概像“发条橙子”那样的表现坏小孩的题材更适合小说,好莱坞和百老汇虽然可以反叛,但最终需修成正果大团圆才有更多票房。艺术家也要试试多条路子,先锋的做做,通俗的玩玩。醒来,到阳台上,发现船正在进港,但不是应该第一个停靠的菲利普斯堡。女儿说船上广播,因为有人生病,需要下船就医,遂改变了航线,现在到了拿骚(Nassau)。海洋交响号在加勒比海有两条航线,我们乘的东线从迈阿密出发,停靠荷属圣马丁的菲利普斯堡,波多黎各的圣胡安,海地的拉巴迪。拿骚则是西线停靠点之一,巴哈马国的首都。巴拿马知道,巴哈马(TheBahamas)就要查查:加勒比海一个岛国,全国包含座岛屿和珊瑚礁。年独立,不过英国伊丽莎白二世还是君王。国内生产总值人均世界排名30,人类发展指数为“极高”,85%人口为非洲裔黑人。像加拿大一样的议会君主立宪制。人均比咱富多了,人种也没有成为问题。与中国的关系很好:年建交,年两国贸易万美元,其中6万美元由巴哈马出口,其余均为中国出口。年起两国普通护照互免签证,给予中国公民90天停留期。想是进出口的逆差太大,要用旅游补偿回来。不能下船,俯瞰一下离开美国后第一个国家的首都,也好。指南还说:位于拿骚以东海上天堂岛的亚特兰蒂斯度假中心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离迈阿密只有公里,以后来,可以住上90天。(拿骚进港航道一边的长岛)早上7点多进港,9点多离开,想想一夜才驶出不到公里,在加勒比海漂流的感觉。邮轮第二天,就是到处看人家玩。船上游乐设施太多,有水上乐园,篮球场,溜冰场,冲浪池,攀岩墙,滑水管道,空中悬索。水上乐园在露天顶层,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人。前后甲板各有多个泳池,感觉还是少了也小了。看的人比玩的人多,是在搞什么活动,艳阳高照,场面火爆。下午,内舱大厅里有船长和乘客合影活动。订票须知里要求带正装,我从广州带去,西装革履,箱子装不下皮鞋了,就穿在脚上登机。如果不合影正装应该用不着。不过西方讲究礼仪,说不定有酒会这样的场合,尽管舱外比基尼来来往往。内舱大厅两边是各种商店,包包首饰店里有华人店员。合影活动结束以后,大厅成了卖场,各种打折,地摊经济,比两边的店里热闹太多。女儿什么也没买,她消费冷静,明白很多东西买了就用一时,甚至看看就收拾起来了。我更是啥也不买,明白都是身外之物,不过在温哥华,就没挡住女儿给买了几双耐克,几条牛仔裤,几件外套,甚至有阿玛尼。女儿说服我的理由是,比国内便宜不是一点点。终究还是没明白。后来看资料这内舱大厅有名称的:皇家大道。船上哪哪儿都有大名,一个并不大的花园叫“中央公园”,一个两边有餐饮酒吧的叫“百达汇欢乐城”,看《发胶》的地方是“皇家剧院”。指南说有7个主题社区,名称都高大上。大船再大,前后也就米,真正是螺蛳壳里做道场。晚上继续看演出。换到另一个剧场,StudioB(第二演播室),冰上舞蹈,是真的冰,有人称它“真冰秀”。指南说不演出的时候,变身为溜冰场和激光射击场。真正的娱乐,所谓声色犬马。昨夜看《发胶》,听不懂语言也好。无论中外,都想在娱乐里加进思想,所谓寓教于乐,其实很烦。或许孩子需要。看演员炫技同时还跟场边小孩打Call。忘了在哪个城市,女儿说要去一个商场看看,因为里边有溜冰场。商家为了吸引顾客,真是费尽心机。(真冰秀)第三天,女儿开始玩,计有:攀岩,滑索,游泳,还骑了旋转木马。指南说木马是手工雕刻的,感觉是精致些。她小时候玩得少,爱学习,现在补上。包括冷饮,因为咳嗽,不让吃,现在也补上。船上有糖果滩(SugarBeach)和冰淇淋店,随便吃。