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投票》

「改革宗」覆灭记

1、唐崇荣与虚妄的“圣经原则”

2、林刚与“假教会”

3、除掉心中的“王怡”

4、改革宗“小卒”王志勇

1

唐崇荣与虚妄的“圣经原则”

以下是对唐崇荣《基督论》的批注。

1、“基督”就是整个基督教信仰的中心,基督教就是基督(ChristianityisChrist)。

唐氏此论述的前半部分算是没问题,但后半部分完全错误。从逻辑上讲,A是B的中心,B怎么可能就是A?这倒在其次。看看各自的所指。基督教是人的宗教,包括了它的神学、历史、文化等;基督是上帝之道。那么,基督教如何可能就是基督呢?人的宗教怎么可能就是上帝之道呢?而且,不仅“基督教就是基督”这样的论述不可能成立,就是“基督教‘出于’或者‘属于’基督”这样的论说依旧不能成立。基督及其使徒在地上何曾建立过什么宗教?而基督教中包含的种种属世的文化(或称文明,如思想、艺术、政治、法律等等)又怎么可能属于基督?照着唐氏“基督教就是基督”的逻辑,难怪他会在本应当传讲基督的布道会中大谈特谈人类基督教卓尔不凡的文化了,并且不忘记与人类其他形态的文化作广泛的对比。基督教就是一个文化概念、宗教概念,它与基督有何关系?难道基督来是为了创立基督教、发展基督教文化?难道伟大的基督教文化能够使人信耶稣基督?“基督教就是基督”是当代华人神学家唐崇荣在他的《基督论》一开头就迫不及待地抛出来的一个谬论。他数十年在教会讲台以及神学讲座中的言论无不是这一谬论的注释。

2、耶稣基督问他们说:“基督是谁?”

请唐崇荣告诉我们圣经哪一章哪一节出现过“耶稣基督问他们说‘基督是谁’?”圣经上明明记着,耶稣到了凯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就问门徒说:“人说我人子是谁?”若耶稣基督问的是:“基督是谁?”那使徒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岂不是完全混乱了嘛?当然不可能是主耶稣与使徒彼得之间的问答混乱,只能是也确确实实是唐崇荣在这个问题上也是贯穿在他《基督论》中出现的一个极其混乱的认识。主耶稣问的是“人子是谁?”。人子是基督,耶稣是基督。在这一点上,笔者务请读者十二分地小心分辨几种表述的不同之处。主耶稣明明问的是:“你们说我是谁?”这里的“我”绝不可换作“基督”,这里的“我”就是特指拿撒勒人耶稣。在这里需要回答耶稣基督的问题是:拿撒勒人耶稣到底是谁?根本不是那样的问题:谁是基督?更不可能是唐氏自己篡改出来的问题:基督是谁?这三者中的第二个问题是要人以自己的理性、怀疑、猜测、判断而得出答案,第三个问题,如果脱离语境来看,其意义与第二个问题相当,但是放在这个语境中,就是一个基本逻辑不通的问题;唯有第一个问题是使徒彼得必需蒙父上帝的指示才能回答的:你是基督,是上帝的儿子。从唐氏的讲法看,他不仅不明白这一信仰告白的意义,更是显明他陷在自己最擅长的逻辑理性的陷阱当中了。照着唐崇荣的逻辑演绎如下:唐崇荣问他的信徒们:“牧师是谁?”然后他的副牧师站起来说:“你是牧师,是雅加达弥赛亚大教堂的主任牧师。”

3、基督徒的信仰告白应该建立在神的启示上,而不应当建立在他个人主观性对基督的解释上;一个基督教教会的信仰告白,不应当建立在个人的经验上。

这是唐氏《基督论》中又一极度混乱的地方。唐氏的意思:基督徒的信仰告白应该建立在上帝的启示上,不应当建立在个人的经验上。唐氏此论述暴露了两个极大的问题,一者是关乎“上帝的启示”,被唐氏模糊成诸如“圣经原则”一类的只能由华人改革宗派人士解释的东西,这一点将在后面的批注中多次提到;二者就是唐氏将“上帝的启示”与“个人的经验”截然地对立起来。试问:使徒彼得若不是蒙天父上帝的指示、圣灵的光照,他如何能告白“耶稣是基督”呢?使徒保罗若不是蒙主耶稣基督大光的光照,他如何能告白“耶稣是主”呢?作为个体的彼得与保罗难道不是通过经历(“个人的经验”)基督(“上帝的启示”)才作出基督徒的信仰告白吗?唐氏《基督论》以及他整个的思想论述暴露出来的这两个显著的问题,是在于他的改革宗神学是以历史性的方式对付另一个历史性的问题,就是鬼魔派(自称“灵恩派”的那一派),这种历史性的方式,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理性思维,就是一切都可作为它规定、它概括、它限制的对象,这种方式不可能认识启示;而鬼魔派作为历史性的问题存在,就如同人喜爱“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这两派从表面上看互相撕扯,实则同属世界。以唐氏上面那两个问题为焦点显明了他的神学并非是靠思想上帝之道而来,至于他的神学源头在哪里?请往下看。

4、对基督论的认识,不能用我们主观的经历,不能用我们一些感性的体会去代替神的启示。

在此,唐氏继续将“上帝的启示”与“个人的经验”截然对立,而且,将“个人的经验”换作“主观的经历”、“感性的体会”等表述手法来贬低、否定“个人的经验”之价值。上面,笔者已经讲过“上帝的启示”与“个人的经验”两者的关系。照着唐氏的论述,我们可否猜想他不是用“感性的体会”去代替“上帝的启示”而是用“理性的认识”去代替“上帝的启示”呢?关于这一点,下面会有结论。另外,何谓“对基督论的认识”?“对基督的认识”不够?还需要加一个“对基督论的认识”?素闻唐氏擅长解答信仰问题,怎么会制造一个又一个低级的问题?笔者暂且以为他是口误,就将“对基督论的认识”换成“对基督的认识”再来看一看。唐氏大致的意思是:对基督的认识,不能靠个人的经验,而应当靠上帝的启示。唐氏完全地混乱了。对基督的认识不就是作为个体的人去经历基督、认识基督吗?认识基督不就是认识上帝藉拿撒勒人耶稣所作的启示吗?笔者分析,唐氏一则要凸显他那虚妄的“圣经原则”(也常常被唐氏偷换成“上帝的启示”、“圣经真理”等名词),一则还要对付鬼魔派强调幻梦幻象等个人经历的情况,故此,唐氏自己的思维错乱了。

5、因为如果基督论在跟随基督的人群里面是模糊的话,世界还能看到基督的光吗?如果天天与基督在一起的人,他们根本没有真正认识基督是谁?他们如何能够把基督介绍给世界的人?

笔者曾经总结过一个不十分准确的规律,那就是每当假师傅确定要讲一个什么主题时,他们总能把任何事物往那个主题上面扯,而且往往那个主题都是含糊不清、意义不明的。在唐氏的神学讲座《基督论》中,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如果连基督徒都不懂得基督论的话,世界不可能看到基督的光。这是什么话啊?!笔者稀奇中国教会的弟兄们数十年听唐氏讲此类的话都无动于衷。中国教会神学就在此时此刻必须全面彻底地清理。讲道不是讲道!神学不是神学!这样的话语,传道人怎么可能讲得出来?!这样的话语,不入流的神学教授也不会讲。另外,唐氏又在重复自己的那个令人诧异万分的问题:“基督是谁?”这个问题是华人改革宗第一人唐崇荣先生首次提出来的。笔者非常愿意知道这个问题的圣经依据在哪里。就如同我非常愿意知道中国内地改革宗头面人物林刚先生所谓的“假教会”到底出自圣经的哪一章哪一节。纵然唐氏此番论述逻辑混乱、意义空洞,笔者还是要帮唐氏把他的本意表明出来:如果天天与拿撒勒人耶稣在一起的人根本不认识他是基督,那么他们怎么可能把耶稣基督介绍给别人?尽管把唐氏的原意恢复了出来,但是,笔者以为这里面的意思依旧空洞;为了一个“基督论”,浪费了那么多人的时间。

6、耶稣基督的这一个要求、这一个呼喊,是要对他们说:“你告诉我吧!我人子是谁?你们说人子是谁?”他所盼望的,他要听到的,乃是那个正确的、有爱心的、真正合乎神启示真理、有圣灵引导所建立起来的、神的道所建立的信仰根基的原则。彼得就符合了这个标准,彼得的回应使我们主的心满足了,而“基督论”的建立就从那个时候开始。

笔者断言,唐氏在此并非是想要确立使徒彼得的告白与改革宗系统神学中的“基督论”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两者到底有无关系、关系到底如何,实在有非常大的探讨余地。那么,唐氏意欲何为?剥开唐氏那一连串的修饰语,剩下的几乎就是说:耶稣基督盼望听到的是一个原则;使徒彼得的回答符合这个标准,故此耶稣基督心满意足了。在这个离谱得出奇的表述中,露出唐氏神学源头的端倪。没错!就是这个“原则”(或称为“标准”)。在种种修饰语的遮掩下,显露出来的“圣经原则”是最能表达唐氏的意思的。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呢?它怎么就成为了耶稣基督所盼望听到的回答呢?使徒彼得又是如何掌握了这个“圣经原则”的呢?那个时候,明明还没有加尔文主义、改革宗之类的东西,也没有唐氏的神学讲座。既然这些统统都还没有出现,那么,难道是上帝把这个“圣经原则”化到彼得的脑子中,然后,聪明的彼得如同唐氏一般做出了一个唐氏的幽默抢答:基督是你!?

