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和我撞死过53个人」

「40个男人,13个女人」

「加上我祖父撞死的有66个」

「我们从来没被定罪,因为这根本说不上犯罪」

说这话的可没有一个叫李刚的爸爸,也不是什么有背景的深夜飙车爱好者。

而是一位塞尔维亚的老司机。

火车司机。

当地的火车铁轨旁鲜有防护,地形又复杂,因此隧道口、山旁的铁路转弯处都成了事故的高发地点。

加上丧生者中不乏自杀者、酗酒者,因此火车司机生涯中撞死过人不是什么稀奇事。

事实上这位老司机的同事们,人均撞死人的数量在20个左右。

这样沉重的话题却从当事人的口中轻描淡写地说出来,甚至还赋上喜剧的色彩。

「有一颗人头卡在了后视镜上」

「只要火车一开动,那颗人头就冲着你眨眼睛」

这就是塞尔维亚今年准备申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影片《火车司机日记》。

片头就是老司机伊利亚的一起撞击事故,即便紧急刹车,还是将一辆停靠在铁轨上的小型客车撞飞了。

车内的一支乐队被撞得肢体破碎,头颅横飞。

事故发生后,心理医生依照惯例来安抚出事的司机并对试图对他的心理状态做一个评估,看他是否能够继续胜任这一工作。

但听闻老司机的叙述之后,反倒是两位心理医生听不下去了。

距此事不久后,伊利亚在行车途中又遭遇了得知自己被遗弃而试图自杀的孤儿院少年西玛。

好在这次制动效果很好,西玛没有殒命与车轮之下。

终生未娶,膝下无子的伊利亚决定收养这个可怜人儿,他和丧子的邻居、同样也是火车司机德拉甘以及他的妻子茜达共同承担起了抚养西玛的责任。

西玛渐渐长大,也逐步树立了当一个火车司机的理想。

而自己就是火车司机的伊利亚却是坚辞反对,并且告诉他人但凡有选择就不该当个火车司机。

于是伊利亚为西玛找了一份火车调度员的工作,而在实际的工作中他却被支使去洗火车头,同住的那家人对他也很不友好。

在现实的挫败中他又无比渴望起火车司机的那种风光来。

这时他养父的同事留巴提出来要教他开火车,他迟疑了一下就跳上了车。

留巴教了一些基本操作后,就心大地跑车厢睡觉去了,而就是这么巧,出现了西玛搞不掂的故障。

在寻找留巴未果后,他拨通了养父的电话,在养父的逐步指导下,他……

吓得跳车了。

养父见他偷偷开火车知道没法阻止儿子,于是主动手把手教他开火车。

而火车司机这个职业的艰辛这才渐渐展开。

倒不是开火车操作有多难,而是在西玛学成出师即将独立驾驶火车的庆祝宴会上,每个他的同事都向他提起了自己撞死人的经历,还提到了一些被撞击事故误伤的同事:这位在行车时遇到了自杀者,自杀者的手臂撞破了前窗的玻璃,手指把这位司机插瞎了。

在交谈中他还得知了一些更可怕的消息,就是火车司机会亲手撞死至亲的诡异传言。

像是隔壁的德拉甘大叔就撞死了亲手养大自己的祖母,而自己的养父则撞死了也视如己出的隔壁家德拉甘的孩子。

而且养父的挚爱达妮卡也是死在火车的车轮之下。

这种种吓坏了西玛,他开始畏惧起撞人这件事来,每到隧道口、山旁的转弯处他就减速,常常因此延误。

不止如此,他还日不能食,夜不能寐,整个人日渐消瘦,养父目睹此景后意识到在儿子的职业生涯中不撞死个人,他就毁了。

本来想花钱雇个自杀者专门死到儿子行驶的路线上的,但人家说了,我反正要死了,死哪不是死,何必大费周章。

最后父亲准备牺牲自己来成全儿子。

父亲横卧在铁轨上,静静地等待死亡,然而儿子驾驶的火车却停在父亲的身后。

原来儿子已经撞死了因为意外车子卡在铁轨上的留巴。

自然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大家看来,这自然是个极其荒谬的故事,而且悲伤的故事内核在包裹着一层喜剧外壳。

但是这种戏谑地调侃死亡并没有让生命的重量减轻,传达出的并不是对生命的轻视,反而是一种沉重和无奈。

而火车司机他们也不是刽子手,他们当然心存歉意,他们同时也是受害者:有的因为撞击事故失去了生命,有的落下了残疾。

德拉甘夫妇失去了爱子,德拉甘还失去了祖母,伊利亚则失去了爱人。他们长久地沉浸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之中。

火车司机这个职业伴随着伤痛,也就是为什么伊利亚说但凡有选择的人都不会当火车司机。

但片中还是强调了火车司机的职业精神,像伊利亚说的那样“你知道我撞死了多少人,但你知道我救了多少人吗”。

除了生命和职业的主题外,养父与养子之间还构成了一个成长的主题,养子在养父的教导下成为了一个合格尽职的火车司机,而养父也在教导和拯救养子的过程中,走出了对曾经爱人的臆想,坦然接受了新的爱情。

当然整个火车死亡的事件和片尾与自杀者的对话也曝露了很多社会问题,自杀的原因和政府对铁路监管以及自杀的不作为之类的。

内涵丰富之余,这种继承了前南斯拉夫电影遗风的喜剧风格也让我感到惊喜。像是《爱上列车的狗》、《特别治疗》都是这样笑中带泪的片子。

让人惋惜的是,随着业已成为历史的南斯拉夫,原本已经颇有声色的南斯拉夫电影渐告衰落,回想起《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以及南斯拉夫三部曲等作品时,免不了唏嘘。

而兴极一时的萨格拉布动画学派也已式微。

怎么说呢,希望这些国家都能承继前南斯拉夫那种对艺术的热爱,为世界文艺带来更好的作品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eguxijiaerbaa.com/xjebtq/10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