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鸡内金,别名鸡肫皮、鸡觅民里黄皮、鸡觅民、鸡盹内黄皮、鸡盹皮、鸡黄皮、鸡食皮、鸡合子、鸡中金、化石。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干燥沙囊内壁。杀鸡后,取出鸡肫,趁热立即剥下内壁(不要先用水洗,否则难剥离且易破碎),洗净,干燥。本品为不规则卷片,厚约2mm。表面黄色、黄绿色或黄褐色,薄而半透明,具明显的条状皱纹。质脆,易碎,断面角质样,有光泽。气微腥,味微苦。具有消积滞,健脾胃的功效。

功效与作用

功效

鸡内金:洗净,干燥。

炒鸡内金:取净鸡内金,照清炒或烫法炒至鼓起。本品表面暗黄褐色至焦黄色,用放大镜观察,显颗粒状或微细泡状。轻折即断,断面有光泽。

醋鸡内金:取净鸡内金,照清炒法炒至鼓起,喷醋,取出,干燥。每kg鸡内金,用醋15kg。

甘;平。

1.《别录》:"微寒。"

2.《日华子本草》:"平,无毒。"

3.《本草备要》:"甘,平,性涩。"

消食药

治食积胀满,呕吐反胃,泻痢,疳积,消渴,遗溺,喉痹乳蛾,牙疳口疮。

1.《本经》:"主泄利。"

2.《别录》:"主小便利,遗溺,除热止烦。"

3.《日华子本草》:"止泄精,并尿血、崩中、带下、肠风、泻痢。"

4.《滇南本草》:"宽中健脾,消食磨胃。治小儿乳食结滞,肚大筋青,痞积疳积。"

5.《纲目》:"治小儿食疟,疗大人(小便)淋漓、反胃,消酒积,主喉闭、乳蛾,一切口疮,牙疳诸疮。"

6.《本草述》:"治消瘅。"

7.《本经逢原》:"治眼目障翳。"

8.《本草再新》:"化痰,理气,利湿。"

9.《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痃癣百瘕,通经闭。"

10.《陆川本草》:"生肌收口。治消化性溃疡。"

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焙干研末调敷或生贴。

作用

1.治食积腹满:鸡内金研末,乳服。(《本草求原》)

2.治痞气积:黄牛脑子一个(同鸡觅民酒浸一宿),公鸡毗腥一个,朴硝一碗(提净),轻粉、沉香、砂仁、木香,上件牛脑用铜锅焙干,将各项药入杵千下,焙。每服一钱,烧酒调下,日三服。(《圣惠方》)

3.治反胃,食即吐出,上气:鸡觅民烧灰,酒服。(《千金方》)

4.治脾胃湿寒,饮食减少,长作泄泻,完谷不化:白术四两,干姜二两,鸡内金二两,熟枣肉半斤。上药四味,白术、鸡内金各自轧细焙熟;再将干姜轧细,共和枣肉,同捣如泥,作小饼,木炭火上炙干。空心时,当点心,细嚼咽之。(《医学衷中参西录》益脾饼)

5.治噤口痢疾:鸡内金焙研,乳汁服之。(《纲目》)

6.治小儿疳病:鸡肫皮廿个(勿落水,瓦焙干,研末),车前子四两(炒,研末)。二物和匀,以米糖溶化,拌入与食。忌油腻、面食、煎炒。(《寿世新编》)

7.治肾,小便滑数白浊,令人羸瘦:鸡觅民一两(微炙),黄耆半两,五味子半两。上药,粗捣,以水三大盏,煎至一盏半,去滓,食前分温三服。(《圣惠方》)

8.治虚劳,上焦烦热,小便滑数,不可禁止:鸡觅民黄皮二两(微炙),菟丝子二两(酒浸三宿,曝干,捣为末),鹿茸一两(去毛,涂酥炙微黄),桑螵蛸半两(微炒)。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沮清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9.治小便淋沥,痛不可忍:鸡肫内黄皮五钱。阴干,烧存性。作一服,白汤下。(《医林集要》)

10.治遗精:鸡内金六钱,炒焦研末,分六包,早晚各服一包,以热黄酒半盅冲服。(《吉林中草药》)

11.治走马牙疳:鸡肫黄皮(不落水者)五枚,枯矾五钱。研搽。(《经验方》)

12.治一切口疮:鸡内金烧灰,敷之。(《活幼新书》)

13.治喉闭乳蛾:鸡肫黄皮勿洗,阴干烧末,用竹管吹之。(《青囊杂纂》)

14.治小儿温疟:烧鸡觅民中黄皮,末,和乳与服。(《千金方》)

15.治发背已溃:鸡肫黄皮,同绵絮焙末搽之。(《纲目》)

16.治骨结核,肠结核:鸡内金炒焦研末,每次三钱,日服三次,空腹用温黄酒送下。(《吉林中草药》)

