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那巴拉吉尼玛
(一)清朝中叶,大约距今二百年前,科尔沁左翼后旗古力古台屯只有几户人家,直至民国初年才发展为30多户。当时的古力古台屯(今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布敦哈日根苏木西古力古台嘎查)是个水草丰盛,风光秀丽的好地方。碧波粼粼的哈达盖泡子镶嵌在村西大甸子上,一望无际的胡仁达沙滩环抱于东北部,杨柳丛生的“风水坟地”(对当地坟场俗称)座落在南面;白茫茫的乌西查罕(白沙丘)隔甸子于本屯相望,缓缓流着的乌布协力嘎河,像一条银色的飘带,由西北向东蜿蜒而去……当年的胡仁达沙滩是个得天独厚的天然牧场。花草丛生,林木茂密,几百头牲畜钻进去会不见影子,连牛羊的吼声也听不到。千万只美丽的黄鹂鸟栖息在树林中,给这个塞外增添了活力。“古力古台”蒙语指黄鹂鸟,蒙古族人民将它视为吉祥、幸福的象征,“古力古台屯”就是由此而得名。蒙古族人民世世代代在这里修养生息,繁衍后代……。闻名一时的扎那、巴拉吉尼玛兄弟二人就是古力古台屯人。姓胡,扎那生于年(清光绪五年),巴拉吉尼玛比他小一岁。两人于年(民国八年)同时被害。当时扎那41岁,巴拉吉尼玛40岁。他们的祖父名叫拉喜,祖母团盆,早年在今昌图县(当时为科左后旗属地)金家屯(音金艾里)附近七里界居住,后来才迁至古力古台定居。拉喜有七个儿子:长子努乎格苏、次子杭西、三子双喜、以下有西力团、尼都贵喇嘛、元宝、那顺陶吐呼等依次排列,所谓“拉喜的七壮士”就是指他们兄弟7人。扎那是双喜的儿子,其长兄叫阿尔斯楞,巴拉吉尼玛为元宝的儿子,身下有两个妹妹,大灵娥和小灵娥。扎那的妻子牡丹,她是白音忙哈屯格瓦拉喜(掌印札兰)的侄女,生有一男孩叫拉布哈。扎那、巴拉吉尼玛的家境并不穷。扎那除有三间海青房外还有几间东、西厢房,巴拉吉尼玛住的是三间草房,也有几间东西厢房。他们兄弟俩都有足够的奶牛、骑马、猎狗,称得上富裕之家。两人的院落紧相毗邻,巴拉吉尼玛住西院,扎那住东院。兄弟二人都是中等身材,扎那比巴拉吉尼玛稍高,巴拉吉尼玛是黄白净子,扎那黑脸膛。兄弟二人性格都很固执、倔强、好打抱不平,自称不畏强暴的好汉。他们俩走上“绿林好汉”生活后,每个时期所骑的马都不尽相同。据说扎那骑的铁青马是外蒙古珠力格尔梅林的马,巴拉吉尼玛骑的白马是阿鲁科尔沁旗察罕葛根的马,后来他又骑过黄沙马,这是一匹整日放颠而不知停步的骏马。扎那又骑过黄海骝快马,这匹马疾驰如风,跑千里也不显疲惫。显然,他们骑过的马,都是普通的马所望尘莫及的.(二)年(光绪三十年),日本帝国主义和沙皇俄国为争夺我国的旅大租借权,在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燃起战火。这次战争打了两年,以沙俄战败而终。外国侵略者在中国领土上互相残杀,清廷腐败无能,引狼入室不加干预,宣布中立。当时的科左后旗东半部正是日俄战争的边沿地带,战火蔓延到每个村庄闹得鸡犬不宁,人心惶惶。古力古台屯当然也不例外,蒙受战乱的灾难。