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氏春秋_Luanshi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李林甫之死

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年初,有一个人被装在一口薄薄的小棺材里,按照普通老百姓的规格草草埋葬了。别看这个葬礼规格不高,但是,把整个大唐帝国的眼球都给吸引过来了。为什么呀?因为这口小棺材里装的不是别人,而是一代权相李林甫。谁都知道,李林甫可是玄宗时代最受信用的宰相了。别人当宰相都是三两年,只有他,一当就是十九年。当年,姚崇、宋璟当宰相的时候,都是一个仆人,一匹马就上街了。可是,李林甫每次出来,都有金吾卫的士兵在前面一百米鸣锣开道,左右两边还有好几百人护卫,威风的不得了。可是,正因为如此,这场葬礼才显得格外地不像话。所有人都在议论,李林甫怎么了?唐玄宗怎么对他为什么这么薄情啊?

李林甫落得如此下场,说起来都是一个叫王鉷的人惹的祸。王鉷是何许人啊?王鉷和杨国忠一样,也是唐玄宗心爱的敛财专家。他怎么敛财呀?举一个例天宝年间不是国家储备丰富了吗?唐玄宗就施下惠政说免除今年的全部赋役。当时,王鉷正在担任户口色役使,由他来经办。王鉷说了免除赋役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国家物资不是还得正常流通吗,我能不能向老百姓征收一点脚钱呢?就是一点物资运输费。唐玄宗说这当然可以了,王鉷去征收。结果他一征下来比正常的赋役加起来还要多,老百姓等于吃了哑巴亏了。王鉷征上来的脚钱哪里去了?他跟玄宗说,这不是正税,不用交给国库,皇帝留着随便花就是了。我们不是讲过,玄宗有两个私库,一个叫琼林,一个叫大盈吗?那就是王鉷建立的。

我们也反复强调唐玄宗天宝年间生活的主题就是奢侈与享乐,有王鉷这么一个又体贴人心又会敛财的人,那唐玄宗最他当然是爱如珍宝,光史职就给他加了二十多个,那可能大家要想了王鉷这么当红,李林甫会不会很嫉妒他呀?这还到真没有,以后王鉷不仅在皇帝面前能干,对李林甫也始终是必恭必敬,而且天宝年间李林甫办了一些大案子王鉷都积极参与。工作比较得力,所以他也算是李林甫的心腹。既然是李林甫心腹王鉷怎么还会给李林甫惹祸呢?是因为李林甫为了他把杨国忠给得罪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天宝九载的时候御史大夫这个职位出缺了当时,王鉷和杨国忠都是御史中丞,都是副长官,二者必居其一,到底让谁接任呢?李林甫把这两个人掂量来掂量去,最终推荐了王鉷。可是他一选择王鉷马上就把杨国忠给得罪了,杨国忠是聪明人立刻就看透了李林甫的心思,杨国忠也是一个人物,哪是那么好惹的,李林甫一惹他得了,杨国忠暗下决心你不让我发达,我也不让你痛快。怎么样能让李林甫不痛快呢?李林甫那是十几年的老宰相,皇帝信任,大臣畏惧,杨国忠跟他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你想想人家说实在都没有机会。就在杨国忠苦思冥想不得主意的时候,这个王鉷竟然被卷进一起谋杀案件之中一下子就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王鉷这么得宠怎么还会谋反呢?其实不是他谋反,而是什么呢?他因为他弟弟受连累。王鉷的弟弟是谁呀?王鉷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名字叫王銲,从小就不学好,长大之后也是跟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眼高于顶,老是觉得老子天下第一,举一个例子。王銲有一天找了一个术士就问人家,“我有王者之相否”,一句问话,把人家术士给吓坏了,你说他有吧,皇帝不答应啊,你说他没有吧,他就不答应啊,怎么说都是一个错,所以呢术士吓得随便胡诌了几句,连夜就逃跑了。术士逃跑之后,王銲就把这事报告给哥哥王鉷了,王鉷一听,你都问出这样的话来了,还能让他跑吗?赶紧去派人抓这个术士,抓到了之后,给这个术士安了一个罪名就处死了,杀人灭口。很有本事,罩着他弟弟。

王銲又结交了一个叫邢縡的公子哥,两个人也是整天混在一块儿。王銲不是问术士自己是否有王者之相吗?邢縡更不靠谱了,他居然就想直接发动政变,怎么发动政变呢?邢縡当时结交了一些龙武军,就是原来我们说万骑的普通士兵,跟他们讲,你们就把你们的长官给杀死,杀死之后,你们就到各个城门和东西两市去放火,火着起来肯定大乱,趁乱你们就把李林甫、杨国忠等等这些有权力的人统统杀掉,咱们的政变就算成了。

