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间真理7月24日梅瑟五书概论
7月24日午间真理 创世纪释义 (11:00/12:00) 点击最下面“阅读原文”,聆听语音版《午间真理》!主所爱的!请您与您的护守天使一起来享用午餐,"真理之神,请把我引入一切真理"。 第十章诺厄的后代洪水过去之后,大地一片荒凉,天主在祝福诺厄及他的三个儿子之余,命令他们要生长繁殖(创9:1),重新充满大地。天主这个命令的实现,给了作者写作第十章的机会。作者在这里的用意就是在说明,果然人类再度布满大地。故此学者多称本章为古代民族分布图。在这里两种文件的混合并立,清楚可见。就是活泼生动的雅威卷及呆板冷静的司祭卷。本章基本上所利用的是司祭卷,雅威卷较少,只偶然出现。古代的民族由于交通不便,知识缺乏,对外族所知者甚少,故此亦大都没有兴趣讨论其他民族的事迹。只有后期的希腊人,基于好奇及求知的欲望,曾尽量走遍天下,以求认识其他民族的风俗和习惯,藉此更能夸耀自己高度的文化,视他人为蛮夷。因此圣经在这里所记录的这个古代民族表,可说是绝无仅有的一个古代文件。就连向来被称为文明古国的埃及和巴比伦,都未曾出现过类似的文件。作者在这里视诺厄为全人类的第二始祖,大水后的一切民族都是由他而来的。不过,如果我们注意一下这个民族列表的内容,我们会发现作者只记载了白种及黑种民族,我炎黄子孙,竟榜上无名,更提不到印第安人了。由民族的分布我们可以断定作者的地理知识,只限于近东地区,因此是非常狭窄有限的地域。对其他许许多多的民族及比较遥远的地区,作者一无所知。 就如我们说过,作者著书的首要目的不是写历史也不是地理知识,更不是科学文化,却是为了宗教和神学的目的,在这里亦不例外。在一切的民族中,作者特别注意到以色列要居住的地区,以色列的地位和价值。天主在这许多的民族中惟独拣选了以色列作为自己的「首生子」(见出19:4,5)。在这之后又三番五次地向圣祖们重复:世间一切的民族都要因以色列而得享天主的祝福(创12:21)。同样的这个观念亦多次见于先知们的著作中;圣保禄亦然(宗17:26)。 本章的民族列表虽然不是科学的作品,却也有不少为人类科学非常有用的消息。作者为记述这个民族名单所用的方式,是圣经中屡见不鲜的族谱方式(见创36章编上1、2章)。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亲属关系,大都来自语言的同一系统、地区的接近,或人种的相似等。因此在这些族谱上所说的「生」,即某人「生」了某人,要采取较为广阔的意义,不可按字意作狭意的解释。我们可以想像作者曾费了不少心血,将一些非常古老的遗传名单,加以分门别类的整理,而作成相当可观的民族分布图,虽不是尽善尽美,却也算是差强人意。 1-5节耶斐特的子孙 1以下是诺厄的儿子闪、含、和耶斐特的后裔。洪水以后,他们都生了子孙。 2耶斐特的子孙:哥默尔、玛哥格、玛待、雅汪、突巴耳、默舍客和提辣斯。 3哥默尔的子孙:阿市革纳次、黎法特和托加尔玛。 4雅汪的子孙:厄里沙、塔尔史士、基廷和多丹。 5那些分布于岛上的民族,就是出于这些人:以上这些人按疆域、语言、宗族和国籍,都属耶斐特的子孙。 司祭文卷因为是比较客观冷静死板的记载,所以族谱一类的东西多见于这个文件中。作者先按照惯例的次第,说出诺厄三个儿子的名字(见创5:32;6:10;7:13),将耶斐特放在最后。但是如今在陈述他们的后代子孙时,却由此最后一人开始。