气急败坏的沙俄士兵三五成群的经常出没于村庄内外,他们抢吃喝,掠财物,任意驱赶和宰杀牲畜。更可恨的是调戏强奸妇女,乱杀无辜,涂炭生灵,激起了人民的极大义愤。 有一次扎那、巴拉吉尼玛外出寻马,村里又来十几个沙俄士兵进行骚扰,极为猖獗。扎那、巴拉吉尼玛早就对沙俄士兵深恶痛绝,目睹这场惨景更是气愤至极。这帮野兽走后他找村里几个人商议,再来骚扰就干掉他们。过了两天来的几名俄兵,他们闹腾一天几乎把全屯翻了个底儿朝天,临走时还从村里抓了向导。由于事先商定,向导将俄兵引向村东北胡仁达沙滩边的大道上去。扎那、巴拉吉尼玛同胡大楞、包力照(包老总)、少布、额力格喇嘛、胡博沁必力格及其他几个年轻人,早已埋伏在大道旁的树林里。当俄兵赶着向导大摇大摆的走过来时,扎那从树林中低声喊:“我们的人快趴下。”这是俄兵中的一名布里亚特人已经发觉,知道凶多吉少,忙用蒙语说:“我是布里亚特蒙古人,饶了我吧。”但随着枪声起,他们都成了扎、巴二人的枪下鬼。事发后村里人惊恐万状,深恐大祸临头。扎那、巴拉吉尼玛受到长辈们的责备,说他们给村里招了横祸,有些人甚至声言把他们从村里赶出去。对此,扎那、巴拉吉尼玛很受委屈。他们俩想:原本好心好意,结果费力不讨好,索性抛家舍业从本村出走,不受闲气。他俩把几个投心人叫到村头额力格喇嘛家商定要出走的事,在当晚结拜兄弟,饮血为盟,发誓:不劫赶路人,不欺压弱小,不在家乡惹是生非。从此,扎那、巴拉吉尼玛兄弟二人开始走上了“绿林生活”。同扎、巴二人结拜兄弟出走的有:额力格喇嘛、包日根那、都楞、道尔吉本巴、艾生阿、舍义宁布等13人,不久就发展到20人。后来那顺孟和(达尔罕王旗人)、莫斯楞(扎鲁特旗人)也成为他们的同路人。 扎那、巴拉吉尼玛等人打死俄兵的大沙坑痕迹至今还在,人们称为“枪队之坑”(枪队指俄兵,意思是枪杀俄兵的凹地),沿称今日。(三)扎那、巴拉吉尼玛出走以后曾经到过不少地方。先后到过外蒙古、阿鲁科尔沁、杜尔伯特、土什叶图、达尔罕王旗等地方。他们一般都在每年清明节前后出去活动。第一次出去劫来外蒙古珠力格尔梅林的13匹马。然后伙同近20人窜到阿鲁科尔沁旗抢劫了察罕葛根的12匹马。他们先派人通知察罕葛根说:“葛根活佛,请把金银珠宝献给我们,如果不愿献出,请准备对抗。”察罕“葛根”听罢,毛骨悚然,心里嘀咕:“南无阿弥陀佛,只要听不到枪声就好了。”派人送了12匹好马。第二次闯入达尔罕王旗瓦房(胡和格勒)公主陵。这次抢劫先由阿力塔等几个人去侦知实情,随后由扎那、巴拉吉尼玛、额力格喇嘛、玉龙、道力宝等20多人前去肇事。劫获大批金银财宝和其他物资。并把这些东西拿到郑家屯去出卖,被当局发现,差点惹出了大祸。后来他们把贵重的部分据为己有,把非贵重的财务摆在大街上,让本屯老百姓任意挑选。而那些善良、安分守己的老百姓怕受连累,别说拿,连看都不敢看一眼。当时瓦房当局向百姓收敛苛捐杂税堆积如山,陵墓中又有许多珍贵的殉葬品。扎、巴等人一是为民平怨,二是为攫获财宝而抢劫瓦房公主陵的。接着又抢劫了麦达尔活佛。那次麦达尔活佛领着弟子化缘到土什叶图附近,在一座山腰上安营扎寨,正准备搭灶起火,扎那、巴拉吉尼玛乘机将他们抢劫一空。