大家说这个政变怎么样啊?有一个连环漫画的题目叫《笨贼一箩筐》,用它来形容这场政变是再合适不过了,这场政变为什么笨呢?首先你这个目标就没有搞清楚,你政变是想干什么呢?如果是你想当皇帝的话,你这个政变中根本不存在对现任皇帝的安置,如果说你想当皇帝想当宰相,你以为把现任宰相杀了,皇帝就能让你当宰相不成?这整个是不靠谱的事啊,思维很混乱。可以想像这场政变即使发动起来也注定是个失败,何况这个政变还没有发动的时候,就已经被人告发了。就在邢縡预谋之中的政变发动之前两天,唐玄宗已经拿到了跟政变有关的全部报告,唐玄宗是政变老手啊,一看这个政变,这太可笑了,太幼稚了,太荒谬了,根本不用当回事嘛,他就直接派王鉷去处理了,为什么派王鉷处理啊,因为王鉷此时的官位是京兆尹兼御史大夫,这个事情是发生在京城的一个刑事案件,派王鉷去非常得体,以王鉷这样精明强干的人,按说处理起这样的案子应该是手到擒来。可是这一次呢,王鉷居然磨叽起来了,他没有马上去,唐玄宗是上午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他,他直到下午,太阳都快落山了才过去抓人。王鉷为什么这么磨叽呢?因为他有私心了,他知道自己的弟弟王銲整天就跟邢縡混在一起,没准此刻就待在邢縡的府上呢,不管王銲是否参与了这个阴谋,如果现在去抓人,把王銲也给抓进去的话,这不是说不清楚了吗?所以无论如何先得把弟弟给捞出来,怎么捞出来呢?古代又没有手机,不能打个电话说你赶快走,这不行,得派人去叫。派个人到邢縡家里去了,一看王銲果然在那儿呢,编了个理由让他赶快走,这时候王鉷才敢再去抓人。我们知道长安城是一个很大的城市,这一来一回,时间不就耽搁过去了吗?几个小时就这么过去了,不过尽管是迟了几个小时,也倒没算耽误事,王鉷带着兵去的时候,邢縡还跟一帮万骑的士兵在那儿吹牛呢。吹着吹着,听外面人声嘈杂,好像来抓人的样子,这时候邢縡才恍然大悟,事情败露了,赶紧突围吧,率领着他手下十几个弟兄就往外跑。

他往外跑,迎面王鉷还有御史中丞杨国忠就带着一帮士兵就正面包围过来。那么一看见王鉷,这个邢縡也不知道是真傻还是怪王鉷不提前报信,想要害他,他居然就跟手下喊了这么一句,“勿伤大夫人”,说别伤了王鉷的人。他这句话一说出口,可把王鉷和杨国忠都给雷那儿了,为什么啊?王鉷想怎么把我给扯进去啦,这怎么办呢?杨国忠也害怕啊,他为什么说勿伤王鉷啊?是不是王鉷和他有勾结啊,我要是傻了吧叽往里冲,他们腹背夹击我怎么办啊?所以王鉷和杨国忠都愣在那里了,谁也不敢说让人往前冲,就趁他们一愣神的功夫,邢縡居然带领着十几个人就杀出去了。怎么办呢?幸好呢,唐玄宗也没有把这事全交给王鉷和杨国忠他们俩,他不放心,还让高力士另外领了他那几百个飞龙兵来增援来了。正好这时候也赶到了,飞龙兵一共有四百多人都是骑兵,邢縡这儿十几个人都是步兵,当然像包饺子一样把他们给包进来了。邢縡被砍头了,他手下的弟兄也是死的死被俘的被俘。这政变看起来就已经顺利剿灭了,可是政变虽然剿灭了,王鉷可倒霉了,本来他当了御史大夫,杨国忠就恨他,现在可终于抓住把柄了。杨国忠回去之后,就把邢縡那句“勿伤大夫人”,原原本本地报告给了唐玄宗,再联系到王鉷故意磨磨蹭蹭不鹤及时抓捕人犯的事实,杨国忠就讲了,王鉷必定跟这起谋反案有牵连。其实唐玄宗都不大相信的,因为王鉷不至于那么没脑子,可是既然有人举报,那就审一审吧,谁审?就是御史中丞杨国忠来审。杨国忠哪能饶得了王鉷,很快,王銲当年结交术士,王鉷杀人灭口等等一系列事情都给审出来了,数罪并罚,王銲被处死了,王鉷也被迫自尽了。