7、耶稣说:“西门巴约拿,约翰的儿子西门,你这些话,不是属血肉的人能指示你的;乃是我天上的父上帝亲自指示你的。”这里的意思是什么?“不是领受启示的人,没有资格教神学。”

耶稣基督的话语就是如唐氏这般解释的?这样的解经实在太离谱!太滑稽!太私意!在唐氏眼里,使徒彼得俨然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格教神学的人,而且是因为彼得按照唐氏的“圣经原则”作出了令他满意的回答。其实,唐氏就想说:只有领受我的“圣经原则”的人,才有资格教神学。何必假借使徒彼得的告白和耶稣基督的话语而言自己虚妄狂傲的动机呢?另外,“领受启示”与“有资格教神学”之间有什么必然关系吗?教神学需要领受什么启示?教神学不就是唐氏的职业嘛?难道做这件事情还需要领受什么具体的启示?唐氏不是指责“鬼魔派”经常乱用“启示”吗?莫名其妙!

8、圣经的“启示论”启示出来的真理,乃是超乎每一个主体经验所能产生的现象,而且是要批判我们经验的真理原则;换句话说,只有圣经启示才是神的启示,在圣经以外的超自然启示都不是神的启示。

唐氏的此番论述从整体上看是神学完全错误的,从局部来看是道理完全不通的。首先,唐氏讲,圣经的“启示论”启示出来真理。经上记着说,上帝的道就是真理。圣经的哪一章哪一节告诉我们:真理是由圣经的“启示论”启示出来的?极其地荒谬!在此,唐氏是以“启示论”取代真神活神上帝的位置,可见其虚妄、无知。圣经的哪一章哪一节又告诉我们说:真理是批判经验的“原则”?!唐氏所谓的、所信的“真理”还是不是上帝的道?!如果不是,它到底是什么?这些姑且算作道理不通的地方已经足以暴露唐氏神学致命的问题。整体上看,唐氏竟然言之凿凿地说:只有圣经的启示才是上帝的启示,在圣经以外的超自然启示都不是上帝的启示。这样的论调岂不是说除了圣经所记载的以外,上帝不再给人任何的超自然启示?那岂不就是说上帝不再对人说话了?唐氏会辩解说:上帝藉着圣经真理对人说话,圣灵光照人、引导人进入圣经真理。说到底,就是唐氏的“圣经原则”在对人说话。如此唐氏就得出:即使有基督徒领受了超自然的启示也不可能是从上帝来的,因为不符合他的“圣经原则”。若是这样,又真又活的上帝在哪里?昔在、今在的主基督又在哪里?你没有经历上帝的超自然启示就代表凡是现今的超自然启示都不是从上帝来的?这种理性导致唐氏把“上帝的启示”与“个人的经验”截然对立起来。唐氏恰恰需要的就是他一直在怀疑、贬低、否定的“个人的经验”,如同使徒彼得、保罗等众圣徒在主基督里所经历的。而这种经历又绝不是像未曾经历过的唐氏所言的那类出于理性地判断为“感性的体会”等。总之,唐氏不应当为了凸显自己虚妄的“圣经原则”和对付鬼魔派的幻梦幻象之类的经历而否定真相的显现。

9、正统的基督论建立在启示上,正统的教会建立在基督论正确的信仰上。

难怪华人改革宗以“正统”自居而闻名于世,一句话当中竟然出现如此众多的“正统”,但到底不知哪种“基督论”正统、哪个教会“正统”。还有,“正统的教会建立在基督论正确的信仰上”作何解?是教会建立在“基督论的信仰”上呢还是建立在“正确的信仰”上呢?经上记着说,那已经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稣基督,此外没有人能立别的根基。这与“基督论”、“正确的信仰”何干?!“基督论应当建立在启示上”这样的废话肯定不是唐氏意欲表达的,他是想说:“正统的基督论建立在圣经的总原则上。”至此,可以总结唐氏的名词置换法了:“上帝”置换成“启示论”,“基督”置换成“基督论”,“启示”、“真理”等置换成“圣经原则”。原来这是唐氏在充满了名词概念的神学讲座中作“隐秘”的布道呢……

10、这个“你是基督”也就是说那个对历世历代所盼望、所祈求、所呼喊、所愿意领受的那一位弥赛亚,也就是你了!这表示什么?理念和实际的结合,盼望和实践之间的结合,应许和恩典之间的结合,信实和兑现之间的结合,这个叫作“你是基督”。

在这个问题上,唐氏是一错再错、一错到底、全盘皆错。主耶稣基督明明问的是:“你们说我是谁?”绝不是在问“谁是基督?”更不能是“基督是谁?”这般唐氏的问题。使徒彼得告白的明明是“耶稣是基督”,绝不是唐氏所谓的“基督就是你了!”这样完全错谬的讲法。表面上乍一看,这两种讲法没太大区别,实则是截然不同的。总言之,在此绝不可以说“基督是耶稣”,从未有基督徒告白说:基督是耶稣。这绝不仅仅是说辞的不同,而是源于后面隐藏着的东西。两者的区别,简单说,使徒彼得蒙天父上帝的指示而告白拿撒勒人耶稣就是上帝的儿子基督,但是,当人用自己的理性规定耶稣是基督时,说辞就变作如唐氏所谓的“基督就是耶稣了”。虽然在此,唐氏换回去用“你是基督”的表述,但他的理解依旧是:“你”是基督(基督就是你)。而不是使徒彼得的告白:“你是”基督。

11、我个人对彼得这一次的信仰告白,有一个无穷无尽内心的钦佩。感谢上帝,竟然有一个人在跟随主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认出这是永生上帝的儿子。

好像使徒彼得一直在寻找谁是基督?好像使徒彼得在茫茫人海中第一个发现了谁是基督?都不是!若不是蒙天父上帝的指示,使徒彼得跟主再久都不可能认耶稣是基督的。使徒彼得在此作的是一个“拿撒勒人耶稣是”的信心宣告,根本不是在作一个“谁是基督”的填空题目,因为凭着人自己的理性根本不可能相信被钉十字架的拿撒勒人耶稣是基督。既然是蒙父上帝的指示,使徒彼得才会作出那伟大的告白,那么,唐氏对彼得为何是钦佩呢?不应当是羡慕吗?因为经上记着,耶和华说:“我要恩待谁,就恩待谁;要怜悯谁,就怜悯谁。”可见,彼得是蒙了父上帝的大恩典。

12、“你是永生上帝的儿子!”十二个门徒中的其他门徒都没有发现这点,都讲不出这些话。但是彼得讲出来,“你是永生上帝的儿子。”太伟大了!

圣经中明明记着,主耶稣说,是天父上帝指示彼得的。怎么到了唐氏这里就变成是彼得“发现”这点而其他门徒都没有“发现”这点呢?难道是因为使徒彼得也像唐氏一般凭借“圣经原则”一类虚妄的东西而“发现”这点的?继续看下面。

13、彼得在跟随主的时刻,他能够很清楚、很快的看见“基督论”,为什么呢?因为彼得在跟随主时,他有一个好奇的心,很容易查出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果然如此!原来是因为使徒彼得聪明、“有一个好奇的心,很容易查出不同的地方在哪里”。这样的道理也是出自唐氏的“圣经原则”吗?至此已经可以充分看出唐氏为何在怀疑、贬低、否定“个人的经验”的价值,因为他是要凭借着人的理性、人的聪明去理解“上帝的启示”,而这种人的理性结晶在唐氏那里就是他所谓的“圣经原则”。人未曾经历过基督圣灵的光照,这种理性只能是死路一条。走入死路时,就只能凭借着一条似乎万能的“圣经原则”乱打乱撞了。另外,在这里使徒彼得怎么突然变成像唐氏一样的“神学发烧友”了?这难道是唐氏的“小说体”神学?