这种作法的原因可能是由远而近的既定原则。这种原则可能是根据两个事实,就是作者的注意力自始至终集中在以色列民族身上,此一观念贯彻全部圣经。如今所论及的是以色列的祖先,是以作者先由距离以民地区和血统较远的民族开始,渐渐退缩至以色列民族的祖先亚巴郎。 这里所指出的子孙名字,看来似乎是个人的名称,但实际上不少却是民族的名字。而这些民族名称又多与他们所居住的地区名有关或相同。但要想证实这些民族的历史,却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哥默尔民族位于小亚细亚的北方,此名曾见于楔形文件,似乎就是则38:6所说的哥默尔民族。玛哥格也是个北方的弱小民族(则38:2;39:6),可能曾出现于阿玛尔纳文件中。玛待民族数次见于圣经中的记载,曾是个举足轻重的民族(列下17:6;18:11依21:1等);他们的地域位于亚述的东方山区,以厄克巴塔纳为首都。雅汪所指的希腊,或者更具体地说是希腊人的一个支族约尼克人,他们也居于里狄雅沿海之滨,也就是小亚细亚的西边沿海地区。于公元前五四七年为波斯人所消灭。突巴耳是基里基雅附近的一个民族,数次为圣经所提及(依66:19则27:13;32:26;38:2;39:1),也就是属赫特民族的提帕耳人,或亚述民族的塔巴耳人。默舍客是本都地区的民族,靠近黑海居住。提辣斯是爱琴海中的一批海盗民族,是希腊民族的一个分支。以上是耶斐特所生的儿子,或由其子所产生的民族。 作者只提到耶斐特第一及第四个儿子的后代。哥默尔的后代:阿市革纳次是欧洲中部的民族,只一次出现于圣经(耶51:27),亦见于亚述及希腊文件中。黎法特(编上1:6)是个微不足道的民族。托加尔玛是叙利亚北方的一个民族,曾于叙利亚、赫特文件及圣经中出现(则27:14;38:6)。 雅旺的后代:厄里沙有人认为就是塞浦路斯岛,曾于圣经中出现(则27:7);另有人主张是巴比伦及赫特文件中的阿拉西雅人。塔尔史士是西班牙西南方的一个城市和民族名,多次于圣经中出现(列上10:20依2:16耶10:9咏72:10)。基廷数次见于圣经(户24:24依23:1,12耶2:10),是塞浦路斯岛的一个沿海地区名。多丹是洛多海岛上的居民。耶斐特的上述后代子孙及他们所产生的民族,占据了一片相当大的地区,这个地区主要是小亚细亚的北部和西部,一部份居于地中海沿岸(见依11:11则26:18;27:3,6,7)。 6-20节含的子孙 6含的子孙:雇士、米兹辣殷、普特、和客纳罕。 7雇士的子孙:色巴、哈威拉、撒贝达、辣阿玛和撒贝特加。辣阿玛的子孙:舍巴和德丹。 8雇士生尼默洛得,他是世上第一个强人。 9他在上主面前是个有本领的猎人,为此有句俗话说:「如在上主面前,有本领的猎人尼默洛得。」 10他开始建国于巴比伦、厄勒客和阿加得,都在史纳尔地域。 11他由那地方去了亚述,建设了尼尼微、勒曷波特城、加拉 12和在尼尼微与加拉之间的勒森(尼尼微即是那大城)。 13米兹辣殷生路丁人、阿纳明人、肋哈宾人、纳斐突歆人、 14帕特洛斯人、加斯路人和加非托尔人。培肋舍特人即出自此族。 15客纳罕生长子漆冬,以后生赫特、 16耶步斯人、阿摩黎人、基尔加士人、 17希威人、阿尔克人、息尼人、 18阿尔瓦得人、责玛黎人和哈玛特人;此后,客纳罕的宗族分散了, 19以致客纳罕人的边疆,自漆冬经过革辣尔直到迦萨,又经过索多玛、哈摩辣、阿德玛和责波殷,直到肋沙。 20以上这些人按疆域、语言、宗族和国籍,都属含的子孙。 