王鉷这一倒台,杨国忠马上就接替了他京兆尹和御百家讲坛下载史大夫的职务,而且这还不算,还把他那二十个使职也给收编过来了。杨国忠已经拿到了全国大部分的财政大权,现在是把全部的财政大权都握在自己手里了。不过光是扳倒王鉷可不是杨国忠的最终目标,他还要顺藤摸瓜把这个李林甫也给套进去,怎么办呢?杨国忠这时候就跟唐玄宗讲,在办案过程中,李林甫可是给王鉷求过情的,而且王鉷这个御史大夫的职位也是李林甫推荐的,他们两个私交好,在朝廷里可是公开的秘密,李林甫怎么这么替王鉷办事啊,恐怕有结党的嫌疑吧。

杨国忠把“结党”两个字说出来,大家想想唐玄宗是什么反应?唐玄宗一生最恨大臣结党了,当年姚崇、张说、张九龄不都是栽在结党问题上吗?在唐玄宗看来李林甫你奢侈腐化可以,甚至打击异己也可以,因为那都是给个人捞好处,但是惟独结党那是绝对不能容许的,为什么?因为结党就是要侵夺皇权,别看唐玄宗这时候不大管朝政了,但是对权力可还是看得很紧的,而且可以说是越到后来看得越紧,他怎么能够容许李林甫有结党之行为呢?既然杨国忠说出结党来,唐玄宗是不是要把李林甫免职啊?他原来都是这样干的,这次还真没有。

李林甫毕竟当了十好几年的宰相,唐玄宗还是给他留了面子,没有立刻给予免职,不过从此唐玄宗就开始疏远李林甫了。唐玄宗一疏远,李林甫当然察觉到了,他马上就恨透了杨国忠了,怎么办呢?李林甫也是一个政治强人,他不会轻易言败的,很快他就对杨国忠采取反措施了,什么反措施?他向唐玄宗提出来把杨国忠从朝廷调离,调到哪里去呢?调到杨国忠的发迹之地——四川去。

为什么要把杨国忠调到四川去?因为杨国忠当时还兼任着剑南节度使,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杨国忠落魄的时候,人家四川土豪鲜于仲通曾经帮助过他,所以杨国忠一旦发迹就知恩图报,向唐玄宗推荐让这个鲜于仲通担任了剑南节度使。剑南节度使是管干吗的?当时跟四川交界的云南有一个少数民族,名字叫作南诏。剑南节度使主要就是防控南诏,维护西南地区稳定。可是这个鲜于仲通别看当一个乐善好施的老员外不错,让他当一个地方大员他就不行了,他这个性格特别偏狭特别急躁,很快就南诏闹僵了,南诏隔三差五就去骚扰一下,这怎么办呢?这时候杨国忠就暗示鲜于仲通上书朝廷,说我鲜于仲通能力有限,想请杨国忠兼领剑南节度使。这还是天宝十载年底的事情。

我们也知道杨国忠当时想要兼领剑南节度使不过是在一个追求军功的大时代背景下,给自己增加一些政治军事筹码,他的工作重心肯定在中央,他也肯定不会真的到四川去。可是现在李林甫要跟杨国忠斗法,那就要拿他这个职务说事了,天宝十一载的十月,李林甫就向唐玄宗汇报,说剑南的形势持续不稳,自己已经收到了无数封群众来信,强烈要求节度使杨国忠到四川去处理军务,请皇帝派他去吧。

大家说李林甫为什么要这样做啊?这可是一步妙棋啊。首先李林甫要是让杨国忠去到剑南的话,那就等于把杨国忠排挤出中央权力核心了。另外他也是给杨国忠的未来挖好陷阱了,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杨国忠到剑南不能迅速有效地平定局面的话,李林甫可以运用宰相的权力治他的罪啊。这是对杨国忠的算计,除了算计杨国忠之外,李林甫这一招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想探探玄宗的底,我们两个你到底选谁?我跟你干了十九年了,你要是信任我的话,你让杨国忠走,相反,如果说你不让杨国忠走,那就意味着我完了。