14、耶稣基督到底是谁?我们从圣经中很清楚的看到,耶稣基督在永恒中间,他就是那个永恒的善,和人观念中的善之间的那个中保和本体。……那一位主动把至高的善进入到已经堕落的善的观念中间的这个道路的本身,就是耶稣基督。

从圣经的哪一章哪一节中能很清楚地看到:耶稣基督是人“观念中的善”的“本体”?圣经中的哪一章哪一节又告诉我们:那一位主动把至高的善进入到已经堕落的善的观念中间的这个道路的本身,就是耶稣基督?至此已十分地显明了唐氏所讲的基督是哲学研究者的基督,是哲学认识论上的基督,而且还是不敬上帝的一种哲学认识论,因他用人的理性来规定上帝到人间的道路是基督,那么,唐氏所讲的基督就绝不是被钉十字架的拿撒勒人耶稣基督。主耶稣基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主耶稣基督的意思是,我们要到父上帝那里去,只能藉着祂。圣经没有告诉我们:上帝必须藉着耶稣基督这唯一的道路到堕落的人这里来。圣经没有告诉我们,但唐氏的理性和他的“圣经原则”告诉我们:至高善进入人观念中的善的道路,就是基督。至于为什么使徒彼得告白的是“耶稣是基督”,唐氏的理由是他新创的哲学概念“反合性”,也就是他所谓的彼得所拥有的那“一个好奇心”、“很容易查出不同的地方在哪里”之类的说辞。至终,唐氏也没有就“耶稣基督到底是谁”这个问题给出一个回应,因为,唐氏所回答的“耶稣基督是永恒的善、善的本体、道路本身”等并不是靠信心而作出的。对于信的人,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儿子。

15、当你看见所有博物馆记录了创造性成绩的历史时,你会感到真正伟大的,不单是创造这些作品的伟大,更感到创造能有创造性的人的神更伟大。你若不能看到这些,你的信心还没有透过、还没有突破有限界。

这至多不过是像唐氏所谓的普遍启示一样认为宇宙中存在一位伟大的、富有创造性的神罢了,怎么突然跳跃到“你若不能看到这些,你的信心还没有透过、还没有突破有限界”?看到更伟大的创造那个创造艺术品的人的神的人的信心就突破有限界了?如此看来,唐氏不就是藉着他所谓的普遍启示信的耶稣基督嘛。唐氏通篇的《基督论》正是由他所谓的普遍启示加上哲学本体论、认识论混杂起来的,唐氏的“基督论”可以罗列如下:“基督是反合性的实体”、“基督是主动启示的善”、“基督是创造的本体”、“基督是产生位格际关系的创造者”、“基督是宇宙的工程师”、“基督是创造之因”、“基督是思想界真理之源头”、“基督是道德界中爱的本体”、“基督在法律界是义的根源”等,在唐氏的“基督论”中倒是鲜有看见拿撒勒人耶稣基督十架舍命、死里复活、拯救灵魂、罪人蒙恩等信息。看罢唐氏的“基督论”,不禁猜测这人的信心有还是没有突破有限界呢?

16、所以这些犹太人到耶稣基督的时代时,已经组成他们自己错误的弥赛亚观,就没有办法容纳真正弥赛亚的来到。他们不能把耶稣当作是基督,他们不能把基督当作是耶稣。

圣经的哪一章哪一节告诉我们:要把基督当作耶稣?唐氏从头错到尾。这样一位精于逻辑、擅长哲学、讲授神学的大布道家、神学家在自己的《基督论》中犯了一个就连整个教会历史中最不入流的神学家都不可能犯的低级又低级的错误!“把耶稣当作基督,把基督当作耶稣”难道是唐氏绕口令?!基督,是旧约所预言的、所应许的、弥赛亚、犹太人的王、上帝的儿子!怎么可能说是“把所预言的基督当作是耶稣”?!印尼人不太懂汉语?不是!是因为唐氏早已把他的基督限制在哲学的死框框里面去了,他已经遗忘了预言、应许、盼望……

17、你们要顺服圣经,回到圣经,照着圣经中那个这么深奥、这么超然的基督观去认识基督、去爱他的时候,你的生活,你的见证就不一样了。

经上明明记着说,顺服耶稣基督。圣经中的哪一章哪一节记着:“你们要顺服圣经”呢?怎么顺服圣经?还有,圣经中的哪一章哪一节记着:“照着圣经中的基督观去认识基督”?经上记着说:“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并且得以在他里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义,乃是有信基督的义,就是因信上帝而来的义,使我认识基督,晓得他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或者我也得以从死里复活。”如何能认识基督呢?就是有因信上帝和祂儿子耶稣基督而来的义。而唐氏所谓的“圣经中的基督观”不过是他虚妄的“圣经原则”的一个变相说法。唐氏所谓的“回到圣经”依旧是指回到他的“圣经原则”上。圣经俨然成了唐氏改革宗系统神学的教科书,而这教科书总的指导思想依旧是唐氏的“圣经原则”。

18、圣经让我们看见一句很重要的话,那就是:“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藉上帝话造成的”(来十一3)。……这里的“信”,是普遍启示中的最基本的信仰。上帝在普遍启示中,已经把一些最基本可信的知识放在你心灵里面,作为一个信的种子;如果你把这个最起初的种子压制下去,那你就是一个压制真理的人,你会因此受审判。

这里的“信”怎么沦落成“普遍启示中的最基本的信仰”了?这里的“信”,不就是信圣经中所记的耶和华上帝吗?这里的“信”怎么堕落成一般宗教神的信仰中了?这里的“信”,不就是信耶稣基督的父上帝吗?信道不是从听道来的吗?听道不是从基督的话来的吗?怎么变成“信的种子”是从唐氏所谓的“普遍启示”来的?从“普遍启示”而来的“信”,信的到底是什么呢?上帝之道、基督的话的位置在哪里呢?

19、所谓“信仰”就是理性对真理的归回,就是理性与真理的认同;所谓“信仰”,就是这条归路;顺神的理,顺神的道。理性的功用与启示的真理合而为一的归途,叫作“信仰”。

唐氏此番论述完全暴露了他问题的症结:唐氏以自己的理性为主。唐氏的“信仰”乃是以理性来评判、认同真理的过程。对于认识基督来说,这是一条死路。死路走得越久,所作的无用功越大。另外,精通哲学的唐氏又在自相矛盾,他既称理性是“功用”,那么作为“功用”的理性怎么可能与作为实体又有位格的真理合而为一呢?照样,一个“工具”崇拜者怎么可能与忌邪的上帝合而为一呢?

20、一个真正基督教的信仰,乃是使一个人领受了真理与在科学界的真理、在道德界的真理、在自然界的真理,完全融会贯通,合而为一;毫无瑕疵,毫无冲突,毫无矛盾可能的那种平衡、和谐的生活。这样的生活,这样的信仰是非常宝贵的!

圣经中的哪一章哪一节记载了这么多种类的“真理”?到底哪一个是基督的真理?基督的真理还可以与其它的“真理”合而为一?混乱!极度的混乱!明摆着,唐氏所推崇的信仰生活就是一种“理性平安”的生活嘛。这与唐氏所批判的赵镛基之流的“肉体平安”难道不是如出一辙吗?一个是要安顿肉体,一个是要安顿理性。如此而已。

21、你研究一个东西,一定要明白里面的道,明白里面的理,在研究的范围里有它的“道”在里面。这个运行在万理中间的总原理,就是耶稣基督的话。这就是“基督”。

唐氏一直在固执地问“基督是谁”,现在,他凭着自己的天赋才华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出了结论:总原理就是“基督”,“圣经原则”就是“基督”。在他的《基督论》中,铺陈展开了许许多多出自总原理的分支原理。正如经上所记,你们要谨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学和虚空的妄言,不照着基督,乃照人间的遗传和世上的小学,就把你们掳去。这虚妄的“圣经原则”不知掳掠了多少的人!可叹至极!

22、我在此是要把对基督的认识,扩大到有宇宙性的了解,他是宇宙的创造者,基督是万理之因。

经上记着说,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看来,唐氏有了永生还不满足,还要扩大到“有宇宙性的了解”……

23、神藉着这几十年在我生命中的事奉,让我看见我不是因为信了耶稣才说耶稣好;而是因为耶稣好,所以要别人与我一同信耶稣;不是因为我是基督徒,所以拼死命来保卫、来为基督教辩论,而是因为在圣经超越所有的宗教文化的比较之下,我清楚知道这是人间唯一的道路。

唐氏讲,他不是因为信耶稣才去传福音的,而是因为靠理性判断“耶稣好”;他也不是因为是基督徒才拼命护教的,而是因为靠理性清楚知道基督教是人间唯一的道路。一切都显明了。没有丝毫的悬念。一个属于唐崇荣的时代该落幕了。

在将要结束此文之际,笔者用三段看似没有什么关联的文字作一总结。

第一,看到唐崇荣非常固执地问:“基督是谁?”笔者想到了彼拉多曾经自言自语地问:“真理是什么呢?”

