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的《参考消息》署名本报记者的文章显示,中国武警部队反恐特战力量再添新成员:武警新疆总队代号”山鹰“突击队。相关人士表示,“山鹰”是军改以后武警特战力量转型和重塑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篇文章显示,这支从未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新质反恐特战力量组建不久,是在军改大背景下,为适应新疆乃至全国反恐任务需要而诞生。“山鹰”突击队部队长是获得首届“八一勋章”的反恐特战英雄王刚。公开报道显示,王刚曾任武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队第三支队长,长期战斗在反恐维稳第一线,参与处置10多次严重暴力恐怖事件。

报道没有提及“山鹰”突击队的成立时间,但在评价其战斗力时称,“‘山鹰”突击队已经初具雏形,经过上级部门严格考核评估,认为已经初步具备了遂行战斗任务的能力。”

武警新疆总队参谋长彭京堂介绍,在弹药消耗方面,仅“山鹰”突击队一支部队,去年消耗的弹药量就达到了其他部队前三年的总和,今年8月前的弹药消耗量就已经远超去年整年。

“山鹰”突击队特战队员的臂章上,一只展翅高飞的山鹰,鹰嘴冲下,鹰爪张开,威武地盘旋在高山和雪地之间,仿佛随时准备俯冲而下,投入战斗。该代号的由来是考虑到“山鹰”突击队以高原山地为主战场,以守卫天山南北为职责,以迅猛出击一击制胜为使命,与山地猛禽“山鹰”踞高空俯视一切、守一山威慑一片、擒猎物雷霆出击的特点极为相似……

与“山鹰”突击队一样拥有特有臂章的还有两支突击队,分别是“雪豹”突击队和“猎鹰”突击队。“雪豹”突击队组建于年,年被命名为“雪豹”突击队,迄今已经有17年的历史。“猎鹰”突击队前身是武警特警学院的特种部队,成立于年,是中国最早组建的反恐专业力量。年4月9日,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向“猎鹰突击队”授旗。与这两支突击队不同的是,目前尚未有“山鹰”突击队命名的公开报道。

此前,“雪豹”突击队和“猎鹰”突击队皆被描述为立足北京,面向全国的“国字号”反恐部队。但官方报道显示,雪豹目前已经南下移师广州。上周有深圳市民拍摄画面表明武警部队在深圳集结,并有网民称,其中有“雪豹”突击队,《环球时报》未能从官方得以证实。

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由党中央、中央军委集中统一领导,实行中央军委—武警部队—部队领导指挥体制。年7月份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显示,武警部队包括内卫部队、机动部队、海警部队等。

特战力量代表新质战斗力发展方向,是强军兴军的重要支点。武警部队参谋部情报局局长张晓奇在早先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新时代国家安全利益的拓展,对武警部队特战力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特战力量的任务范围,从陆上到海上、从境内到境外、由维稳向维权延伸拓展。针对特战力量运用指向、编制编成、能力需求等新特点新变化,下大力气推动特战力量转型重塑,“不断优化力量结构,构建起‘聚焦要地、覆盖全国、点面结合’的特战力量格局”。目前可以看出,南有”雪豹”、西有“山鹰”,中有“猎鹰”,恰恰反这种力量格局的形成。

6月28日,《参考消息》在一篇报道中表示,在年前,武警部队特战力量建设将力求实现全时段、全天候、全天域、全样式、全要素作战的“五全目标”,始终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高度戒备状态,当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压舱石”。

新质反恐特战力量“山鹰”首战

直升机低空悬停,全副武装、身着迷彩的特战队员鱼贯而出,索降落地,而后迅速形成战术队形,战斗一触即发……

这是中吉“合作-”联合反恐演练中沙漠追剿战斗的一幕。

这场大漠追剿战斗持续长达32个小时,中吉双方混合编成的6支特战小队,采取空中投送和摩托化机动方式,利剑般直插演练区域。在环境复杂、“敌情”不断的联合追剿战斗中,红蓝双方自主进行对抗,重点对卡点阻击、反伏击、反袭击和围剿窝点等4个回合60余种情况进行了全程模拟对抗。