反正不管怎么样,我得赌一把,我得试一试。那李林甫打这么一报告,杨国忠是什么反应啊?杨国忠也不是傻子,他当然立刻就看透了李林甫的心境,他马上找到玄宗跪倒在地号啕大哭,说我这一去肯定要被李林甫害死,他这是下了套子等着我去钻啊,陛下一定要保护我一定要为我作主啊。唐玄宗怎么处理这个问题?一边是用了十九年帮自己干了无数大事小事的老宰相李林甫,另外一方面是敛财有方自己的新宠杨国忠。唐玄宗啊他对杨国忠是这样说的,“卿暂到蜀区处军事,朕屈指待卿,还当入相”——《资治通鉴》,什么意思呢?你暂时到四川去一下,处理一下那边的军务,然后我掐着指头算你的归期,等你回来之后,我立刻让你当宰相。大家说,这是什么意思啊?一方面,这确实是让杨国忠赴任了,算是给李林甫一个面子,但是另外一方面他也许诺杨国忠,很快我就会让回来,而且回来这就让你当宰相。看起来,两边都照顾到了,但是唐玄宗到底向着谁啊?非常清楚,那是向着杨国忠而不是李林甫。为什么啊?因为他让杨国忠赴任只是给李林甫一个虚面子,但是给杨国忠许诺的可是实实在在的宰相权力。

李林甫当时已经七十岁的人了,一听唐玄宗这样决策,那真是气结于胸,一下子就病倒了,请医问药全不见效,很快就卧床不起了。怎么办呢?不是说不病乱投医吗?家里人一看医生治不了他的病,请给他请了一个巫师来,这个巫师呢到了李林甫家里,问了问情况,就说了,说他这人病吃药是不行的,但是如果皇帝能来看他一眼的话,他这病就可以好了。

巫师下了这么一方,大家说巫师厉害不厉害?这个巫师太厉害了。不是别的厉害,是心理学学得厉害,因为他知道李林甫这个病不是一般的病,那是心病,如果皇帝还能继续看重他,继续信任他的话,他这病就能好。李林甫的家人就把巫师的这个方子汇报给唐玄宗了,那么唐玄宗会不会来看一下李林甫呢?那是不可能的,自从李林甫有了结党的嫌疑,唐玄宗对他的热情就急剧下降了,与此同时对杨国忠的热情是急剧上升的,因为富国强兵这是两件大事啊,人家杨国忠能富国嘛。这个位置就已经上去了,换句话说唐玄宗当时正等着李林甫腾位置换人呢,他还给他治病干什么啊?可是就算不去,也不能显得对老宰相太无情,怎么办呢?唐玄宗是这样决定的,他跟李家人讲,你们把李林甫抬到院子里去,让他脸朝着皇宫,我在皇宫里找一座高楼,挥舞一条红巾,李林甫看见这个幸福的红手帕就如同看到我本人一样。

李林甫一听皇帝这样敷衍他,心里真是瓦凉瓦凉的啊,皇帝在那里挥舞红巾,他连起来磕头的力气都没有,让家人代拜了事。从此之后,李林甫也就明白了,唐玄宗这是要彻底抛弃他,他只有等死的份儿了。那么杨国忠呢,差不多也就在同一时刻,杨国忠接到了玄宗让他火速走回长安的诏令。杨国忠当然高兴啦,他知道一回去恐怕就是拜相了。昼夜兼程往回赶,也不知道他是想探探虚实啊,还是想示示威啊,反正第一件事他就拜访老宰相李林甫,但那时候李林甫已经是奄奄一息了,再也没有和杨国忠斗争的力量和勇气了。

他就流着眼泪和杨国忠讲,“林甫死矣,公必为相,以后事累公”——《资治通鉴》,说我很快就要死了,你是一定会接班当宰相的,我把后事托付给你了。真是鸟之将死,其鸣也哀啊,强硬了一辈子,这时候终于对杨国忠低头了。那杨国忠会不会得意忘形呢?还真没有。听了这句话,杨国忠觉得不对啊,因为这种软弱的口气和李林甫平时的威严反差太大,这让他产生了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是不是这老家伙装病骗我啊,我可不能上钩啊。所以听李林甫这样说呢,他吓得汗流浃背,连声说,不敢不敢不敢。

可是这一次李林甫还真不是吓唬他,几天之后,李林甫就一命呜呼了。杨国忠顺理成章接班当了宰相,这也就成为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之前任命的最后一任宰相。不是有一句话叫作人走茶凉吗?这话用在李林甫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李林甫活着的时候八面威风,但是一旦死了也只能是任人摆布了,谁摆布他啊?就是新宰相杨国忠。李林甫活着的时候把杨国忠吓得够呛,死后杨国忠要拿死人来报仇了,怎么报仇呢?他就跟唐玄宗讲,李林甫曾经和一个少数民族将领结为义父子,对这个少数民族将领后来的叛乱负有直接责任。

这样一来李林甫完了,又是结党,又是叛国,马上一败涂地了。唐玄宗就下令,剥夺李林甫的全部官爵,查抄李林甫的全部家产,把李林甫所有的儿子和女婿都流放到岭南去。这是对家人的处罚,可是李林甫已经在棺材里了,对他要不要网开一面呢?不行,死了也不能饶了他。唐玄宗这时候下令,把李林甫棺材剖开,把他嘴里含的那颗夜明珠拿掉,把他身上穿得紫色的官服也给他扒掉,重新扔到一个薄薄的小棺材里,按照庶民的礼节埋葬。