第二,中国教会的圣徒叶乃光蒙主耶稣基督的指示看见:

你看第一排男女比他人高过一人,肚腹内充满了圣经,外面有无数个“我”字,意思是无论谁也比不上他们,不但目中无人,连上帝也没有,他们仗着自己精通圣经,才学充足,开言先把“我”字显露出来,叫人听从他们像听从上帝一样,有人因为自己不能胜过他们,就把他们当作上帝了。知识就叫他们自高自大。这事想想圣经就明白了。(叶乃光《永生的道路》)

第三,主仆蒙圣灵的指示看见:

一名男子用多种佐料调制了一碗汤,虽然很烫,却心急地喝下。

一个老人上身穿一件黑色棉衣,下身穿一条亮黄色的薄毛线裤,因没有扎腰带,裤子已经脱落至腰间。

一个老人驾驶一辆白色摩托车,在路上疾行,突然摩托车倾斜,似乎人与车就要跌倒在地。

一个瘸子。

2

林刚与“假教会”

据网络上传说,福建的林刚乃中国内地改革宗的头面人物之一。

在林刚(以下皆称林氏)的演讲《我信圣而公之教会》当中,笔者惊奇地发现了一个新名词,那就是“假教会”。这个在林氏演讲当中出现近百次的“假教会”到底是什么呢?

教会如此重要,我们当信教会。但对于“信教会”,我们要特别强调三项原则:第一,必须信教会;第二,必须注意平衡,不可过信教会,也不可低信教会;第三,不可信假教会。

这是林氏演讲正文当中首次提及“假教会”。笔者稀奇,在圣经中,出现过“假基督”、“假使徒”、“假先知”、“假师傅”、“假弟兄”,但是没有一次提到“假教会”。难道林氏的圣经版本与笔者的不同?

世上的假教会这么多,我们要不要信?我们当然不能信假教会,不但不能信,《圣经》还一再教导我们要从中出来,不可与假先知、伪师傅相交,甚至与他们吃饭、问安都不可(约贰10、11,赛52:11)。

噢!中国内地改革宗的头面人物林氏告诉我们“假教会”的出处了!不仅告诉我们“假教会”的出处,还直言了“不能信假教会”的理由!看林氏列出的圣经依据吧。

约翰贰书10、11:若有人到你们那里,不是传这教训,不要接他到家里,也不要问他的安;因为问他安的,就在他的恶行上有份。

以赛亚书52:11:你们离开吧!离开吧!从巴比伦出来,不要沾不洁净的物,要从其中出来。你们扛抬耶和华器皿的人哪,务要自洁。

咦?假先知、假师傅就是“假教会”?不可问假师傅的安,意思就是“不可信假教会”?还有,巴比伦也是“假教会”?务要从巴比伦出来,意思就是“不可信假教会”?这是哪个星球的逻辑?难道是林氏在十诫之外又添一诫?

对真的肯定就包括了对假的否定,对假的肯定就等同于对真的否定。有意识的认同假教会,与假教会相交往来、联合敬拜就是属灵的淫乱是被主所定罪的(林后6:14~16)。

让我们一起随着改革宗林氏继续参看圣经依据吧。

哥林多后书6:14-16: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义和不义有什么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么相通呢?基督和彼列(“彼列”就是撒但的别名)有什么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么相干呢?上帝的殿和偶像有什么相同呢?因为我们是永生上帝的殿,就如上帝曾说:“我要在他们中间居住,在他们中间来往。我要作他们的上帝,他们要作我的子民。”

林氏继续他上面的逻辑。不信主的就是“假教会”?哪里冒出的“与假教会相交往来是被主所定罪的”一说?首先,必须请改革宗林氏澄清这个问题:“假教会”的圣经依据到底在哪里?若不然,林氏就是在讲他自己所谓的“伪道”!而且,他就要受到他自己所说的“被主所定罪”。

魔鬼不断制造假教会,不但要掳掠人,还要使人怀疑并否定真教会。

啊!魔鬼制造“假教会”,是要使人怀疑真教会?“真教会”?怎么没有给出“假教会”的圣经依据又冒出个“真教会”?“真教会”的圣经依据又在哪里呢?啊!谁是“假教会”?谁又是“真教会”?谁在怀疑“真教会”?难道改革宗擅长出哑谜?

我们不但正面对着“三自”这大淫妇——最大的假教会,面对着东方闪电、耶和华见证人、哭重生等诸多公开的异端假教会,还要面对许许多多在传统家庭教会外衣包装下隐蔽的假教会。

“最大的假教会”?“异端假教会”?“隐蔽的假教会”?上面的诸多问题,改革宗林氏一概没有给出回应,却在不断地添加关于“假教会”的问题。林氏到底想要做什么呢?

分辨真假教会是信徒的责任,对神的荣耀,对教会整体,对信徒个人都是重要而必须的。

啊?“假教会”的圣经依据还没有给我们就要求我们分辨“真假教会”?而且,“分辨真假教会”怎么成了“信徒的责任”?又是“被主所定罪”又是“信徒的责任”,难道是“林氏律法”出炉了?

是否按真道建立治理教会,是否有真道的传讲,是否有真道的遵行,是辨别真假教会的首要原则。

改革宗林氏根本不屑于回答上面的问题:究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一个“假教会”?!改革宗林氏开始教导如何分辨真假教会了。“是否按真道建立治理教会”是林氏辨别真假教会的首条原则。那么,笔者就顺着改革宗林氏这子虚乌有的“假教会”问下去:谁能知道你“是否按真道建立治理教会”呢?笔者再替林氏接着回答:至少有神和林刚知道。那么,在这个世界上,在中国,至少有神和林刚能够辨别出来哪个是“假教会”。那么,其他人实在辨别不出来哪个是“假教会”咋办呢?有办法!看改革宗林氏创办的“福州改革宗教会”啊。肯定真即否定假,肯定假即否定真。(注:这是改革宗林氏的逻辑。)

篡改或利用圣经,用圣经打圣经,用违背圣经的人的传统代替圣经,这些都是假教会惯常的体现。

笔者就想知道:“假教会”的圣经依据在哪里?改革宗林氏是不是不用圣经啊?!

有没有真道,服不服真道是分辨真假信徒和真假教会的试金石。

“假教会”的圣经依据在哪里?没有圣经依据!没有真道!那改革宗林氏不就是自己所谓的“假教会”嘛。嗐!笔者实在不忍把“假师傅”混同于“假教会”。但是,既然改革宗林氏死命地咬住:“假师傅”就是“假教会”,笔者能有什么法子呢?

神的儿女要根据圣经原则辨别真假教会,要离弃一切的假教会。因为有意与假教会联合就是对神真教会的背叛。

笔者冒昧地问:改革宗擅长根据圣经辨别根本不是出自圣经的东西吗?笔者继续冒昧地问:改革宗通常认为与圣经中根本没有的东西联合就是叛教吗?

在今日中国,只要是神所差来的仆人,就绝不应当回避谈五大问题:一是各种异端邪说的侵扰;二是广泛泛滥的极端灵恩派的问题;三是亚米念派的人本神学问题;四是家庭教会内部反教义轻治理等泛滥成灾的诸多问题;五就是这个三自问题。

耶稣基督的小仆人蒙圣灵的指示看见林刚在吃卫生纸,把卫生纸当作饭食给人吃。这是万军之耶和华上帝差遣祂的小仆人向在基督里的弟兄们报告这一紧急的信息。请爱主的弟兄们互相转告,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附录:林刚与“改革宗系列”卫生纸

主仆蒙圣灵的指示看见:

一男子用方便面调料调制一碗汤,并将卫生纸浸泡其中,在津津有味地吃着。

以下,笔者将试着把林刚近几年生产的“改革宗系列”卫生纸的各种品牌介绍给大家。

1、“不是羞耻”牌卫生纸

我们都相信归正运动兴起在中国大陆和这个时代,是主自己的作为。这不是出于人意,也不是机缘巧遇;不是哪几个推手在推动,而是掌管历史的上帝之手在推动。(出自林刚《从约拿看归正》)

改革宗神学有很纯正的真理系统,甚至我们可以说,改革宗神学是最靠近圣经真理的。(出自林刚《从约拿看归正》)