中方出场的这支部队是武警新疆总队组建不久的一支新质反恐特战力量,代号“山鹰”突击队。这支精锐的反恐特战部队凭借良好的战术素养、高效的指挥机制、精准的战术协同,一出场就让人刮目相看。

记者注意到,“山鹰”突击队特战队员的臂章和徽标十分显眼。臂章上,一只展翅高飞的山鹰,鹰嘴冲下,鹰爪张开,威武地盘旋在高山和雪地之间,仿佛随时准备俯冲而下,投入战斗。

关于“山鹰”突击队代号的由来,一份来自武警部队官方的说明里这样表述:考虑到“山鹰”突击队以高原山地为主战场,以守卫天山南北为职责,以迅猛出击一击制胜为使命,与山地猛禽山鹰踞高空俯视一切、守一山威慑一片、擒猎物雷霆出击的特点极为相似……

能让人把这支部队和山鹰联系起来的,首先是突击队中队长周振眼神里的杀气。这位有10多年军龄、身上有多块伤疤的特战队员严肃冷峻,散发出“山鹰”突击队独有的气场。

“山鹰”突击队的战斗技能有多强?在这次联合演练中的楼房反劫持演练中,一支12人特战小队秘密绕开“暴恐分子”视野,潜入楼房后侧。急速攀缘、破窗突入、火力压制、擒拿搏斗,制服“歹徒”,解救“人质”,一气呵成,只用了5秒!

武警新疆总队负责人告诉本网记者,“山鹰”突击队是在军改大背景下,为适应新疆乃至全国反恐任务需要而诞生的。他说,这次之所以动用这支组建不久、还从未出现在公众视野的新质反恐特战力量,就是要让他们接受一次高难度、高强度、高水平的近似实战的检验与评估。

在转型重塑中迎接新挑战

“山鹰”突击队刚组建的那段时间,部队长王刚失眠几乎成为常态。

这位曾获得首届“八一勋章”的反恐特战英雄,对于担任“山鹰”突击队首任部队长一职,深感充满挑战。

王刚永远忘不了4年前发生在新疆某地的那场反恐战斗。一伙暴恐分子作案后逃窜至深山和茫茫戈壁滩,武警官兵和民警全力捕歼。然而,搜索范围空前扩大,再加上极为恶劣的自然环境,那场战斗让官兵们深深体会到反恐战斗的艰苦和残酷。

作为那场战斗的亲历者和指挥员之一,在战斗圆满结束后,王刚没有胜利的喜悦,也没有庆功,就带领官兵立即展开检讨式的复盘和总结。在他脑海中,一直回荡着一个问题:如果下一场战斗明天打响,我们又该怎么办?

军改以来,武警部队的反恐特战力量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转型和重塑。部队初组建,一切从头来。王刚说:“对‘山鹰’突击队和我个人而言,荣誉归零、战绩归零,唯有责任在肩。”摸着石头过河,用来形容这支新组建的全新领域的特战部队,一点也不为过。

由于思想不统一,训练成效慢,王刚没少挨批。组建之初,将军突然“杀”到部队,立于训练场,要来花名册,直接呼点各个作战分队,拉进“考场”,当场检验,结果自然令人大跌眼镜。

将军拂袖而去,只撂下一句狠话:“你们靠什么赢?”

王刚脸憋得通红,青筋暴露。他一言不发,3天3夜没吃没睡。那天,他没批评一位部下,没说一句丧气话:大纲不完善,就一边训练一边摸索;训练标准不高,就自己带头一起练……

格斗搏击、射击爆破、驾驶救护、机降索降、泅渡潜水……“山鹰”突击队开始与时间赛跑。一个个难点课目被轮番攻克。建立之初,那支需要总队“帮建”的队伍,逐渐走向了先进的行列。