含有四个儿子:雇士、米兹辣殷、普特和客纳罕。雇士:由于他的一位后代是巴比伦的尼默洛得,故此有人认为雇士就是久居巴比伦的一批强悍民族,数见于圣经(依11:11;20:3-5约28:19等),但学者的说法甚不统一;另有人谓应是厄提约丕雅的祖先。米兹辣殷在圣经中层见叠出,是埃及地区和人名,亦出现于楔形文件中。普特见鸿3:9,就是现今的索马里亚,位于红海之滨。客纳罕是巴力斯坦地区的民族,以色列人由他们手中夺取了天主所预许的福地。 雇士有五个儿子,组成后来的五个民族。这些民族大都居于阿剌伯半岛。五个儿子中的两个,即舍巴和哈威拉,亦见于闪的后代中(21,25-29节),其原因我们无法知悉。舍巴数次见于圣经(咏72:10依43:3;45:14),它居于阿剌伯半岛的什么地方,无法证实。哈威拉亦是阿剌伯半岛的居民(2:11节)。撒贝达只在此一次出现,是阿剌伯半岛南部的居民。辣阿玛(则27:22)亦是半岛的南方居民。撒贝特加与前数民族居于同一地区。在上述雇士的儿子中,辣阿玛有两个儿子,即舍巴(列上10:1,2,10依40:6则27:22;38:13咏72:10等),位于阿剌伯半岛的西北地区。另一个儿子是德丹,此名亦见于圣经(创25:2,3依21:13,14则25:13;27:20;38:13),居于半岛的厄拉绿洲地带,是个知名的部落。 至此是单调枯燥的人名陈述,在这里却忽然出现了两节(8,9节)有趣的记载,是与上下文颇不和谐的体裁。故此学者认为是雅威文件的出现。尼默洛得是以前未曾提及过的雇士的儿子(8节),是亚述地区的一个民族(米5:5),有人认为他就是巴比伦神话中的基耳加默士,是位英雄人物,为厄勒客城人,被巴比伦人尊为战争及狩猎之神。是亚述众国王的代表,具有一切亚述国王应有的优点,即是强人,又是出色的猎人。他克服了巴比伦,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因为他是强而有力的国王,是历史上的知名之士。故此不少学者将他与哈慕辣彼国王相提并论。他的国土扩展至巴比伦东南的厄勒客,是古代最重要的名城之一。阿加得也成了他的领土之一。阿加得是叙默尔文化的继承者。这些都是史纳尔地域的名城重镇。尼默洛得更继续向外发展,除了亚述,在那里建立立了四座重镇:尼尼微是圣经中的知名大城,它奢华淫乱,犯罪多端(纳3:4;4:11鸿3:1)。后来在亚述王散及黑黎市时代(公元前第八世纪),成了亚述帝国的首都。这里有国王亚述巴尼帕耳所建立的着名巨大的图书馆,为近代的考古学者所发现。尼尼微位于底格里斯河的东岸,面对现今的莫苏耳城,皆位于伊拉克境内。勒曷波特城,是尼默洛得在亚述地区所建的第二座城,但它的位置却至今未能发现。加拉城在楔形文件上被称为加耳胡城,亦位于底格里斯河的东岸,在亚述之南。勒森城的位置和历史,至今无法证实。 雇士的第二个儿子名叫米兹辣殷,他有七个后代,且都是不同民族的创始者:路丁人,圣经上称他们是埃及法郎的助手(耶46:9则27:10;30:5),是小亚细亚地区人。阿纳明人,除了这里的消息之外,我们对这个民放毫无所知。肋哈宾人,就是圣经上所说的利比亚人(编下12:3;16:8鸿3:9等)。纳斐突歆人,大概是埃及地区的一个民族,位于尼罗河三角洲地带。帕特洛斯人是帕特洛斯地方人(依11:11耶44:1,15则29:14;30:14)。加斯路人,不知何许民族。加非多尔人,按一些古译本及教父的意见是卡帕多细雅的居民;但现代的学者,多主张他们是克里特岛的居民的一个分支(耶47亚9:7)。