传统史学也好,传统文学也好,传统口头传说也好,都认为李林甫是个奸相,是不是呢?在一定意义上讲是的,为什么啊?首先李林甫这个生活特别奢侈腐化,他有三多。第一儿女多,第二姬妾多,第三财产多。李林甫有二十五个儿子二十五个女儿,在数量上仅次于唐玄宗那三十个儿子和三十个女儿,可以说不光在权力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子嗣方面李林甫也同样是一个之下万人之上。

这么多儿女肯定不是一个太太生的,他应该有好多姨太太,那么李林甫到底有多少房姬妾呢,这个没有具体统计数字,但是啊,《旧唐书李林甫传》给了一个大概的说法,说李林甫是“姬妾盈室”,他的那些妾啊往一块儿站能站满一屋子。当然我们也知道,评价一个宰相可主要不是看生活,而是看政治表现,那么李林甫在政治方面怎么样呢?他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妒贤嫉能。天宝六载的时候,唐玄宗可能回忆起当年武则天不拘一格用人才的风度了,他也想要秀一把,他就下诏,天下任何人,只要有一技之长,都到长安来,皇帝要接见你们。

李林甫一听,这哪行啊,我把朝廷控制住了,但是民间控制不了,万一有哪个人来说我干的一些坏事,皇帝听见怎么办?李林甫就要反对,可是我们也说过,李林甫的性格,从来不会直截了当地反对皇帝,他得拐着弯说,他对唐玄宗讲,陛下真是圣明,但是民间人士良莠不齐,有些人说的话也是鄙欲不堪,我怕污染了陛下您的耳朵,不如让他们来,我先组织有关部门考一下试,把考试合格的再送给您,这样您也减轻负担了。唐玄宗一听,好啊,让李林甫去考试去了。过了几天,李林甫汇报来了,说陛下啊,我已经组织人对他们进行考试了,结果没有一个合格的,我已经把他们都打发回去了,陛下,这意味着所有的人才都已经在朝廷里为您服务了,野无遗贤,可喜可贺。咱们说李林甫妒贤嫉能他有什么危害啊?首先,因为他妒贤嫉能,所以偌大一个朝廷最后只剩下李林甫一个人的头脑在运转,这样的行政它肯定会出错,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同样因为他妒贤嫉能,朝廷里的人才储备是越来越少,到最后李林甫死去之后,居然只能是才有七年从政经验的小混混杨国忠出山,这不是当时政治的一个大悲剧吗?所以虽然说安史之乱是在李林甫死后爆发的,但是人们仍然把唐玄宗一朝由盛转衰的责任归到李林甫的头上,道理就在这儿。

但是呢,我们也要看到,李林甫这个人绝对不是一无是处,他还是有好多优点的。什么优点呢?他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优点。第一个,他务实;第二个,他守法。先看务实,要知道,李林甫当政的那个时代,可是唐朝社会变革最激烈的时代,好多旧制度都不适用了,好多新生事物需要规范,那么李林甫呢,他就踏踏实实地摸索各种新制度。就是在李林甫统治期间,在他的主持下,唐朝在财政上逐步开始由按人头征税向按土地征税过渡;在军事上真正完成了由府兵制到募兵制的转化;在法律上不仅修成了一部行政法典《唐六典》,而且对于其它的各种法律条文也都作了适当修整。

举一个数字大家就知道李林甫的工作量了,唐朝律令格式,各项法律规章加起来有条,其中李林甫主持修订的就达条,将近一半啊,这不是重大的业绩吗?我们再来看守法,唐朝人都知道,李林甫是一个很谨慎的人,按照《旧唐书李林甫传》的说法呢,是“条理众务,增修纲纪,中外迁除,皆有恒度”,说他无论是处理政务还是处理人事都严格按照法规办事。虽然严格按照法规,严格论资排辈可能会压抑一些特别杰出的人才,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讲这还是一个值得称道的做法。李林甫尽管有的时候也会妒贤嫉能打击异已,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他还是能够做到不徇私情或者少徇私情,严格按规程办事,这就是他威严的来源,也是唐玄宗作用他长达十九年的一个重要原因。