冬去春来,日复一日。如今,“山鹰”突击队已经初具雏形,经过上级部门严格的考核评估,认为已经初步具备了遂行战斗任务的能力。

说起这些,王刚总结为4个字——“战斗精神”。在这位指挥员眼中,战斗精神就是那一股不怕苦、不怕死的狠劲,就是一股子敢于胜利、敢于亮剑的精神。

在“山鹰”突击队的训练场,记者看到官兵们充满热血的练兵场景,锋利如刃的精气神令人难以忘记。5公里越野跑,官兵们扛起圆木、背上沙袋,杀声震天。战士陶敏不慎被路边的石子绊倒,左脚踝迅速肿了起来,他仍咬紧牙关坚持跑到终点。他说:“一名‘山鹰’突击队的战士,绝不会在战场上放弃。”索降训练时,一名特战队员下滑时手套不慎滑落。他没有任何迟疑,继续抓绳高速下降,双手瞬间涌出了鲜血,简单包扎后又继续投入训练……

中队长周振对战斗精神有更深的体会:“相比于叠被子、打扫卫生的老传统,练兵备战才是真正的主业。能打敢拼,才是‘山鹰’突击队的最大亮点!”

8月8日,中吉“合作-”联合反恐演练开展专业技术操作训练,图为双方参演官兵进行搜(排)爆专业训练。(刘芳摄)

提升反恐特战能力时不我待

“‘山鹰’突击队不是吃素的,也不是用来表演和作秀的,我们是用来打仗的!”部队长王刚的理念就是练兵场上官兵提速的“强心针”。

“实战要什么,我们就练什么!”为了尽快磨砺出“山鹰”的利爪,王刚绞尽脑汁。他收集整理了国内外数十个反恐经典战例。在他案头,实战化训练笔记垒得如小山一般。

理念的转变,便是提升反恐特战能力的开始。“马匹骑乘”训练课目是“山鹰”突击队的“专利”,也是王刚研判多个反恐经典战例的众多收获之一。高原山地地形复杂,车辆难以通行,马匹是最实用的交通工具之一。针对高原山地作战,开展与“马匹骑乘”相关的射击训练,在战场上便多了一分胜算。

记者在“山鹰”突击队野外驻训营地看到,特战队员们驰骋马背,上膛、瞄准、击发……马背颠簸,难度极大。王刚告诉记者,经过一段时间的针对性训练,部队官兵基本上都能攻克“马匹骑乘”这一难点课目。

“山鹰”突击队一年时间至少有半年都“长”在山上。野外驻训时间长,昼夜连续;训练课目难度大,针对性强;驻训场高寒缺氧,人烟稀少……

“不难不严,就不是真正的实战化训练。”王刚说,反恐作战是短兵相接、是殊死较量,只有在艰难残酷的实战环境中磨炼,才能让特战队员体会到什么是野外作战,什么是枪林弹雨,才能最大限度确保一旦有事就能够断然出手、一招制胜。

在武警新疆总队参谋长彭京堂看来,“一切为了实战”绝不是一句口号。前不久,他带领“山鹰”突击队官兵回到4年前那场战斗的现场,花了整整两天时间实地推演复盘,重点查找在战斗指挥、战法运用、协同动作、战斗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每一发子弹,都在瞄准战场!训练竞赛的每一个课目、每一滴汗水,都要能够高效转化为打赢制胜的实战能力。”彭京堂告诉记者,在弹药消耗方面,仅“山鹰”突击队一支部队,去年消耗的弹药量就达到了其他部队前3年的总和,今年8月前的弹药消耗量已经远超去年整年。

“抬枪就打,举枪就射,出枪就有。”“山鹰”突击队一改以往的训练内容,苦练反恐特战中实用的射击方法,如记忆射击、本能射击、目标指向射击等课目。在“山鹰”突击队,就连炊事班战士,都锻造成“放下饭勺就能投入战斗”的优秀特战队员。

“合作”系列成实战化训练品牌

据中吉“合作-”联合反恐演练的负责人介绍,此次演练是在上合组织框架下,以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威胁为背景,以携手打击暴力恐怖犯罪为主题,以联合处置复合式暴恐袭击为重点而举行的联合反恐演练。