改革宗信仰纯正,我们不是自诩为正统,而是就是正统,正统没什么不好,我们无需因人家说你自以为正统就不好意思,也不必担心别人攻击你死正统而急于辩白。正统不是法利赛式的传统,正统是神所赐予的恩典,是神所带领的结果。我们真是接续了祖先的传承,追随了清教徒、改教家的脚踪,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作为改革宗的学习者,改革宗教会的一员,传讲改革宗信仰的传道人,我们应当感到荣耀,而不是羞耻。(出自林刚《从约拿看归正》)

改革宗有最强的真理,就应当产生最丰盛的灵命。(出自林刚《从约拿看归正》)

2、“必须委身”牌卫生纸(重点推荐)

什么叫做委身?委身就是奉献自己的意思。……(一)委身的必要……(1)委身是主的命令……(2)委身是生命的要求……(3)委身显明信仰的真伪……(二)委身的拦阻……(1)属世的追求拦阻委身……(2)肉体的私欲拦阻委身……(3)结论是:魔鬼用人的自我拦阻委身……(三)委身的误区……(1)自义的委身……(2)捆绑的委身……(3)随便的委身……(四)委身的特性……(1)严肃性……(2)真理性……(3)恩典性……(4)自发性……(出自林刚《基督徒的委身》,此文共计约字。长,够长。)

3、“真假难辨”牌卫生纸

分辨真假教会是信徒的责任,对神的荣耀,对教会整体,对信徒个人都是重要而必须的。(出自林刚《如何辨别真假教会》)

这就是撒但建立假教会,兴起假先知传讲假道的原因了。因为真道建立真基督徒,假道建立假基督徒。……假信念产生了假信徒的人生,真信念主导了真基督徒的人生。(出自林刚《我信圣而公之教会》)

世上的假教会这么多,我们要不要信?我们当然不能信假教会,不但不能信,《圣经》还一再教导我们要从中出来,不可与假先知、伪师傅相交,甚至与他们吃饭、问安都不可。……在对待教会上我们应当极其严肃。魔鬼兴起假师傅的目的不单是要欺骗人听牠的伪道,还要使一些人因反对假师傅而矫枉过正,以致把神的真仆人一棍子打死;同样,魔鬼不断制造假教会,不但要掳掠人,还要使人怀疑并否定真教会。……反对假教会是为了肯定真教会,越是有假教会出现,就越要肯定教会的地位。(出自林刚《我信圣而公之教会》)

4、“完全程度”牌卫生纸

教会的圣洁程度取决于主在教会中做主掌权的完全程度,教会的主做主的程度取决于教会对祂的道遵行的程度。(出自林刚《如何辨别真假教会》)

人对主爱到什么程度,就效法到什么程度,效法到什么程度,他对主的认识也就到什么程度。倒过来说,我们对主认知到什么程度,就理当爱到什么程度,跟从到什么程度。(出自林刚《背负十架的前提》)

5、“我的精髓”牌卫生纸

改革宗素来强调“纯正的信仰、敬虔的生活”,我说,还要增加一句——“谦卑的心灵”,这是改革宗的精髓。(出自林刚《谦卑才能看见》)

巴斯噶说,我们对基督的认识不会过于我们对祂的爱。我再加上一句,我们对基督的认识不会过于我们对基督的效法和跟从。(出自林刚《背负十架的前提》)

6、“背景前提”牌卫生纸(重点推荐)

(一)背负十字架的背景……(1)三个十字架……a.罪犯的……b.基督的……c.我们的……(2)十字架的三大特点……a.它是受苦的……b.它是舍己的……c.它是恩典的……(二)背负十架的前提……a.背负十架与生命……b.背负十架与使命……c.背负十架与爱主……d.背负十架与爱灵魂……e.背负十架与爱真理……(三)忽略背负十架前提,必有恶果……(1)它会带来对抗观的扭曲……(2)它会带来受苦观的扭曲……(3)它会带来舍己观的扭曲……(四)正确背负十架的果效……(出自林刚《背负十架的前提》,此文共计约字。长,够长。)

整理完此文之际,笔者又想起一类人:

第二排披带经文,磊落层层,在里面充满了“我”字,不经历十字架的人不容易看清他们,因为同有这东西——“我”在里面,他们有智慧装假,却没有智慧行道,他们以真道为得利的门径,充满了假善和不法的事,成了魔鬼的助手。不经历十字架的人,都要以他们为警戒。(叶乃光《永生的道路》)

3

除掉心中的“王怡”

王怡言论1:(出自王怡《都说一样的话》)

无论这个世界怎么变,我们知道有同一位上帝。神是昔在、今在、永在的神,神是哥林多教会的神,神也是秋雨之福教会的神,神是希腊世界的神,神也是中国的神。我们看到一样的世界,同样是被上帝所造的世界,同样是在罪里面堕落的世界,同样是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来到我们当中的世界,我们看见是一样的人类,同样有着神的形象的人,同样在亚当里犯罪堕落的人,同样有神的选民,有一活泉从主的肋旁流出来,他将我们救赎,归在他之下,是他在永恒之中为自己拣选的选民。

王牧师认为他的神,也是哥林多教会的神,也是秋雨之福教会的神,也是希腊世界的神,也是中国的神。照着此逻辑,他的神也是索多玛蛾摩拉的神,也是古巴比伦古罗马的神。圣经上讲: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上帝。上帝直接对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说话,上帝赐给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指示、命令、应许、祝福,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信靠、顺服、仰望上帝。所以,上帝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上帝。王牧师显然不是在此意义上说神是秋雨之福教会的神,是中国的神。他在说无意义的话,在说观念中的话,在说废话。王牧师说:神是我的神。照样,他也可以说,魔鬼是他的魔鬼。因为他骄傲自义败坏沉沦时,如同那魔鬼之子一样!那么,神到底是不是王牧师的神呢?若就上帝创造他、拯救他来讲,上帝当然是他的神了,但是,上帝直接对他讲话了吗?赐给他话语、指示、应许了吗?他又寻求、听到并诚实的信靠、顺服、仰望上主的话语了吗?他显然不能领会“又真又活的上帝”的意义,他在圣经、“改革宗神学”、法律、正义感之间拼凑出了一个具人格魅力的王律师!他的合法性让教内教外的人士都对他无可挑剔!他可以一边在内室里认罪,一边设立良心犯基金;一边面壁思过,一边挥舞花拳。作为牧师的王怡,无疑是当今中国教会的一面旗帜,其专业技能、文思才情、正直良心无不为教内外人士赞许!人看见了王怡,就了解了中国的基督教是怎样的一种宗教,他信的神的是怎样的一个神。当我把王牧师归为假师傅一列时,有人深表同情,如同情伪殉道者金天明一样,然而,上帝是无情的。上帝,不讲人的理,也不看人的情。

王怡言论2:(出自王怡《都说一样的话》)

我在去年底去他们那里的时候,有一些同工和教会的弟兄姊妹都给我讲,包括治理委员会的一些同工说,现在分歧非常大,到底怎么办?在治理委员会的牧长团里面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同工里面自然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有几位同工给我讲一句话的时候非常感动,我在这里面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合一,他说现在大家的意见都相持不下,我们现在就等着治理委员会最后表决的结果。他的意思是说我当然有我自己的看法,但是如果神带领这间教会的治理委员会做出了一个决定,就算他们表决的结果是四比五,其实他们中间都有四位不同意那个结果,而整间教会必须顺服这个决定,视其为神带领这间教会所做的决定,而开始把你的意见放下来,这就是合一。合一不是指到没有不同的意见,合一是指到在基督里对一切意见的超越、得胜、不得胜。

现在,可以知晓,在金天明牧师、王怡牧师那里,真正的合一,就是少数服从多数,这也就是超越,就是得胜。这是哪门子的合一?!这又是哪门子的得胜?!这俨然在一个教会内的博弈!分门结党!教会的民主制度确立了,美其名曰“合一”、“得胜”。从王牧师这一段言论,侧面可以看到:王牧师背后的“改革宗神学”是个什么玩意儿,而守望教会的“山上之城”的异象又是如何出炉的。那些渴望民主自由的人就这样假借上主的名行其不法的勾当!