也正因为如此,李林甫死后被贬为庶人,当时很多人都是给他喊冤叫屈的啊,按照《旧唐书》的说法,那是“天下以为冤”。这也反映了当时人对他的一个普遍看法,也正是因为李林甫守法,而且还做了一些改革,很务实,所以唐玄宗时代在他的统治之下还是继续稳定发展。现在我们一般只提“忆昔开元全盛日”,其实我们还应该知道还有一句“忆昔天宝成平时”呢。那么既然李林甫也有不少优点,创造了一个平稳发展的时代,为什么最后还会留下奸相的骂名尼?我想这个就是传统史学为尊者讳的一个产物了。我们要知道,唐玄宗朝政由盛转衰李林甫固然负有责任,但是关键问题绝不在他身上,而在唐玄宗身上,我们之前就说过,李林甫他是一个吏治派官员,让他具体办事,他能力很强,但是在政治道德和政治眼界方面,他就很一般了。在唐玄宗放任无为的情况下,他这个缺点只能是越放越大,大唐帝国偏离航向也会越来越远。

换句话说,与其说李林甫奸诈误国,倒不如说是唐玄宗怠政既误了李林甫也误了大唐帝国。只是过去的史家从来不会批评皇帝,只会批评大臣。当然我们还要看到,李林甫虽然有很多问题,但是凭借他的政治威望和政治经验,他毕竟还牢固地控制着这么一个庞大的国家。可到了杨国忠手上,真可以说是内忧外患了。

怛罗斯之战

公元6到8世纪,是西欧人眼中的“黑暗时代”。然而西欧之外的世界此时并不“黑暗”,欧亚大陆上有三个大帝国正处于兴盛期。除去固守东南欧和东欧的拜占庭帝国,另外两个便是大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

年时的中国,正是盛唐的天宝年间,处于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在李隆基统治期间,唐朝的国力达到了顶点,也进行了多次的对外用兵。尽管此时李隆基已日益沉醉于酒色之中,不再是那个励精图治的英明君主,繁荣的社会表面下也隐伏着严重的危机,但大唐至少在那时还是“大”唐,当时世界上最令人尊敬的强国。

汉民族先民——华夏族通过战争和文化融合,掌握了黄河流域(中原)和长江流域(江南)的土地。对汉民族而言,中原、江南以外的蛮荒之地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因为这些土地不能大面积种植农作物;而汉族的“扩张”多是因为不堪周边民族为争夺过去属于自己的领土而进行的屠杀、劫掠和骚扰,出于稳定该国疆土、以绝后患的目的才大举兴兵。

为了保卫长安必须占领河西,为了保卫河西必须控制青海,为了控制青海必须占领西域来分吐蕃(今青藏高原)帝国的兵力,使其不能并兵向东扩张而已,唐代名将郭元振就这个问题和吐蕃大相论钦陵谈判过,如果吐蕃国放弃青海,唐帝国就放弃西域。

高宗年间,东、西突厥汗国先后被中国所灭,伊吾(哈密)、鄯善、高昌、焉耆、龟兹、疏勒、于阗等西域小国在此后的几十年中或被迫投降唐朝、或被武力灭国。唐朝从此建立了以安西四镇——龟兹(今新疆库车)、疏勒(今新疆喀什)、于阗(今新疆和田西南)、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为核心的西域统治体系,安西都护府坐落在龟兹镇。尽管一部分世界史学家认为安西都护府辖境不能算唐帝国的正式领土,只是唐帝国的外围保护国而已,但直到开元、天宝年间,这一带始终处于中华文化圈之内,受中国文化影响。

几乎在同一时期,中东的阿拉伯人也在迅速崛起。自穆罕默德和四大哈里发以来,穆斯林已经控制了亚述人、波斯人和罗马人想都没敢想过的辽阔版图,从阿拉伯半岛上的几个部落经过宗教侵略战争扩张成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空前大帝国,向西占领了整个北非和西班牙,向东则吞并了整个西亚和大半个中亚,控制了地中海南岸的整个地区,并潜移默化地影响被占领地区的宗教与种族,更有甚者,使得传统中东伊斯兰化、阿拉伯化,如埃及的土著人科普特人现在成了埃及的少数民族。阿拉伯帝国成为中国、吐蕃之外影响西域的另一极强力量。

8世纪初,阿拉伯帝国在东方的最高长官哈贾吉·本·优素福应许他的两个大将——穆罕默德和古太白·伊本·穆斯林,谁首先踏上中国的领土,就任命谁做中国的长官。于是前者征服了印度的边疆地区,屠杀、赶走了大量非穆斯林,后者征服了塔立甘、舒曼、塔哈斯坦、布哈拉等大片中亚地区,但谁都没能跨过中国的国界。开元三年和五年,突骑施联合吐蕃、大食兵向安西四镇发动过两次战争,均被击退,开元五年战事见于《资治通鉴》,另有新出吐鲁番文书亦涉及此次战役。