不过还是一切挺有节制。开始有些腻味西餐了,去找可吃的,竟然没有中餐,说明中国乘客还是少,船上只见过十个八个。或许住到家庭套房去了,指南说里边有两层,上下有滑道,大到平米,可住8人,可以想见其他设施应有尽有。餐厅有一位华裔服务员。可能也是华人少,他主动跟我们说起普通话。小伙儿长得眉清目秀的,大概只有20岁,来自中国北方,语音很正。就在他服务的餐厅里有一种自己选料给厨师烹调的吃法。女儿说厨师也不会中餐,她要在操作台前用英语指导着加油盐酱醋。总算吃到合口味的蔬菜了,否则都是生的沙拉。女儿照顾我不谙英语,带我听了爵士一类的老音乐,又去看真冰秀。今天的不是纯舞蹈,带点剧情,背景换了几个,有现代城市,清真寺,还有冰川,演员服装也就变来变去,一会儿西装一会儿民族,冰川那段还有高大的雪怪出场。查了下资料,秀名《》,说这一年英国女王庆祝登基25年,皇冠宝石被窃(或许真有此事?),有个超人时空穿梭及时帮她找回来。无厘头故事,但娱目悦耳。也是想见识一下,跟她去听了场脱口秀,看她笑了几次。忘了说,昨晚看完真冰秀,还去小赌了一会儿。赌场有中文机,画面上有熊猫一直在鼓劲。先挣了一些,玩到赔光为止。也没忘了时常看看加勒比海。大船对环境还是有影响。(船尾,北大西洋CockburnTown东北)三天里,上上下下玩了个遍,最后发现在船帮处,还有一条可以并肩两人的跑道围绕着整条大船。概算一下,跑一圈,(长)×2+60(宽)×2=米,两三圈是我每天运动量。明天玩什么呢?第4天一早,大船靠岸,菲利普斯堡。可以登陆大半天,下午4点才开船。一夜航行后,第5天一大早,停靠波多黎各的圣胡安,上岸玩大半天。如此模式,第6天上午又停靠海地的拉巴迪,傍晚启航。菲利普斯堡(Philipsburg)是荷属圣马丁(SintMaarten)的首府。哥伦布年发现该地,苏格兰人约翰·菲利普斯年建立该城。听着很牛,实际还是个小镇,两三条街,年统计人口1,。感觉经济就是靠这个能停泊邮轮的港口,而且还不在一起——从邮轮下来到镇上要靠小船摆渡。坐在一个丁字路口街边石阶上,想要怎么玩。有点儿懵,船上不用动脑筋,上岸了如果不跟团,就得自己动起来。也好,劳逸结合。一边的建筑是法院,旁边还有一座大一些,可能是市政厅,想这就是市中心了。街道很窄,两旁是两层小楼,像中国从前的老街,楼下开店楼上住家。可能是到的早了,都没开张。拐到后巷,看到一家“GREEHOME”(绿色家居),我理解是“格力之家”,不过还有Midea(美的)以及其他商标。生意做到这儿了。觉得比较有吸引力的是与小街平行的一排面海的公寓,看样子是旅馆,建在沙滩边上,马尔代夫的感觉就有了。往旅馆去的路边墙上有一幅画,画上一位年轻英俊的黑人与一位金发美女,是Versace(范思哲)的男士香水广告。属于政治正确吗?有好些拉客的,但是搞不清该去哪儿,也像中国,都是为了生计,只是听不懂话。看地图,整个圣马丁是加勒比海上的一个小岛,南半边荷属,北半边法属。荷属圣马丁面积34平方千米,人口41,。乘出租去了一个沙滩。到处都是沙滩,大概那是个点,叫鲱鱼岬湾(MulletBayBeach),有出租阳伞和其他服务的。开来两艘挺大的游艇,停在海上,男男女女从游艇上直接下到海里,很是欢乐。女儿脱了鞋趟了趟沙滩和海水,好几天没亲近大地了。我琢磨了一会儿沙滩上的植物,圆圆的阔叶,稀稀疏疏,挂了些像葡萄一样的果串。看手机指南针显示,北纬18度,跟海南的三亚差不多,是我目前在地球上到过的最南点之一。(荷属圣马丁,鲱鱼岬湾)继续叫出租,反正岛不大,时间也多,从荷兰跑法国去。中午在法属圣马丁首府马里戈特(Marigot)一家小餐厅吃饭,女儿根据网上推荐。果然菜品很正,到了法国,不吃大餐,也要喝瓶啤酒。