麦达尔活佛是崇格林沁(僧格林沁的弟弟)的第三子,是阿王(阿穆尔灵圭)的从祖父。麦达尔活佛当然要把受辱的事告诉给阿王。第三次是抢劫了东乌珠穆沁旗的小葛根庙。回来后扎、巴等人陷于四面楚歌的境地。兄弟俩研究一定要找一个比包善一权势大的人做靠山,好庇护自己,于是将抢劫的财物全部献给了玛如达努图克阿都沁屯的雅日哈加尔其(管旗章京),找到了靠山,并在他手下当过一时期侍从。雅日哈姓王,是阿王的舅舅,达尔罕王的妹妹是雅日哈的儿媳妇。所以从此不仅在博王府中权势很大,而且在达尔罕王府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当然,雅日哈对扎、巴兄弟前来投靠,一定会有报偿的。除了上述几次大型的行劫活动还去过杜尔伯特旗,有一个朋友给他当向导,抢劫过几次。扎那、巴拉吉尼玛的每次行劫并不都是如愿以偿的。有一次他们要劫科左后旗巴达查罕屯老穆家的一匹白快马,刚走到院门口就开了枪。这家妇女知道土匪来了,赶往外间躲避,这时孩子从炕上唤妈妈,妈妈不忍回来抱孩子,刚要往外屋跑时恰好碰响了脸盆。这一碰不要紧,扎、巴二人随脸盆的响声,朝屋里打了几枪,结果正打中了母子二人,这时西院的伊旦扎布也开起枪来。扎那、巴拉吉尼玛知道事情不妙,赶紧勒转马头向外跑,走时将穆家家园焚烧精光。官兵追了一程,在达兴阿协里坟场交了一次火,再追来时扎那、巴拉吉尼玛等早已扬鞭策马,踏上归途了。扎那、巴拉吉尼玛称呼包善一为舅父(喜明管带同包善一是远亲连襟,喜明是扎、巴二人之舅父)。扎、巴兄弟刚起家时,包善一很欣赏他们的胆识,企图利用他们要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于是劝他们俩到大嵩子(包善一住的屯子)在他手下当兵。扎那、巴拉吉尼玛想,去也好,反正我俩羽毛未丰,就同意了包善一的意见。来到大嵩子在包善一的堂兄弟乐大人(白乙拉)、包连山(金山、在吴俊兰手下当过连长)等人带领下,他们俩层数次外出剿过土匪。打仗时让他们俩冲杀在前,分赃却没有他们俩的份儿,平时还冷眼以待。对此兄弟二人既感到失望,又表示不满。总给包善一效犬马之劳,终究没有出头露面之时,与其被他困住了手脚,任其摆布,还不如告老还乡,走自己的路,他们就脱离了包善一,不久被本屯乃丹扎布拉拢,重蹈“绿林”老路。 巴拉吉尼玛的二妹妹小灵娥,聪明伶俐,眉清目秀。被包善一一眼看中了。包善一派人为自己的儿子阿民布和求婚。巴拉吉尼玛记起前仇,怒不可遏,在媒妁面前把包善一痛骂一顿。不但婚事没成,而且自己还挨了一顿骂,包善一非常恼火,从此以后对扎、八兄弟更加怀恨在心。扎那的妻子牡丹因丈夫误入歧途,感到脸面无光,趁扎那外出抱着孩子回了娘家,向叔父格瓦拉喜诉说扎那的所作所为。恰在这时扎那从外地归来,听说妻子回了娘家,当即去白音忙哈屯,见到妻子二话没说,抢过来孩子骑上马,将妻子赶在马前,边打边往家撵,一直走30里路。掌印札兰格瓦拉喜不忍看扎那的这种虐待自己侄女儿的行为,一并旧恶新罪,向扎萨克打了报告。扎萨克又向嫩江十旗发文告,揭露扎那、巴拉吉尼玛的土匪行径,以引起各地警惕。