这些人多次在圣经上出现,曾是以色列民族多年以来的敌人。 在客纳罕的后代中共列举了十一个名字:漆冬,曾于阿玛尔纳文件中出现,是腓尼基地区的古城,在圣经上常与提洛相提并论(依23:4则28:20)。这个名字有时代表腓尼基人(民18:7列上5:20;16:31)。赫特人(创15:20;23:5,10,18,20等),是圣经上屡见不鲜的民族。他们发源于叙利亚北部的巴格斯考,距土耳其的蕃湖不远,是目前考古的胜地。耶步斯人亦数见于圣经(创15:19-21申7:1苏9:1),他们同赫特人及阿摩黎人原居于圣地的山区地带(户13:19),并且占据着耶路撒冷;它直至达味时代才落入以民手中(苏15:8,43列下5:6等)。阿摩黎人(创15:21则16:3等),在亚述巴比伦的文件上被称为阿幕鲁人,他们居住在幼发拉的河的西部地区。基尔加士人(创15:21申7:1苏3:10),居于腓尼基地区。希威人是在圣经上不时出现的民族,大概是游牧民族,故此于不同的地点出现。例如舍根(创34:2)、基贝红(苏9:3)、厄东(创36:2)、赫贝龙(苏11:3)。阿尔克人,他们原居于特黎颇里附近的一个名叫阿加的地方,目前已是一片废墟。息尼人在楔形文件上被称为息雅奴人,亦出现于阿玛尔纳文件中,以及亚述的年鉴上。责玛黎人是苏木尔城的居民。哈玛特人是哈玛达地方的居民,屡见于圣经(列下14:28;18:34;19:13等);也是亚述帝国所征服的一个重镇(列下4:28;18:34依38:13亚6:2)。以上是客纳罕所生的后代,他们滋生繁殖,移民他方,所占据的地区由中间的漆冬开始(15节),直至革辣尔(创20:1;26:4,6等),再向迦萨的东南及贝尔舍巴的西部地区发展;迦萨自古以来就是个重镇,可说见于一切古代文件之中,它位于雅法的南方约七十公里处,曾是培肋舍特人的五个首都之一(民6:4,21撒上6:17)。索多玛、哈摩辣、阿德玛及责波殷诸城,皆位于死海的东南沿岸上。至于肋沙,却是个不太容易确定的地区。有人谓就是苏19:47所说的肋笙地方,为丹支派的人所占领。它好似位于巴力斯坦东北的某一地区。如此作者陈述了客纳罕及他的子孙所居住的地区,及说明了它境内的重镇和所有的边界。 21-32节闪的子孙 21耶斐特的长兄,即厄贝尔所有子孙的祖先闪,也生了儿子。 22闪的子孙:厄蓝、亚述、阿帕革沙得、路得和阿兰。 23阿兰的子孙:伍兹、胡耳、革特尔和玛士。 24阿帕革沙得生舍拉;舍拉生厄贝尔。 25厄贝尔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名叫培肋格,因为在他的时代世界分裂了;他的兄弟名叫约刻堂。 26约刻堂生阿耳摩达得、舍肋夫、哈匝玛委特、耶辣、 27哈多兰、乌匝耳、狄刻拉、 28敖巴耳、阿彼玛耳、舍巴、 29敖非尔、哈威拉和约巴布:以上都是约刻堂的子孙。 30他们居住的地域,从默沙经过色法尔直到东面的山地: 31以上这些人按疆域、语言、宗族和国籍,都属闪的子孙: 32以上这些人按他们的出身和国籍,都是诺厄子孙的家族;洪水以后,地上的民族都是由他们分出来的。 作者在述说闪族的历史之前,先作了一个简单的引言,谓闪是厄贝尔一切子孙的祖先,又是耶斐特的长兄(21节)。有人谓本章的2-23节是司祭文件的传授,21,24-30却是雅威文件的风格。闪虽然是诺厄的长子,却被作者置于最后,目的是的历史。而其他一切的民族将完全被淘汰而去。21节中的厄具尔就是希伯来民族的前身,是亚巴郎的别名(创14章),也是埃及人对以色列人的称呼(9创39:14,17;41:12出1:16;2:6)。