王怡言论3:(出自王怡《今天是什么时代》)

有人说,今天是中国的维多利亚时代。经济日渐鼎盛,社会日趋复杂,而在一切繁华的背后,都能看见、也必须看见的,是信仰的复兴。

有人说,今天是中国的使徒时代。信仰的传承,要先经过使徒的性命,再经过使徒的信经。信经从来不是神学家的信经,而是殉道者的信经。这是一个从性命到信经的时代,但殉道者的数目还没有满。

有人说,今天是中国的宗教改革时代。思想家波普尔曾说,马克思一开始就错了,因为他以恨取代了爱,以寻找敌人取代了寻找朋友。但上帝使用共产主义的错误来击打一个启蒙主义的时代。上帝使用毛泽东和共产党的邪恶,以文化革命和专制主义扫清了宗教改革的障碍。基督的爱是倾城之爱,为了使中国人也能像马丁?路德一样,说出“这是我的立场,我的良心是上帝的囚徒,我一步也不能后退”;主耶稣为此被钉在了十字架上。

也有人说,今天是中国的清教徒时代。家庭教会起源于一群“不从国教”的天路客。他们为了自由的敬拜上帝和传扬福音,走上十字架的路程。所谓清教徒,就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基督徒。我之所以会在21世纪蒙恩信主,不但出于基督的宝血,也因着他们在基督里所献上的活祭。瓦器中若没有上帝的宝贝,生亦何欢;活着若不能成为活着的道,死亦何惧。

也有人说,今天是中国的古列王时代。上帝必要激动外邦君王的心,为他在中国的教会,撤去苦杯,预备爱筵。然而爱筵就是苦杯,苦杯就是爱筵。正如和平就是争战,争战就是和平。“平安”的意思,不是取消冲突,而是指向一切冲突中恩典的临在。换言之,“何处有扰乱和各样的坏事”(雅3:16),何处就有和平。就如罪在那里显多,恩典就更显多了(罗5:20)。

今天,每一个中国基督徒在地上的命运,都与一场大复兴有关。除了为这场复兴而生,为这场复兴而活,世上的万事都将显为虚空。

今天是一个乖僻弯曲的世代(申32:5),今天是一个邪恶淫乱的世代(太16:4)。人若在这样的世代养尊处优,事事亨通,说明这人也是弯曲邪恶的。

今天到底是一个什么时代?即使列出无数个“有人说”,依然不能够显明这时代的本象!

今天的时代,就是中国教会黑暗堕落的时代!

今天的时代,就是中国教会牧师长老与世界为伍、与兽为伍的时代!

今天的时代,就是中国教会传道人们既没有敬虔生命、亦没有真知识的时代!

今天的时代,就是自称上帝仆人的人们假借上帝之名满足人自己的情欲的时代!

今天的时代,就是妄称上帝名的人们藐视上帝权威、不服执政者权柄的时代!

今天的时代,就是上帝的真道被混乱、基督的教会被恶灵搅扰的时代!

今天的时代,就是大喊复兴却不知何为复兴的时代!

今天的时代,就是正当某些教会人士在控诉这个时代的恶之时自己已然败坏了的时代!

今天的时代,就是这样一个不会让教会假师傅们惊诧不已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人们只能期盼、假想、虚拟复兴的景象,包括是否会复兴、怎样复兴、何时复兴、何处复兴、复兴的表现、复兴的影响等等。然而,正因为现今的时代是一个如此黑暗的时代(此黑暗绝非假师傅们所认为的黑暗),我们就更当盼望复兴的显明,除灭撒旦一切的作为!

感谢主!从未抛弃属祂的人!祂已经胜过世界!祂就要来将那恶者的头颅踩在脚下!祂应许信祂名的人有永生!

感谢主!祂也借着祂仆人指示中国教会定会复兴!祂的应许从不落空!必定成就!

复兴在即!假先知、假师傅自取沉沦!与复兴无份!

王怡言论4:(出自王怡《复兴的开始》)

49年以后,中国教会也进入一个被掳时期,基督徒只能悄悄敬拜、祷告神。这个过程也没有明显的神迹,没有云柱、火柱和过红海。但就像以斯拉、尼希米、以斯帖的时代一样,处处都是神的作为。从57年到66年,到文革结束,1千万中国知识分子的骨气、梦想整个被打散,脊梁骨被压塌。整个文革时期,除了基督徒,没有一个社会人群尤其是精英人群,活出了一个“新社会”。中国的基督徒从年的约80万,到年的约万。又过30年,增加到可能有0万人。神的作为不能用社会学来解释。基督教越是遭逼迫,就越是兴盛。30年的逼迫,带来10倍的增长,30年的改革开放又是10倍增长。30年的逼迫就是重建圣殿,拆毁、建造生命的祭坛,上一辈的圣徒们背十字架,为此把自己摆上。30年的开放,则是一个传扬福音、恢复律法(整本圣经)的过程。下一个30年呢,主若许可,就是一个重建城墙,在一个非基督徒的社会中,让我们活出一个基督徒的社会来。

王牧师说年以后,中国教会既没有明显的神迹,又到处都是神的作为。王牧师这种车轱辘话、反复无常的话,粗一听,好像很有见识,细一听,逻辑不清,貌似精神分裂。但是,在这分裂之中,王牧师依然不忘他的“基督徒社会”,又是那一套“良心公义民主宗教自由人权”之类的言词。而且,王牧师还暗示老一辈的信徒是背十字架重“生命”,而他这一代的假师傅是重圣经和信经,其实就是重“死的教条”。中国内地改革宗神学第一二号人物王志勇牧师、王怡牧师在假师傅之列中可谓影响巨大。所标榜的这套神学,可真是害死不少人!

王怡言论5:(出自王怡《复兴的开始》)

信仰是从祭坛走向真实的生活。信仰只有通过实践,完成一个社会形态的建立,才能真正影响其它人群。以色列的复兴,恰恰发生在一个政治上的屈服期,因为神对一个国家的祝福,不是透过政治国家来实现,而是通过教会来实现。

如今也是中国的基督徒修建城墙的时代,极权时代进入了衰微和转型期,我们的信仰要进入社会。基督徒的生活方式,就是我们的城墙,保护我们分别为圣,活出一个“亚社会”,然后影响全社会。

我们看到复兴从尼希米的祷告开始,从属灵领袖的忏悔、认罪开始的。中国教会的复兴,就是从早上5点钟的祷告开始的,以色列人在被掳时期,有禁食、悔改的传统。

当我们遇见不义、不公的事,我们就抱怨。其实你在抱怨谁,你的希望就放在谁那里。当我们抱怨妻子或丈夫时,我们的希望就在他(她)的改变上。当我们抱怨政府时,我们就是以为中国的希望在政府。所以,抱怨我们自己吧,因为中国的希望在教会。只有我们自己值得抱怨,因为复兴要从基督徒的悔改、禁食、哭泣开始。

第一,作为公共知识分子,著名的文化人,其高见在空空道人胡新名牧师那里也可以看到大意。胡牧师都在讲“信仰与文化”嘛。王牧师用学术语言表达出来就是上面那个样式。简言之:国家制度和社会状况的改变等一切问题的解决只能靠教会,所有的希望都在于教会。这些假师傅完全忘记了教会到底是什么。基督的新妇,竟然被这群兽类抛来抛去,貌似成了他们手中的玩偶!处境之险恶,令我们只能绝望地期待上主自己的作为!

王怡言论6:(出自王怡《为结束60年宗教逼迫发出声音》)

家庭教会的一切诉求,在本质上都是福音的诉求。这一诉求与国家的直接冲突,聚焦在《宪法》第35条所保障的“宗教信仰自由”。换言之,社会转型、政治进步,自由、民主、法治、人权;这些在基督徒看来也都是好的,但这些永远都不是教会的诉求。无论是奴隶制还是民主制,无论是君主还是法治,《圣经》教导教会都要顺服政府的权柄。总而言之,基督的教会对任何政治和法律制度都并不感兴趣;但教会在任何政治和法律制度下,都对敬拜上帝和传扬福音的自由感兴趣。

福音不是已经赐下、成就并宣告了吗?怎么王牧师还要什么“福音的诉求”?难道还要耶稣再出生、再钉死吗?我看,这群假师傅正在做的就是如以色列人钉死耶稣基督的恶行!王牧师可以作为假师傅的代表(而且极具隐蔽性),但绝对不能代表基督徒。他所看为好的“社会转型、政治进步、自由、民主、法治、人权”,我不感兴趣。王牧师对“敬拜上帝的自由”感兴趣,恰恰证明了若没有心灵的自由,就不仅仅会对“敬拜上帝的自由”感兴趣,更是要对一切人不该感兴趣的事情统统去感兴趣一番。可怜!可叹!