阿拉伯帝国由于地理上的巨大优势,再加上唐军这个时期在青海与吐蕃国大打出手,无暇顾及西域,阿拉伯的影响力慢慢的体现出来,西域诸国原本大多信奉佛教、祆教等或自己的传统宗教,对伊斯兰文化的东进感到不安,更畏惧彪悍的穆斯林战士,于是不少国家向唐朝求援。

唐朝主将是高仙芝,副将李嗣业,别将段秀实,兵力为安西都护府二万汉军,外加盟军拔汗那以及葛逻禄部一万人(阿拉伯史籍是十万,杜佑的《通典》记载唐军为七万人,《段秀实别传》是六万人,《旧唐书·李嗣业传》是二万,《通鉴》是三万,《唐历》记载是三万)。”,《新唐书·李嗣业传》记载唐军人数也是两万。(资治通鉴·卷)记载“仙芝闻之,将蕃、汉三万众击大食”。(蕃兵指的是唐朝附属国军队,蕃、汉三万意思是唐朝附属国军队及唐军自身兵力总共是三万人。)

以史料记载高仙芝时代“凡镇兵四十九万,安西节度兵二万四千”,即使以最高估计,安西四镇也没有超过三万的兵力,而且不可能倾巢而出,不留守备。实际上杜佑《通典》中的七万军队记载,并不是来自于杜环,杜环则被阿拉伯俘虏之后,杜环的经行记残本也没有记载此战的唐军人数。

杜环被阿拉伯军队俘虏,游历中东、非洲十余年,著有《经行记》,记载自己在国外的见闻。因此很多人就说《通典》中的记载来源于《经行记》,《经行记》是参战人员写的第一手史料,那当然确凿无疑了。但是,我个人还是倾向于正方二三万人的说法。

首先,所谓《通典》中七万人之说是引自《经行记》的说法是网络上人云亦云、以讹传讹的谣言,是完全错误的!《经行记》已经失传,只有被其他史料引用的多个字保留了下来,而这多个字里关于怛罗斯之战的记载很简单:

“杜环经行记云:‘……天宝中,镇西节度使高仙芝擒其王及妻子归京师。……其川西头有城,名曰怛逻斯,石国人镇,即天宝十年高仙芝军败之地。……’”(通典·卷)

也就是说《经行记》的残留文字中根本就没有这场战役唐军兵力的记载。而且,杜佑在《通典》中引用他书文字时都会明示的,而“高仙芝伐石国,于怛逻斯川七万众尽没。”这句话并没有注明是取自他书,尤其是《经行记》;也没有说明他是听谁说的,有可能是杜环也有可能不是啊。总之,这句话的消息来源不明。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将《通典》中的这个记载说成是出自《经行记》,并奉为确凿无疑的“第一手资料”是完全错误的!

有人要质疑了,既然《经行记》失传了,那么《通典》中的记载也不能说肯定就不是出自《经行记》,就算不是也有很大可能是听杜环说的啊。他家亲戚是参战者,他写这次战役的时候能不去问一下吗?况且杜佑是德宗、宪宗时期的朝廷宰相,写《通典》的时候距离怛罗斯之战才几十年,差不多算是高仙芝的同龄人了,几乎可以算是历史亲历者,新旧《唐书》《资治通鉴》这些正史的作者都是几百年以后的了,我们凭啥不信杜佑?这种质疑很有道理,但我要说:

第一,杜环的生卒年不详,有可能杜佑写《通典》的时候他已经死了,杜佑没法向他咨询。

第二,不论《通典》中的记载是杜佑看的《经行记》,还是杜环直接告诉他的,总之我们假设七万人的说法确实出自杜环。问题是杜环说唐军七万,难道就真的很可信吗?杜环虽然参战,但也不过就是一普通士兵或者一低级军官。这么一个低级别人物,怎么可能知道全军兵力这种高度机密?对越反击战时我军一个连长会知道我军投入的全部兵力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杜环真的知道全军兵力,那也很可能是被俘后听阿拉伯人说的,要么就是高仙芝虚张声势。古代这种事很平常么,五万对外宣称十五万,吓唬吓唬敌人而已。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杜环说的七万还不如《段秀实别传》里说的六万更可信,段秀实是高仙芝的副手,级别比他高得多。况且七万人还未必就是杜环说的呢,这只是我们的一个假设。