有人认为厄贝尔(希伯来)同哈比鲁一名有关,按阿玛尔纳及埃及文件哈比鲁原是客纳罕地的游牧民族,他们强悍善战,到处扰乱定居民族的安宁;曾被赫特人用为僱佣军人。但是经后代学者的证实,这些哈比鲁人不可能是希伯来人的祖先。因为时代及他们活动的地区都有太大的差别。他们于公元前二十世纪出现于小亚细亚,十六世纪于幼发拉的河的东岸,到了十一世纪却活动劫掠于西乃旷野。既然上述的意见已被否认,于是有人退而求其次。认为希伯来人原是哈比鲁民族的一个支派或部落。因为哈比鲁的意思就是连合、联盟之意,故此是哈比鲁的联盟民族。但是希伯来民族的来历还未被解决,究竟谁是希伯来人?因为没有科学的历史证据,学者便以民俗传统来加以解释,认为他们是此处厄贝尔(21节)的后裔。厄贝尔的意思是「彼方」的人,就是来自幼发拉的河彼岸的人(创15:18;21:21出23:21)。因此苏24:2,3谓:「从前你们的祖先亚巴郎……住在大河那边事奉别的神明,我将你们的祖先亚巴郎从大河那边召来,领他们走遍客纳罕全地」。因此希伯来(厄贝尔)一名,很可能就是指来自幼发拉的河那边的人而言;而且原来不是只指一个民族,却是一切由河那边过来的民族而言。不过这个普通的名词,渐渐失去它广泛的意义,而成为一个民族的专用名词。 闪的子孙中有厄蓝,这个民族和地方名,位于美索不达米亚的东部地区。他们过去与闪语系的民族过从甚密,因此在这里被划成闪的子孙。他们是属于印度伊朗种的民族,在楔形文件上载有关于他们的记录。亚述也属于闪语系,具有闪族的文化背景,不过他们在历史上却受过不少含族文化的影响;所居住的地区在底格里斯河的东岸。阿帕革沙得是个仍未被证实的民族,是以关于它的来龙去脉我们毫无所知。路得的历史亦不太清楚,有人认为他们与含族的路丁人(13节)同为一个民族。又有人谓他们与路丁人无关,是向来定居于幼发拉的河及底格里斯河中间北部地区的民族。阿兰是游牧于叙利亚及阿剌伯旷野之间的民族;所讲的语言属闪语系西部的方言,与客纳罕语相似,而客纳罕语又是希伯来及腓尼基语文的母语。到了公元前一千多年,这个民族受到敌人的攻击,而纷纷逃亡至幼发拉的河及西部地区而被分散。阿兰有数个儿子:伍兹屡见于圣经(创22:21;36:28约1:1耶25:20),大概是居于依杜默雅及阿剌伯半岛的一个民族。但另有人却认为他们原居于巴力斯坦的东北地区。胡耳也许就是胡肋,是约但河的发源地,但这只是无凭无据的臆测。革特尔也许就是革苏尔的别名,但其来历不详。玛士也是个非常模糊的民族和地区,学者的解释仅是聊胜于无的说明,不足为信。阿帕革沙得按圣经的记载是舍拉的父亲(24节),舍拉又是厄贝尔的父亲。关于前面两人,我们一无所知。关于厄贝尔见21节。厄贝尔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培肋格。但是培肋格究系何人及指何地区而言?则不得而知。有人谓是美索不达米亚的一个地区,但又有人谓是河刺伯半岛东北靠近波斯湾的地区和民族,实情如何?无人确知。至于这个名词的民俗解释,圣经认为它与「分散」、「分裂」有关(25节);是说在他的时代世界人类开始了分散、移民的行动。约刻堂是厄贝尔的第二个儿子,学者认为此名与阿剌伯半岛的卡堂民族有关,事实上亦非不可能。因此紧接着记述了他的后代,都是些南方的阿剌伯民族。 阿耳摩达得是个不能证实的地区。舍肋夫则可能同哈匝玛委特同是现今也门的哈得辣慕特地方。耶辣有人认为同阿剌伯语的耶辣克同意,即「月亮神」之谓。