看了一下商标,Carib,加勒比,符合我到哪都喝当地啤酒的标准。最好的是有Wi-Fi,把几天的信息处理了。船上的网络贵,好像每天要18美金?马里戈特年统计人口为5,,比菲利普斯堡热闹很多。没有时间逛,随便看看市容,人多车多,有点儿乱,像中国的乡镇。维基百科说“是具有典型加勒比风格的城市,市内有许多加勒比特色的姜饼屋和街边小酒馆。每逢周三和周六上午,市内会有集市,会出售椰子、鳄梨、甘薯等产品。”加勒比是什么风格,没看出来。倒是对圣马丁这个加勒比海岛有了兴趣。写游记既是对旅行的回味,也是一次再学习的机会。快乐的旅行,记行也是快乐的,而写作中查资料,弄明白当时惘然的一些东西,更有意思,因为到过实地,在快乐的回味中做研究。当年哥伦布到了这个海岛,为它起名圣马丁。马丁是公元4世纪人,最常被传颂的事迹是“割袍赠丐”,重点在其当晚梦见耶稣穿着他割赠的半件袍子。中国割袍是断义,当然也有断袖的意思。哥伦布宣称此地为西班牙领土,但就像狗熊掰棒子,转身继续探索去了。过了年,西班牙发现法国、荷兰和英国人都在岛上设了定居点,于是在年通过战争收回该岛,但没多久因为无利可图又放弃了。此后是荷兰与法国争夺该岛,中间还有英国占领,总算到年划分清楚——法属54平方千米,荷属41平方千米。哥伦布开始环球航海之时,中国已经不玩好多年了。郑和最后一次远航是年。西方大玩特玩,玩了几百年,直到1-年以不到2万人的兵力,阵亡69人的损失,打遍中国东南沿海,迫使清朝五口通商并割让78平方千米的香港岛。午后回到菲利普斯堡,买了一条万宝路,免税,比美国加拿大便宜一半。路经一家店,后悔才发现,是一家澳门餐厅,门边两块木牌,红底黄字中文竖写,一块“中国水饺炒菜”,另一块“港式火锅粤菜”。(中间黑线为荷法分界)下午4点回到船上,不久即起航。傍晚时候,顶层甲板灯光亮起,与海上的晚霞交相辉映,那种与大自然的融合感,不是陆地上大都市可比的。人在黄昏,觉到生命如霓虹般灿烂,生活如云霞样变幻,乘过邮轮的人,恐怕不容易自杀吧。晚上在水剧场(AquaTheatre)看了杂技。水池里,大约只有几公分水,故可见演员在水上飞,但水下有机关暗道,撤去底板后,有演员从10米高台跳下,又有吊索把演员在观众头顶送来送去,极尽声光悦耳娱目之能。回顾此四晚所见,第一夜《发胶》乃纯粹美国文化,第二夜冰上舞蹈无国界接受,第三夜《》时空挪移异域他乡,今夜则似回到逐水草而居的人类生活。设了一个领舞,亚裔面孔,谢幕时瞥见旁边屏幕上有日文出现,演员的装束虽然找不到出处但可以感觉有原住民元素。全球化的地球,中国大多数人尚未浮海,却似乎要中断了,。(水剧场,亚裔演员)第五天一早,大船又靠岸了,圣胡安(SanJuan),美国属地。西方各国,都在加勒比海有块地,卧榻之侧,美国岂能闲着。美国治下,城市还是像样。昨天跑的圣马丁,无论荷属法属,比起这儿,都算农村。也无奈,圣胡安人多,43万,全美城市排名第42。下了船,迎面即城市人流。乘客里,有些就跟着一日游团走,提前预定过了。我和女儿还是自由行,她也很懂根据地图安排路线了。顺着水边走,不远就是一片游览区。一座黄色的方形大房子,门脸装饰古典精致,像巴洛克风格,是从前的海关。路口有些手工艺摊子,一位长者敲敲打打正在印制皮件,看他摊子上摆的钥匙饰物,女儿买了一匹马,老爸的属相。继续前行,是一个小公园,里边有些塑像,都挺斑驳的样子,看不懂,但有一尊为男女二人抱着孩子,想大约也是纪念这儿的先驱者吧,比其他地方见到的温馨。公园在很高的石壁下,仰望可见上面的房子,还有一个瞭望塔,也很斑驳。总之一切显得古意盎然,想以后查是啥吧。顺着大街再走几百米,一排白色的很规整的房子,进门即是一个接待台,台上摆了很多指南册页。