王怡言论7:(出自王怡《为结束60年宗教逼迫发出声音》)

60年来的宗教逼迫,从来就不是法律逼迫,而是政治逼迫。就如主耶稣当初所受的审判,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审判(彼拉多说按罗马法律耶稣是无罪的),而是宗教和政治审判。耶稣说,“仆人不能大过主人,他们若逼迫了我,也要逼迫你们”(约15:20)。我要对弟兄姊妹们说,如果我们所信的这位基督,是以煽动颠覆国家的罪名被钉上十字架的。我们在受逼迫中被称为“搞政治”的,这岂不是我们作为门徒、本不配得的荣耀吗?我们的主在十字架上,顶着“犹太人的王”的牌子,因他本是荣耀的君王。同样,中国家庭教会顶着“政治化”的牌子,因我们本是有君尊的祭司。

王牧师们是因“搞政治”而受逼迫,耶稣也是因“搞政治”而受逼迫??王怡、胡新名、金天明、查常平之流擅长自比耶稣基督!耶稣当然是“犹太人的王”!那么,王怡们当然就是“搞政治”的!作为弥赛亚、作为犹太人王的耶稣既然按照上帝的定旨先见被交与人、被钉死十字架,那么,这些无法之徒、“搞政治”的人士就要按照上帝的权能、律法和秩序受到上帝仆人的管制约束!他们为自己的恶受逼迫有何冤屈的呢?!唉!对于王怡牧师这样的假师傅,我还能再说什么呢!

4

改革宗“小卒”王志勇

以民主价值而论,改革宗教会实行长老制,由会众选举长老,这就是最早的民主选举。牧师和长老哪怕是来自上帝的呼召和预备,也要在教会中谦卑地接受众弟兄姊妹的考察和选举,而不能自封圣职,也不能由主教任命,更不能由世俗政权任命。这种选举当然是一种民主制度的操练,每个基督徒都可以在教会中学习如何作为公民在社会上行使选举权。因此,从历史来看,选举权是在教会影响之下才逐渐普及到全社会的。(出自《仁教心学,法治德政——王志勇牧师访谈》)

最毒妇人心,莫过“张逸萍”

张逸萍:

罗马天主教用面粉和水创造了一个神,崇拜它,把它当作复活和荣耀神儿子。人手制造『上帝』,然后把它当作神一样来崇拜,正是偶像崇拜。正如以色列人,天主教徒也建立祭坛,庆祝主的节期(圣体圣礼)。将金牛犊当作真神敬拜,和将圣体当作上帝儿子来拜,之间的差别不大。天主教徒怎能没看到?二者在创造自己的偶像一事上,似乎不谋而合。他们是想要让崇拜者感到上帝的物质身体临在,以便利用他的能力和祝福。这两种宗教都犯了拜偶像的罪,将带来神最严重的惩罚。

张逸萍:

她不是「天主之母」。天堂里或新约教会里,没有一个叫做马利亚的「天主之母」,因为上帝没有母亲,也没有开始,他是永存的。神子早存在于天上,在创世以前,已经和父神有一个完美的交通,且同享荣耀(见约十七5)。马利亚是耶稣的母亲,但只是一个人类器皿,神藉著她道成肉身,她是有福的,因为她接待了道成肉身的主,不是创造了他。……她不是「教会之母」(至少不是真教会的),也不是使徒的,因为教会是上帝藉著圣灵创造的,就像亚当和夏娃,是被创造的,无父无母。教会是主耶稣基督的新妇,不是马利亚的女儿。因此,以马利亚为教会的母亲,不单显得神秘,而是简直可笑。……圣经中的马利亚不是「众恩之母」,因恩典唯独从神来,就是父神和圣子(见:加一3;弗一2;腓一2;西一2;帖前一1等等)。人不是恩典的施与者,却是接受者;恩典也不是教会藉著圣礼所分施,却来自神。人应该仰望神赐恩典,不是仰望马利亚,也不是任何教会。

张逸萍:

我们如何确定一个教会所教导的教义是正确与否?圣经说,唯一无误的标准,就在我们的圣经里(赛八20;提后三15-17;太五18;约十35;赛四十8;彼前二25;加一6-9)。每个教会都有她自己的传统,但传统必须和圣经比较,免得它违反真理(可七1-13)。异端邪教,甚至有时正统的教会,也会歪曲圣经的意思,以支持他们的做法;然而,我们若从上下文解释圣经,忠心地查考,我们可以得到真理。

张逸萍博士(Dr.LoisChan)毕业于美国三一神学院(TrinityCollegeofTheBibleandTheologicalSeminary),主修哲学及护教学。现在美国海外神学院、国际福音布道神学院、基督学房、香柏木培训中心任教。著有《为真道争辩》上中下三冊、《邪魔登讲台》、《UnholyAlliance》、《新纪元的陷阱》和《心理学偏离真道》,是《明白真道》、《一载灵修》和《灵思一载》作者之一,译作有《走出心理幽谷》、《破除人生百忧》、《心理学不合圣经》和《真相系列》十五本。并常在各基督教杂志发表文章。

有一天,耶稣对我说:“我要离开这修院,因为这里有许多令我不高兴的事情。”祂说完,圣体就从圣体龛中跳出,落在我双手中。我兴奋地将圣体放回圣体龛里。这情况又发生,我再把圣体放回去。尽管如此,圣体又跳出来,但立刻化成活生生的主耶稣,祂对我说:“我不要再留在这里!”这时,我心灵内涌出一股强烈热爱耶稣的情意,我回答说:“而我,绝不会让祢离开这修院,耶稣!”耶稣又消失了,而圣体却留在我手中。我再将圣体放回圣杯,关好圣体龛,耶稣就留在我们这里。我许愿虔诚朝拜圣体三天,作为补赎。

当我独自一人时,我开始默想反省神贫的精神。我清楚地看到了:耶稣虽然是宇宙万物之主,却一无所有。从借来的马槽起,祂一生都向众人行善,但自己却没有枕头的地方。在十字架上,我看到了祂极端的贫穷,因为祂连自己的衣袍都没有。耶稣啊,透过神圣的神贫圣愿,我愿意像祢一样;贫穷将成为我的慈母。至于身外之物,我们应该一无所有,我们所应用的一切都不属于自己;所以我们内心也就一无所求了。因此,在至圣圣体内,祢的神贫是多么的伟大啊!耶稣啊,在十字架上,可曾有过一个灵魂,像祢那么彻底的被遗弃吗?

在朝拜圣体的圣时,主让我尝到了祂的苦难。祂灵魂的悲伤痛苦得满溢出来,我也感同身受。耶稣让我明白,灵魂应当如何忠实地祈祷,尽管有种种折磨,神枯和诱惑;因为天主伟大的计划,经常是靠这样的祈祷来完成。如果我们不在这种祈祷中坚持不懈,我们便阻挠了天主要透过我们来完成,或在我们心灵内实现的工程。每一个灵魂都要牢记这句话:“祂极度苦闷,祈祷更加恳切!”

耶稣啊,请把我隐藏起来,犹如祢把自己隐藏在洁白的圣体祭饼中,也把我在世人眼前隐藏起来,尤其要隐藏祢特别仁慈恩赐我的圣宠。但愿我的外表行为没有泄露祢在我心灵内的工作。天主的大司祭啊,我在祢面前也是洁白的祭饼。请亲自祝圣奉献我,但愿只有祢知道,我的心灵像祝圣后饼酒的质变。我每天站在祢面前,犹如牺牲祭品,为普世祈求祢的慈悲怜悯。我静悄悄地,神不知鬼不觉地,在祢跟前空虚自己。我纯洁专一的爱情,在寂静中炽热燃烧,犹如全燔祭献。愿我爱情的馨香,随风飘送到祢的宝座前。祢是万主之主,却宠爱纯真而谦卑的灵魂。

记得庇护十二有一次问他的学生“耶稣在圣体内做什么?”他等着我们这些学生回答。可是到现在,过了这许多年,我依然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耶稣在圣体内做什么?我常常思索这个问题。

在圣体里面,耶稣不止一条腿不能动,而且是双脚不能行,双手也动不得。他把自己缩成一小片白面饼。世界是如此需要他,而他却不言;人们是如此需要他,而他不动。

圣体就是天主的沉默、是天主的软弱。

当世界如此喧闹,动乱,混淆时,他把自己缩成一小片面饼。

看起来,好像圣体和世界背道而驰,他们之间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

人必须鼓起勇气,才能不踏着世界的步伐前进;需要强大的信仰和意志力,才能抗拒世界的潮流而迈向圣体,迈向不动,迈向静默,迈向朝拜。人需要真正强大的信仰去了解今日圣体所代表的无能和挫败,就是昔日加尔瓦略山上的无能与挫败。

然而,这位无力的耶稣,被钉牢、被毁灭的耶稣,就是没有不可能的、全能的天主。是原始和终结。如默示录上所描写的:

“随后我看见天开了,见有一匹白马;骑马的那位,称为‘忠信和真实者’,他凭正义去审判,去作战。他的眼睛有如火焰,他头上戴着许多冠冕,还有写的一个名号,除他自己外谁也不认识,他身披一件染过血的衣服,他的名字叫做‘天主的圣言’,天上的军队也乘着白马,穿着洁白的细麻衣跟着他。从他口中射出一把利剑,用来打败异民,他要用铁杖统治他们,并践踏那充满全能天主忿怒的榨酒池。在衣服上,即在盖他大腿的衣服上写着”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的名号。”(默十九:11-16)

耶稣就是没有不可能的、全能的天主;我的无能表现在他的大能上,我作为一个受造物的价值,表现在他作为造物主对一切的举足轻重上。

上主赐给她这么活泼的信德,当她听到有人说,想活在基督——我们的至善——行走于世上之时,她会对自己笑笑。因为在至圣圣体中,我们如此真实地拥有祂,如同祂在世时一般,她不明白,究竟他们还想多要些什么呢?