现代研究

营养价值

鸡内金含胃激素、角蛋白、微量胃蛋白酶、淀粉酶、多种维生素与微量元素,以及18种氨基酸等。

化学成份

鸡内金含胃激素(胃激素vntriculin),角蛋白(kratin),微量胃蛋白酶(ppsin),淀粉酶(diastas),多种维生素。出生4-8星期的小鸡砂囊内膜还含有胆汁三烯(bilatrin)和胆绿素的黄色衍生物,并含赖氨酸(lysain),组氨酸(histidin),精氨酸(arginin),谷氨酸(glutamicacid)天冬氨酸(asparticacid),亮氨酸(lucin),苏氨酸(thronin),丝氨酸(srin),甘氨酸(glycin),丙氨酸(mthionin),异亮氨酸(isolucin),酪氨酸(tyrosin),苯丙氨酸(phnylalanin),脯氨酸(prolin),色氨酸(tryptophan)等18种氨基酸及铝、钙、铬、钴、铜、铁、镁、锰、钼、铅、锌等微量元素。

药理作用

1.对人体胃功能得影响:

健康人口服炙鸡内金粉未5g,经45-60分钟,胃液分泌量比对照值增高30-37%,2小时内恢复正常。胃液酸度也明显增高。游离酸或总酸度在服药1小时后一般开始上升,于1-2小时达最高值,以后逐渐下降,3小时后恢复正常。其中游离酸的最高值为0.19-0.24%,比对照值增加32-%;总酸度的最高值为0.2-0.32%,比正常值增加25-75%。消化力的增强虽较迟缓,但维持时间较久。胃运动机能明显增强,表现在胃运动延长及蠕动波增强,因此胃排空速率加快。鸡内金本身只含微量的胃蛋白酶和淀粉酶,服药后能使胃液的分泌量增加和胃运动增强,认为可能是鸡内金消化吸收后通过体液因素兴奋胃壁的神经肌肉所致。亦有认为是胃激素促进了胃分泌机能。

2.加速放射性锶的排泄:

鸡内金水煎剂对加速排除放射性锶有一定的作用。其酸提取物效果较煎剂为好,尿中排出的锶比对照高2-3倍,并认为鸡内金中的氯化铵为促进锶排出的有效成分之一。

3.鸡内金不同炮制品对小鼠肠胃推进功能的影响:

鸡内金生品和不同炮制品:清炒品、砂烫品、醋制品、烘制品灌胃0.2m1/10g对小鼠肠胃推进功能情况并与生理盐水比较。虽各种炮制品的推进功能有增强的趋势,但并不显着(P<0.05)。结果提示鸡内金的消食作用并不是药物在胃内的局部作用或直接刺激肠胃运动引起的,可能是药物消化后进入血液刺激胃腺分泌增加而起到间接助消化作用。

4.抗癌作用:

体外试验;鸡内金有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口服本品后,胃液分泌量、酸度和消化能力均提高,胃运动加强,排空率加快,催泌作用甚至强于肉粉,作用途经似是经消化吸收后进入血液内,通过体液因素而兴奋胃壁的神经肌肉装置。

鸡内金的禁忌

脾虚无积滞者慎用

鸡内金的食用方法

药膳吃法

1、鸡内金粥

原料:鸡内金5克、大米50克。

煮制方法:先将鸡内金择净,研为细末备用。先取大米淘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煮粥,待沸后调入鸡内金粉,煮至粥成服食,每日1剂,连续3-5天。

功效:健胃消食,固精止遗。

适应症:适用于消化不良,食积不化,小儿疳积、遗尿、遗精及泌尿系结石等。

注意事项:本品多研末调服,临床观察发现,研末调服比中药煎剂效果好。

2、砂仁鸡内金桔皮粥

原料:鸡内金、陈皮各5克、砂仁3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将鸡内金、砂仁、干桔皮共研成细末,待粥熬至将熟时下入,直至粥熟烂离火,调入白糖即成。每日1剂,连用7~10日。

功效:消食导滞。主治小儿疳积,胃纳减少,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烦躁哭闹等症。

鸡内金散:用于治疗肾结石、泌尿系结石之尿急尿频,或尿中有沙石而见尿痛、尿血,亦可治疗胆结石。制法:鸡内金适量烘炒后研细末,用温开水冲服,或适量加糖调味,成人每次1.5~3克,小儿量酌减,每天3~4次。

3、鸡内金酒

鸡内金50克,75%酒精毫升,浸泡7天后外用,可治疗扁平疣。

4、鸡内金山楂红枣汤

将鸡内金和新鲜的山楂清洗干净,并用开水将红枣清洗干净,然后将三者一起炖煮,半个小时后,喝汤就可以了。这款汤能起到祛痰的功效,对久治不愈的咳嗽,具有不错的缓解作用。

5、猪肚鸡内金汤

还有一个就是猪肚鸡内金汤,就是将买来的新鲜的生猪肚用玉米面清洗干净,然后切成合适的小块,并与鸡内金、参须、生姜一起放到锅里炖煮,先用大火,然后改成小火,3个小时关火,喝汤吃猪肚就可以了。猪肚鸡内金汤,对胃肠道的疾病有改善功效,能促进胃部消化,而且再加上参须补气的功效,效果更为明显。

-推荐阅读-

“鸡内金”原来这么补,堪称鸡身体内的“黄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eguxijiaerbaa.com/xjebjd/9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