感觉是游客中心,觉得自由行路线正确。往里走,大厅里有城市介绍展览。女儿说这儿还是政府的旅游局所在。开门办公,或是服务与行政一体,觉得挺好,中国是衙门。出了游客中心,继续前行,就是海边,有个纪念碑,还是不懂。很多标志可能是西班牙文,女儿认不得。再研究一下地图,应该去商业区看看,还是步行,十几分钟走到。各种商店,大同小异,印象深的是房子的颜色,蓝绿黄红都有,均为浅调,红就应称作粉。老城,街道不宽,建在面海的斜坡上,上了坡背后还是海。想面向的是南方,山坡可以挡住北风。城区面积不大,向两个方向走去,都只十来分钟到头。街头有卖鲜花和水果的手推车,醒目的温馨。从前的城市,还是比较人性,有了汽车以后,世界是变了。看地图,这儿是老城,新城区在东边,要大出十几倍。路经一个教堂,进去看了看,里边宽敞明亮,不像很多教堂光线较暗。一个路口站着些警察,两排房子之间悬挂着很多阳伞,说是有游行集会,电视摄像在拍,想起香港的“雨伞运动”。女儿向一位感觉是组织者的小伙子询问,我给他俩拍了张照。前年在旧金山遇到集会,也给她拍了张与示威者的合影。女儿知道我关心此类事,遇上了就会问问。想了解西方民众不满意什么,唯恐天下不乱。(标语或为西班牙语,瞎猜:我们是未来)摘录一段维基百科:圣胡安是美国海外自治领地波多黎各的首府和最大城市,年由西班牙殖民者建立,是他们继圣多明各(位于今天的多米尼加)之后在美洲第二个建立的城市,距离迈阿密东南公里。古城保护得挺好,到处可见斑驳的从前建筑。去了一个大型古堡,在老城东北角,里边巨大,想到中国古城墙的藏兵洞。墙上墙边趴着好些巨大的蜥蜴,这古老的生物,陪衬着比较古老的建筑。老城西头,还有一个古堡,大船进出港都可以看到。看来这一东一西,就是从前城市的屏障,均朝向北边的大洋,防守着加勒比海盗。从古堡出来,对面有一个广场,很多游客,旁边还有一所大学。女儿给我买了一杯水果刨冰,三角梅开得很好,也有凤凰木花,与长居的广州,只有东西之别。圣胡安所在的波多黎各(PuertoRico),属于大安的列斯群岛(GreaterAntilles)。弄清了一些地理概念,其隶属关系由大到小:西印度群岛—大小安的列斯群岛—背风、向风群岛。西印度群岛是加勒比海群岛统称,大安的列斯群岛最大,背风、向风为小安的列斯群岛的一部分。加勒比海面积跟南中国海差不多,但岛屿既多又大,安的列斯群岛面积22万平方千米,最高峰3米。大岛上去后感觉就是大陆,很多岛国或地区,听说过的有巴哈马,古巴,牙买加,海地,多米尼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从前编过一个世界小姐大赛的录像带,记得这些地方出美女。原以为波多黎各是一个国家,现在才知道他们虽然自治但投靠了美国。开曼群岛也属于安的列斯群岛,听说是避税天堂。总之,加勒比海的岛屿不仅是历史形成,还有一大堆人民在上面生活。相形之下,南中国海就有点儿鸡肋,从前周边各国不在乎,让我打鱼就行,现在资源紧缺,海底宝贝不少,又是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通道,摩擦既生,不是“自古以来”就能说通的。海洋的事,还是实际占了为准,像圣马丁,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争了几百年,才有后来的荷属法属之界。世事纷扰,身外之物。人在此境,又想起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里的描述:“在欧洲人最开始踏上安的列斯(西印度)群岛海岸时,在他们没过多久又踏上南美大陆时,他们觉得自己到了诗人称颂的天堂。”