武警部队情报局有关领导告诉记者,“联合”是这次反恐演练的一大特点。中吉特战队员混合编组、联合指挥,中吉双方队员配合愈加密切,一声呼唤、一个手语甚至一个眼神,便能心领神会、密切协同,在战斗中双方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圆满完成了任务。

周振说,在近10天的联演联训中,两国特战队员深入交流,互相学习借鉴,不仅增进了战斗能力和素养,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这几年,跨国联合反恐演练的机会越来越多,我们的队员每次都很兴奋,希望能在交流中收获更多。”提起“合作”系列,参加本次演练的“山鹰”突击队领队何立峰难掩期待:“我们会珍惜每一次训练机会,按实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合作’系列联合反恐演练已成为实战化训练品牌。”武警部队参谋部情报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武警部队“合作”系列已成功举办多次,中俄“合作-”、中乌“合作-”等多场联合跨国演练均取得显著成果。

武警新疆总队负责人告诉记者,新疆社会大局稳定,持续向上向好,这是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和综合治理的结果,来之不易。以“山鹰”突击队为代表的武警新疆总队官兵,必须磨砺和提升核心作战能力,震慑打击敌对恐怖势力。他说:“处在反恐第一线,我们要始终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高度戒备状态,当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压舱石’。”

8月13日,中吉“合作-”联合反恐演练在乌鲁木齐近郊某训练基地落下帷幕。这是汇报课目演示中,中吉双方特战队员使用喷火器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题外话:“合作”系列联合反恐演训演练回顾

近年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持续加大与各国同类部队联合演训演练力度,借力世界舞台打造武警部队国际一流的反恐特战劲旅。“合作”系列联合反恐演训演练,已成为实战化训练品牌。

近年来,“合作”系列联合反恐演训演练活动包括:

年12月,中国武警部队与俄罗斯国民卫队“合作-”联合反恐演训在中国宁夏银川举行。中俄双方成立联合训练队,实行混合编组、集中组训,各派32名队员参加。其中,中国武警部队派出宁夏总队“沙狐”突击队,俄罗斯国民卫队派出“勇士”突击队和“山猫”快反部队。此次联合反恐演训是中俄两国同类部队继“合作-”联合演习、“合作-”联合训练、“合作-”联合反恐演训之后的第4次跨国合作。

年5月,中乌“合作-”联合反恐演练在乌兹别克斯坦举行。这是中国武警部队首次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近卫军进行联合反恐演练。武警雪豹突击队和乌兹别克斯坦国家近卫军特战旅数百名官兵以联合打击恐怖主义为背景,在福里什山地训练场组织为期10多天的联合演练,一批高、难、险课目得到检验,中乌参演官兵联合指挥、联合行动、联合保障等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年8月,中国武警部队与吉尔吉斯斯坦国民卫队“合作—”联合反恐演练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举行。这是中吉两国同类部队首次举行联合反恐演练。中吉双方约名官兵参加,采取混合编组、集中组织、分组研训的形式进行,首次亮相的中国武警“山鹰”突击队和吉尔吉斯斯坦国民卫队“黑豹”特战旅组成联合参演部队。在演练中持续32个小时沙漠追剿是演练的“重头戏”之一。此次演练,是中吉双方落实两国元首共识,深化安全领域合作,提升部队反恐能力,丰富双方务实交往内涵的具体举措,旨在通过演练,破解难题、增进友谊、深化合作,不断提升双方特种部队反恐作战能力。(完)

精选内容:

1.7米之内,一个训练有素的枪手VS一个训练有素的刀客

2.部队死亡米障碍,跑过的请传下去!你最快多少秒?

3.哪里的风最重要?风如何的影响远距离射击,狙击手如何进行修风

4.手枪速射的三种方法:本能射击法、反应射击法和突击射击法

5.军人为什么老说脏话?

温馨提示:

联系,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eguxijiaerbaa.com/xjebjd/4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