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开放为全球发展带来新的光明前程写在
多彩深秋时节,黄浦江畔再迎世界级经贸盛会,奏响开放发展、合作共赢的华彩乐章。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春华秋实,岁物丰成。“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要年年办下去,而且要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在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进博会这一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创举,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5年来,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国家,从世界强到新锐企业,一个个高兴而来、满意而归的“进博故事”,一次次互惠互利、互相成就的“双向奔赴”,汇聚起共迎挑战、共同发展的宝贵合力。5年来,扎根中国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沃土,进博会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作用愈加凸显。“不一般”的进博会见证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我们追求的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郑重宣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第六届进博会将又一次见证:中国发展是属于全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一个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中国,一个坚定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中国,一个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的中国,一个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的中国,将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一)一个多月来,从外高桥码头、浦东国际机场到“中欧班列—进博号”,大量进博展品源源不断运至上海,整装待“展”。进博如约而至,开放续写精彩——今年进博会全面线下举办,预计将迎来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已有69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确认将参加国家展。其中,11个国家首次参展,34个国家首次线下参展,洪都拉斯、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南非、越南等担任主宾国。超过家参展商和近41万名专业观众注册报名,世界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创历年新高。虹桥论坛以“携手促发展开放赢未来”为主题,将举办开幕式及“投资中国年”峰会、22场分论坛等相关活动,发布《世界开放报告》及最新世界开放指数。全球政商学研界余位嘉宾应邀参会,激荡思想,融通智慧。“要把最好最新的产品送到进博会”“让更多人了解家乡好物”“进博会不只有订单,还有未来和希望”……自首届进博会举办以来,很多参展商发出类似心声,道出了进博会的超强吸引力。——坚持开放融通,进博会搭建互利合作的广阔舞台。行而不辍,履践致远。前5届进博会硕果累累: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企业商业展参展商1.5万余家次,注册观众超万人次,累计意向成交额近3亿美元。国际贸易和投资等经贸往来,植根于优势互补、互通有无的现实需要。进博会不仅吸引跨国企业汇聚,也带动上下游企业聚集,为众多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要素重组优化提供合作契机。连续多年签约参展的新西兰乳企牧怡借助进博会打响品牌,成为全球多家知名乳企的原料供应商。不少参展商表示:“在进博会,可以与全行业甚至跨行业的企业、合作伙伴加深交流,共商合作。”——坚持创新引领,进博会激发科技进步的澎湃活力。进博会上,首发首秀接连亮相,创新技术加速应用。医院、氢燃料概念车、直喷数码印花机、垂直农场……前5届进博会共有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约0项,科技创新的孵化效能辐射全球。借助进博会,医疗科技企业美敦力有10款创新产品及疗法走向中国市场。创新是第一动力。只有敢于创新、勇于变革,才能突破世界经济发展瓶颈。瞄准“未来赛道”,进博会不断优化展区专区设置,设立创新孵化、集成电路、农作物种业、人工智能等专区,带动各国企业更好因应产业发展变化的新需求新趋势。施耐德电气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的创新氛围浓厚、人才济济,为孕育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同时产业链基础完善、应用场景丰富,保障了创新成果能够落地。——坚持包容普惠,进博会助力各方共同发展共享成果。进博会为最不发达国家提供免费标准展位和费用减免措施,前5届累计吸引43个最不发达国家推荐企业参展,同时利用“云招商”“云逛展”等创新方式,积极推介相关国家的特色食品、传统工艺和旅游文化。借助进博会,东帝汶的咖啡、阿富汗的松子、柬埔寨的紫衣腰果等,在中国市场创造前所未有的销售业绩,当地民众觉得生活“越来越有盼头”。“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博览会!”阿富汗商业与投资商会副主席阿洛库扎伊说,饱受连年战争之苦的阿富汗正面临发展挑战,中国市场对阿富汗商品的欢迎,无疑将带动阿富汗经济复苏。落实联合国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少全球发展不平衡,让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增长成果。“进博机遇”点亮世界,“进博效应”持续放大。在上海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进博好物畅购集”里商品琳琅满目,这里为进博会参展中小企业提供了常年展销平台。自首届进博会以来,上海市累计认定60家“6天+天”交易服务平台,引入展品近27万种(件),累计进口商品超亿元。贸易,是一道能产生奇迹的数学题,有着“1+1>2”的多赢效果。每一份订单背后,不仅仅是单纯的产品买卖,而是服务、技术等的深度融合;每一份订单背后,有长长的产业链供应链,带动相关国家和地区产业升级、民生改善。关键时刻见担当。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中国倡议并举办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以进一步打开自己市场的方式,标注了全球合作共赢的新高度。迪拜工商会前首席执行官哈桑·哈希米表示:“进博会是连接全球企业与中国市场的纽带,对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二)“走进进博会,几乎整个中国大市场的缩影都生动鲜活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德国特种玻璃制造企业肖特集团曾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首届进博会,没想到从此以后,年年“打卡”进博会,并在中国加大投资、新设工厂、引进高端生产线、建立研发中心。肖特集团中国区负责人直言,“与进博会同行,我们获得了无与伦比的成长。持续投资中国市场是我们未来的战略选择。”每年如期而至的进博会,成为感受中国经济最鲜活的场景之一。会场内外,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头回客”变“回头客”,越来越多跨国公司深度嵌入中国产业链、创新链,与中国续写更长久的约定,培植更深厚的友谊。今年以来,丹佛斯全球制冷研发测试中心在天津投入使用,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合成气装置项目破土动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第万辆整车驶出生产线,空客在中国投资建设的A系列飞机第二条总装线开建……跨国公司在华持续增资扩产,项目建设加快落地。今年前9个月,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家,同比增长32.4%;法国、英国、加拿大、瑞士、荷兰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7%、.9%、.2%、76.9%、32.6%(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透过进博会的窗口,世界看到中国经济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韧性与蓬勃活力。当前,世界经济复苏步履艰难,全球通胀水平仍处高位,主要经济体收紧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凸显。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顶住压力、持续恢复,稳住了规模、提升了质量,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国际组织和机构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认为,中国采取了许多正确的措施支持经济增长,他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史蒂文·巴奈特在近日举行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大引擎,贡献全球增长量的1/3。”观察中国经济,既要着眼当下,也要放眼长远。今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3.2%,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4%。不久前的中秋国庆假期,国内旅游出游8.26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亿元。“最火黄金周为中国经济复苏增添动力”成为不少外媒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eguxijiaerbaa.com/xjebly/11574.html
- 上一篇文章: 深渊之国洪都拉斯与我国建交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