哈多兰是个不详地方。乌匝耳可能是也门的阿匝耳地方。狄刻拉无法证实。敖巴耳也许是也门的阿比耳。阿彼玛耳,不知其详。舍巴亦见于含的后代中(7节),大概就是也门的舍巴人。敖非尔虽屡见于圣经(列上9:28约22:24依13:12等),却不能确定其历史,据传说是盛产黄金的地方。哈威拉亦见于含的后代中(7节),约巴布被视为厄东的国王(创36:33,34),另一个同名的人则是玛冬的国王(苏11:1)。以上所述都是约刻堂的子孙及他们所居住的地区。作者虽然给我们指出了他们居住地区的界限,却仍然使人不知道适从,不敢确定。他们开始向外发展的中心地点是默沙。默沙使人想到波斯湾一个名叫默色内的地区,圣经称其为玛萨(创25:14箴31:1),或者是亚述年鉴所记载的,位于阿剌伯半岛东北部,靠近波斯湾的一个地方。他们向色法尔发展。色法尔好似是也门的一个地名;「直到东面的山地」(30节)。这又好似是上述诸民族的东方边界。可惜这个地区完全无法证实,故不能确定。 最后两节(31,32)是双重的结论。第一个结论是关于闪语系的诸民族所作的,第二个则是关于全世界、全人类的民族分布所写的。这第二个结论是说世间一切的民族,都是由诺厄的三个儿子来的。其实这种说法已见于前(9,19节),因此是重复的说法,是两种不同传统的明证。 由本章所述,我们注意到,作者在陈述世界各民族的来历时,强调他们皆来自诺厄及他的三个儿子,因此将诸民族之间的关系,描写成家族亲属的关系。而且除了尼默洛得一名之外,其他一切的民族名字,都同时是他们所居住的地区名。这个民族列表是个平民化的传统说法,因此与科学无关。所以也就不必见怪,虽然我们确知客纳罕是闪语系的民族,作者在这里说他们是含的后代。厄蓝虽然属伊朗印度种族,在这里却成了闪的后代。由此可知,在述说民族的分布时,作者更注重各民族的地理位置,而不太重视他们的血统关系。至于这里所描述的地理观念,大致说来是颇为正确无误的。作者记述了约七十种民族,可惜有些颇为重要知名的民族,作者竟完全没有提及。例如:阿玛肋克人、摩阿布人、厄东人及阿孟人等就是。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些民族的形成时代较为迟后之故。作者将全人类说成来自一个始砠,足证他的大同观念是颇为强烈的。这是在其他任何民族文化中所没有的现象。以色列民族负有面对全人类的重大便命,此即一例证。埃及人、希腊人、罗马人,甚至于我们中国人,向来视非我种族的民族为化外的野蛮民族,是番人,是鬼子。但是惟有以色列民族基于上主对他们的特别宗教启示,视全人类为同出一源的姊妹之邦。它们的中心是上主天主,因为只有他是惟一的真天主。虽然如此,以色列的作者亦显明的指出了天主救恩计划的淘汰原则。一切与上述计划没有直接关系的民族都被作者淘汰。 综观上述,我们可以说,各民族的分布是:北有耶斐特的后裔,南有含的后裔,在二者之间有闪的后裔。因此作者主要是根据地理的形势而分布了古代民族所居住的地区。既有这种事先规定的原则,自然在陈述上会有些矛盾及不合事实的现象,已如前述。 祈祷以圣母经结束灵性午餐!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z.com/xjebls/358.html
- 上一篇文章: 世界古代民族阿瓦尔人
- 下一篇文章: 世界古代民族阿瓦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