从此,兄弟二人成为众矢之的,哪里发生被劫或失盗案件,他们俩就成为当然的可疑对象。约在年(宣统三年)农历三月三日,科左后旗牧民按照惯例举行了一年一度的阿日浑迪的大圈围(大型打猎活动)。包善一在这一年刚任统领。他为了显示自己,摆出一副威风凛凛的架势,领着儿子阿民布和和侄子色楞以及一帮家丁前簇后拥的来到猎场。从猎场的另一角落,扎那、巴拉吉尼玛等十几个人也骑着马围拢过来。正在这时一位姓富的牧民下套子打住了一只野兔。阿民布和飞马前来盛气凌人地对那牧民说:“这只野兔是我的猎狗追过来的,你可套住了,快还给我。”牧民和他据理力争,阿民布和就劈头盖脑打起人来。扎那、巴拉吉尼玛见此场面,抑制不住心头的怒火,替牧民讲理。阿民布和开始时强词夺理,继而大发雷霆,又同扎、巴扭成一团厮打起来。结果阿民布和吃了亏,被打得鼻青脸肿。包善一一看儿子被打得血淋淋的,差一点气昏过去。当下随从多人要打死扎那、巴拉吉尼玛。但是当包善一的随从追来时,扎、巴等人早已离开猎场到乌布协力嘎屯西了。有一年,包善一听说扎那、巴拉吉尼玛外出刚回来,派兵去捉拿。官兵将扎、巴的院落围得水泄不通,枪声时密时疏,打了一昼夜,不分胜负。后来扎、巴想了个计策:佛晓前派那顺孟和在官兵周围喊话:“喂,你们快走吧,佛晓后你们就没命了。。。。”弄的官兵们神魂颠倒,胆战心惊。官兵们无奈,责令阿尔斯冷(扎那的哥哥)转告他们不让再喊话。阿尔斯冷走到院中又喊:“你们别乱喊,赶快回去吧,”暗示扎、巴等人马上突围。扎那、巴拉吉尼玛听出这是哥哥的声音,是在向自己报信,再不突围,后果不堪设想。于是趁夜幕向阿都沁方向逃跑了。官兵发觉后派兵跟踪追打,结果没追上。回来后扎、巴二人的财产,马匹等洗劫一空。这次双方均未死人,只有扎那的大拇指受了伤。后来在草干召打大围到集合点时,雅日哈加尔其端坐在高驼子上,各地的大小官们都去下跪叩头问安,包善一也不得不去问安。这是亚日哈加尔其,逼迫包善一从古力古台赶走的马匹全退还给扎、巴兄弟。包善一突然站起把膝盖上的土打扫一下,气哄哄的说:“我赶的是土匪的马匹,没有赶好人的。”雅日哈加尔其也无话可说了。从此包善一同扎、巴之间的仇恨更加深了一步。包善一对雅日哈也大为不满,只是无可奈何罢了扎那、巴拉吉尼玛从乌珠穆沁旗回来后,听到各旗都在捉拿他们,俩人感到情况非常危急,若再不争得雅日哈的庇护,难以逃脱灾难。因此,将劫货之物又行贿了雅日哈加尔其。但深受其害的小葛根庙和达尔罕王旗接连向博王旗告发他们的抢劫罪行,并限期捉拿查办。雅日哈乍听到消息则表现出满不在乎的样子,设法搪塞过去,可后来听说如博王旗按兵不动,达尔罕王要亲自出马捉拿扎、巴兄弟二人。雅日哈这才慌张起来,不得不诈报“我们正在追找扎、巴二人,恳请等待抓获再加严办。”事到临头,雅日哈想:纸中包火终究不是个办法,还不如先把他们俩投进监狱,掩人耳目,应付局势,然后再设法营救。于是给扎、巴带上刑具,投进了扎萨克监狱。雅日哈的缓兵之计果然奏效,过了数月,扎、巴二人还在狱中,令雅日哈耿耿于怀。有一天,他给扎那的哥哥阿尔斯楞捎去一封密信,让他佯装给犯人送饭将钢锉藏在炒米袋里送至狱中,期间上司衙门曾数次急函催报扎那、巴拉吉尼玛的供词,都以:“正在继续审问,实情尚需详尽调查”,来拖延时间。