(安的列斯的海)又是一夜航行,第六天上午,大船停靠拉巴迪(Labadee)。这儿属海地(Ayiti)共和国,是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长期租用的一个乘客专用度假村。海地有名,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维基百科说,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由非洲裔黑人主导发动奴隶起义建国的国家,也是加勒比海第一个独立的地区,并且是美洲唯一以黑人为主体民族(95%以上)的共和国。该国与同在一个大岛上的拉丁裔为主的多米尼加共和国在发展上有天壤之别。百度说,年,海地人均年收入美元,多米尼加是。年,海地人均预期寿命为64.2岁,多米尼加77.2。美元换算为5千多人民币的人均年收入,还行吧。64岁,也还行吧。对于我这个岁数的过来人,咱从前的日子比他们难过。女儿一路上啥也不买,在这儿花了20美金买了两张几寸见方的丙烯画。皇家加勒比公司允许位当地人在此摆摊,并向海地政府支付每位游客12美元。中国应该不至于回到从前吧。到处走走看看,还是那些玩法。有一条号称世界上最长的水上滑索“巨龙呼吸”(FlightLineSM)。喝着椰汁,看人家浪荡。午餐由大船送来,在一个大棚里吃,大船上也有供应。一直没实地见大船全貌,下船离得远了拍一张。(停靠海地北方区的拉巴迪)整个航线是前三天一气开往最东边的菲利普斯堡,然后往回停靠圣胡安,拉巴迪。三个停靠点离得很近,都只有一夜航程。两个小镇,一座大城,一个度假村,风情各异。离开圣胡安后,再开一天一夜,第8天凌晨回到迈阿密。安排科学,蛮合人意。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海洋交响号在地中海的航线停靠港口都是有名的地方如巴塞罗那,普罗旺斯,佛罗伦萨,罗马,那不勒斯等。何时去一趟,走马观花,也算跑了欧洲。最后一日,再走一遍全船,再看一次秀,也没忘了再赏一回晚霞。对照一下指南,感觉大致都感受到了。看到有“成人不得入内”的“未成年人舱室”,不知道里边在玩什么。号称惊险刺激的海上最高滑道“终极深渊”(TheUltimateAbyss)看了没玩,说是从船上的最高点急速滑入皇家大道的中心。采用前沿科技为游客量身打造数字化、科技化的游轮度假体验,看到机器人酒吧。各色餐厅20余家,有英格兰、墨西哥、意大利、日本、美式风味。指南没说的是船上到处都有漂亮抢眼的装饰画,还有一间不小的阅览室,没有多少书,不见中文的,摆了几台电脑,可以看邮轮信息但不能联外网。最后一晚看的秀是皇家加勒比的原创剧《Flight》(飞翔),与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有关,吊索操纵的载人双翼滑翔机在剧场里飞了一圈,还有登月的场景,很多舞蹈穿插,也是热闹二字可以概括的。白天有一场偶人秀,在一个只有七八排座位的小剧场,家长多过孩子,我带着女儿,触手可及那些可爱造型的感受与在屏幕上看的很是不同。很多乘客来到顶层甲板拍照,最后一晚,恋恋不舍吧。(航行在古巴与迈阿密之间)

喜欢作者,即赏全本

老李读行

20万字,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eguxijiaerbaa.com/xjebtq/5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