从礼仪中,尤其从圣体中,就如从泉源里,为我们流出恩宠,并以极大的效力,得以使人在基督内圣化、使天主受光荣,这正是教会其他一切工作所追求的目的。

在天使报讯时,童贞玛利亚以心身承受了天主圣言,为世界带来了生命,因此被认以一种紧密而不可解除的联系和祂相契,她享有天主圣子之母的崇高任务和殊荣,并因此而成为圣父特例宠爱的女儿、圣神的宫殿;为了这一特殊的恩赐,她远远超出了天上人间所有的其他一切受造物。不过,作为亚当的后裔,她也厕身于需要救援者的行列,而且她“确为(基督)肢体的母亲……因为她以爱德的合作,使信友在教会内得以诞生,作为以基督为首的神妙身体的百肢”。因此她被尊为教会最崇高、最卓越的成员,并为教会在信友及爱德上的典型和最卓越的模范,公教会在圣神教导下,以儿女孝爱之忱,尊她为最挚爱的母亲。

纳匝肋的贞女从受孕之始已饰有一种特殊圣德的光辉,天使奉天主的命令祝贺她为“充满圣宠者”,她向天使回答:“主的婢女在此,愿照妳的话完成于我”。这样,玛利亚以亚当女儿的身份,同意了上主的话而成为耶稣的母亲;她以全部心灵,又不为丝毫罪恶所阻,接受了上主的救世旨意,作为主的婢女,她将自己全盘奉献给祂的儿子和祂的事业,在祂手下,和祂一起,由于全能的圣宠,来为救赎的奥迹服务。所以教父们认为圣母并不仅是天主手中一个消极被动的工具,而是通过她自由的信德和服从,成为天主救人的事业的合作者。

圣母不愿意写出自己的思想、自己对上帝和自己圣子的爱、自己心灵在儿子被钉在十字架上时的痛苦,因为不管怎么样我们都不能理解,因为她对上帝的爱比六翼天使和基路伯的爱都强烈和炽热,所有的天使和天使长都对她感到惊奇。

虽然圣母的生活似乎被神圣的沉默所掩盖,但我们的主让我们认识到,她用自己的爱笼罩整个世界,人间所有的人都在圣灵里看到这一点,并且像自己的圣子一样,她同情和宽恕所有的人。

噢,要是有一天我们知道圣母是多么爱那些保持基督训诫的人和多么惋惜和哀怜那些不改过的人,那就好了。我自身体验到这一点。我不撒谎,在了解我的心灵的上帝面前说:我的灵魂知道圣童贞女。我没有看到她,但圣灵让我认识她和她对我们的爱。如果不是她的仁慈,我早就枯死了;但她想光顾并开导我,目的是让我不犯罪。

基督是最杰出的导师,是启示者和启示本身。这不只是说要学习他所教导的一切,更要“效法他”。然而在这方面有谁比玛利亚更专门?要是在神性方面圣神是带领我们认识基督全部真理的内在导师,那么在众人类中没有比玛利亚更认识基督的,没有谁能像圣母那样引导我们深入认识基督的奥迹。

既然玛利亚是最相似耶稣基督的受造物,那么所有的敬礼中最能把人灵奉献给我们的主、并使之相似耶稣基督的,就是敬礼玛利亚,他的至圣之母,而且,人灵越是奉献给圣母,就更是奉献给耶稣基督。基督的路和玛利亚的路从来就没有像在玫瑰经中那样深深地连接在一起。玛利亚只生活在基督内,并按照基督而生活!

天上人间,没有任何一个受造物,比圣母玛利亚更热切爱慕主耶稣基督,更彻底委身服从祂的旨意。既然这位救世主,仁慈与慷慨地为我们罪人向天主作牺牲奉献,赔补我们的罪孽;在加尔瓦略山上,又将祂的慈母恩赐给我们,永远作为我们的中保与保护者(若:19:25-27);因此祂当然不会拒绝圣母代我们,向祂祈求的一切恩宠。基于这个理由,我们绝不可犹疑,务要常祈求童贞圣母慈悲怜悯我们,全心全意信赖她,祈求她赐给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因为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恩宠泉源,她会视我们对她的信任程度,恩赐我们相称的恩典。

你们应该为罪人多作牺牲克己的工作。尤其在奉献克己时,要念:“我主耶稣,今我奉献此牺牲为爱祢,为使罪人痛悔改过,并为赔补圣母玛利亚无玷圣心因罪恶所受的凌辱。”

圣传与圣经彼此紧紧相连并相通,因为二者都由同一神泉流出,好似汇成一道江河,朝着同一目标流去。圣经是天主的话,受圣神默感而写成:而圣传则把主基督及圣神托付给宗徒们的天主圣言,完全传授给他们的继承者;使之藉真理之神的光照,用自己的宣讲,将天主的话忠实地保存,陈述并传扬下去;因此关于一切启示的确切性,教会不单是藉圣经吸取的。所以,二者当以同等的热忱与敬意来接受与尊重。

教会常常尊敬圣经,如同尊敬主的圣体一样,因为特别在圣礼仪中,教会不停地从天主圣言的筵席,及从基督圣体的筵席,取用生命之粮,而供给信友们。教会把圣经与圣传,时常当做自已信德的最高准绳,因为圣经是天主默感的,并且一劳永逸用文字书写下来,恒久不变地通传天主的言语,而使圣神的声音,藉先如及宗徒们的言语发声。所以教会的一切宣道,同基督的宗教本身,应当受到圣经的养育与统辖。

他把教会的生活看作是圣灵的生活,把圣传说看作是圣灵在教会中不断发挥的作用。圣传说就像永恒的、不可改变的圣灵在教会中的存在一样,是教会存在的更深层基础,因而圣传说包含着教会的全部生活,以至于圣经本身也只是它的一种形式。由此实际情况是:

如果教会失去了自己的圣传说,它就不会是现在的样子,因为新约的职能就是灵的职能,“不是用墨写的,乃是用永生神的灵写的。不是写在石版上,乃是写在心版上。”(林后3:3-6)

假如设想,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教会失去了自己所有的书,即旧约和新约、圣父们的创作和祈祷书,那么圣传说将把圣经恢复过来,就算不是逐字逐句地,就算用别的语言,但究其实质,这个新圣经将成为那个“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犹1:3)的体现,是永不改变地在教会中发挥作用的那个唯一灵的显现。要知道这个唯一的灵是教会的基础,是它的本质所在。

圣经既不比圣传说更深刻,也不比它更重要,而是如前所述,属于它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无论从保持它的方便程度,还是从使用它的方便程度上来说都是最宝贵的;但是,从圣传说中摘取下来的圣经,不可能通过任何科学研究得到应有的理解。

如果使徒保罗有“基督的头脑”,那么包括保罗在内的圣教会就会拥有基督的头脑。如果保罗和其他使徒们写的东西叫圣经,那么教会新写的东西,即因旧书丢失而写的东西,就应当同样神圣,因为按照主的承诺,神——圣三位一体不可改变地处于教会里面。

一些人抛开教会的圣传说,转向他们自己认为的教会源头,即圣经,这些人的做法是不对的。教会的源头不是圣经,而是圣传说。在教会史中的最初几十年里,教会并没有圣经新约,而仅仅依靠圣传说生活。在保罗的使徒行传(帖后2:15)中,教徒们被号召坚守口头传说。

一个公认的事实是,所有的邪说都出自圣经,区别只是在于“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理解它。使徒彼得在按照自己的理解阐释圣经时,曾经谈到了关于对圣经意义的这种曲解。(彼后3:16)

内容转载自







































娌荤枟鐧界櫆椋庣敤鐢叉哀娌欐灄娑?
鍖椾含娌荤櫧鐧滈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z.com/xjebls/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