再说扎、巴兄弟发现炒米袋中的钢锉,不说自明,高兴万分。他们用钢锉截断刑具,叫其他犯人扶上墙定不翼而飞。近黎明时分狱卒才发现,报告扎萨克,扎萨克派兵去追。顺着脚印直追到博王府东达巴岱村徐加尔其墓地时大雾漫天,难辨方向,只听到远处的马蹄声。追兵不敢再往前追,调转马头去他们家里搜查,结果一无所获,只好向扎萨克复命。时过两天,扎那、巴拉吉尼玛安然无恙的回到了家。虽然回到家,可是,如坐针毡,天天提心吊胆,不知哪天包善一又派兵来抓。没过多久,他们俩依仗雅日哈这个保护伞,重蹈覆辙,又走入歧途。扎、巴二人投靠雅日哈后不久一年春天,他们又骑上黄海骝马随同雅日哈去阿尔浑迪打猎。这次是在新艾里北部巴音塔拉合的围。当时包善一晋升统领还不到二年。包善一头戴红缨帽子,同达兴阿协里,雅日哈加尔其等端坐在高处观看打猎。“醉翁之意不在酒”,包善一一眼就看到了扎、巴兄弟骑的两匹好马,企图乘此机会抢夺过来,以报前仇。扎那、巴拉吉尼玛因雅日哈这座靠山在,当然不能示弱,双方争吵得面红耳赤,相持不下。雅日哈一面从中调解,实际上袒护扎、巴兄弟,一面严词责备包善一不该如此蛮横。包善一恼羞成怒,抽枪威胁扎、巴兄弟。但在雅日哈的干预下包善一的抢马企图没有得逞。事后雅日哈将此事报告了阿王。阿王说:“好啊,原来我的博王旗是个英雄辈出的地方。”不久他通知旗下协力台吉将扎、巴兄弟抓起来。阿王考虑到他们二人胆识过人,调教过来也许有用,因此,叮嘱部下不要伤害他们。扎那、巴拉吉尼玛兄弟平时小心谨慎,出没无常。过年过节走亲访友身不离枪,每到猎场兄弟二人形影不离。平日是否在家外人难知底细。然而胳膊总拧不过大腿,终究未逃出包善一的虎口。年(国民八年),扎那、巴拉吉尼玛的生命走到了尽头。被他们二人抢劫过的达尔罕王旗瓦房公主陵当局、麦达尔活佛等都是不可一世的豪门权贵,他们岂能善罢甘休?尤其包善一曾数次派兵要捉拿,但扎、巴兄弟枪马纯熟,戒备心细,使其企图全成泡影。扎、巴靠操旧业。。。。使包善一一筹莫展,不知如何是好。但狡猾奸诈、狠毒如蝎的包善一始终没有放弃寻机报仇的决心。正在这时,车殿文(车札兰)因事进奉天成,包善一借此之便向奉天督军兼省长张作霖打了报告,要严办扎、巴兄弟二人。张作霖大笔一挥批准捉拿。包善一身为全旗五兵营统领,负有剿匪安民之任务,再说他同扎、巴二人结下私仇日久,尤其近日有了张作霖这样的强大后盾,哪有不报仇之理。民国八年农历三月三日,扎那、巴拉吉尼玛又去阿尔浑迪打猎。在猎场上巴拉吉尼玛被马摔下腿部受伤在家休养。包善一趁火打劫,亲自领兵二百,前去捉拿扎、巴兄弟。包善一先到布敦哈日根屯,在巴图和王喜英小铺大摆筵席,给士兵吃饱喝足,打气壮胆。为了转移视线,声东击西,散布谣言说:“包善一领兵二百是在桑根巴达一带要打老来好的五百多名土匪”,企图稳住扎、巴兄弟二人。随后又来到图来吐屯,宰了十二只羊,大吃大喝两天。到三月七日,包善一对喜明说:“扎那、巴拉吉尼玛生不逢时,今天我要干掉他们。你是捕捉扎、巴二人的最好人选,现交给你精兵15名,不许声张,走漏风声,如让他们跑掉,当泄露军机论处。”喜明听罢,心如刀绞,实在不想前去伤害自己的亲骨肉,但不敢不从命,只好领着15名士兵直奔古力古台屯而去。巴拉吉尼玛一看舅舅来了,好不亲热,迎进屋内,忙于烧水泡茶。这时巴拉吉尼玛发现喜明脸色不正,接过茶碗时手直颤抖,还边喝边流泪。巴拉吉尼玛不解的问:“舅舅你怎么哭了?有什么事吗?”喜明忙擦眼泪说:“没什么,宾图王旗(科左前旗)土匪蜂起,统领令我前去剿灭,今天舅舅顶风赶路,故流眼泪。”巴拉吉尼玛心机灵快,从舅舅言谈举动中察觉有事,快叫妹妹把枪拿过来,以防万一。小灵娥说:“哥哥何必这样,舅舅在这里,拿枪做什么?”巴拉吉尼玛在沉思间去挑炉火,不料突然有人拦腰抱住并撸主他的头发往外推。巴拉吉尼玛的母亲忙喊道:“你们这是干什么。把我儿子放开。”巴拉吉尼玛边挣扎边喊:“你们将我送到奉天督军府衙门去吗。我死都不怕,还怕你们的督军。”就在这时开枪将他打死(有人说巴拉吉尼玛听了喜明的话正在犹豫间,特木乐管开枪打死的)。正在东院梳理马鬃的扎那听到枪声,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刚从墙上探头看,一颗子弹正打中了他的头部,他当即死去。儿子拉布哈看到父亲被打死,向上屋跑去取枪,也被打死在院中。这时,包善一的大队人马已经涌进院子。都楞眼看情况不妙,想要对付也已来不及,装作背柴禾往外跑,被包善一认出,让部下通宝一枪结束了他的生命。包善一进屋,看见炕上有一婴儿在摇篮中哭啼,就想斩草除根,马上给了一枪,很碰巧枪未响。后来这个幸存下来的幼儿活到十二岁患病死去。草菅人命的包善一不但杀人越货,而且还纵火焚烧了他们的房子,当火烧到箱柜时,藏在里面的子弹炸响了很长时间。入殓死者时,当地的一名叫绰桑的大夫从巴拉吉尼玛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说是要配药。原来巴拉吉尼玛的父亲元宝看纸牌时患了眼病,请绰桑大夫扎针治疗。没成想因视神经被扎断而双目失明,为此事元宝让绰桑赔偿一匹好马,所以这时绰桑大夫趁人之危报私仇。扎、巴兄弟二人的后事由他们的家族兄弟帮助料理,从郑家屯买了三口棺材,埋葬于敖门达来房侧。蜚声一时的扎那、巴拉吉尼玛兄弟二人,走南闯北十几载,终于未能逃脱包善一的魔掌。扎那、巴拉吉尼玛,遇害后,当地说书艺人阿拉塔编唱了“扎那、巴拉吉尼玛”英雄事迹,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如此歌颂巴拉吉尼玛、扎那两兄弟视死如归,决不与仇敌妥协的英雄气概。 今年的清明节,他们的后代为二位英雄立了墓碑,还在旧址大道旁立了路碑。路碑上刻:“忠肝义胆,英魂依存,抗寇惩恶,名扬四方”。以此告慰二位英雄的在天之灵!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eguxijiaerbaa.com/xjebjd/98.html
- 上一篇文章: 青关注寨卡伤脑筋的寨卡
- 下一篇文章: 这一招可以解中国经济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