第三,《通典》中关于怛罗斯之战的文字并不是单独出现,完整的内容是:“我国家开元、天宝之际,宇内谧如,边将邀宠,竞图勋伐。西陲青海之戍,东北天门之师,碛西怛逻之战,云南渡泸之役,没于异域数十万人。天宝中哥舒翰克吐蕃青海,青海中有岛,置二万人戍之。旋为吐蕃所攻,翰不能救而全没。安禄山讨奚、契丹于天门岭,十万众尽没。高仙芝伐石国,于怛逻斯川七万众尽没。杨国忠讨蛮合罗凤,十余万众全没。”

这段文字中的加粗部分说了四个人打的四次败仗,这四次败仗的人数记载全部都与正史不符,相去甚远,这该作何解释?如果其他三次败仗《通典》记载的人数不可信,那凭啥高仙芝七万人的说法就可信呢?如果《通典》说的全都可信,那为啥正史都不采用呢?难道欧阳修、宋祁、司马光等等史家全部都造假?《通鉴考异》中提《段秀实别传》都没有提《通典》,就足以说明了史家的态度。

第四,正史的编纂者虽然比杜佑晚了几百年,但他们编书时依据的资料可不是几百年后的,《旧唐书》的大量内容就是照搬唐朝国史啊,岂能以作者所处年代来作为可信不可信的标准?《通鉴考异》中明言:“马宇段秀实别传云:‘蕃、汉六万众’,今从《唐历》”,司马光为啥不信《段秀实别传》要信《唐历》呢?原因就在于两个资料的作者。《段秀实别传》很明显是私人所著的野史,尽管肯定也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但比起《唐历》那还是差远了。

《唐历》作者是柳芳,柳芳是什么人?他可是开元天宝时期朝廷的史官,负责国史的编纂,著有记载从武德到乾元年的国史卷。后来被贬出了朝廷,正好和高力士顺路,高力士告诉他了很多外人无从得知的朝廷秘闻,讲的还很详细。可是那个时候他编纂的国史已经送交档案馆保存了,没法要回来更改了,所以他就另著《唐历》四十篇。后来唐朝另一个史官崔龟从还写了《续唐历》三十卷献给了朝廷。

《唐历》的时间可比《通典》和《段秀实别传》更早,还是高仙芝同时期的朝廷史官写的,可信度自然更高吧?你要说杜佑的七万人是杜环告诉他的,那我还说柳芳记载的三万是听高仙芝说的呢。别忘了高仙芝战败后就被调回朝廷当右羽林大将军了,柳芳和高仙芝喝个酒吃个饭完全正常。所以说,就中国史料而言,正史记载的“二三万”人的说法,可信性是远远大于《通典》和《段秀实别传》记载的“六七万”之说的。

怛罗斯之战居然出动安西都护府八成以上的兵马,说明这次高仙芝对即将和阿拉伯的大战确有准备。唐军虽是马步混合部队,但是步兵均有马匹,平时以马代步,作战的时候才下马作战,行军速度较快。

唐代时,中国军队无论装备、素质、士气还是将帅能力都达到了冷兵器时代的一个高峰。当时唐军野战常用的阵形之一是“锋矢阵”,冲在最前面的是手执陌刀(一种双刃的长柄大刀)、勇猛无畏的轻装步兵,接着是步、骑兵突击,后列则有弓弩手仰射,直到完全击溃对方。陌刀的攻击力极为可怕,列阵时“如墙而进”,肉搏时威力不减,李嗣业便是一员善使陌刀的猛将。骑兵方面则是轻重骑兵结合,一般使用马槊和横刀。唐代改进了冶炼技术,灌钢法取代了百炼法,使铁制战刀更加锋锐。

唐军的铠甲抛弃了魏晋的具装铠,演变为以明光铠为代表的唐十三铠,重量更轻,但防御力却有所提升。另外不得不提的就是唐军的抛射兵器——弩,中国的弩早在秦汉时期便已独步天下,到了唐朝更加成熟完善,其射程与威力远非寻常弓箭可比。为了弥补弩射速低的缺点,秦汉以来的军阵中一直是弓弩兼有。唐军一般使用四种弩,伏远弩射程三百步(米),擘张弩射程二百三十步(米),角弓弩射程二百步(米),单弓弩射程百六十步(米)在不同范围均可以形成威胁。阿拉伯军队在这方面显然逊色不少。由于高仙芝在与阿拉伯大军对战之前曾经围攻怛逻斯城,所以高仙芝应当还使用了车弩,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床弩。史载车弩“十二石”强弩,以轴转车(即绞车)张弦开弓,弩臂上有七条矢道,居中的矢道搁一枝巨箭,“长三尺五寸”,“粗五寸”,以铁叶为翎,左右各放三枝略小的箭矢,诸箭一发齐起,“所中城垒无不摧毁,楼橹亦颠坠”。

从《太白阴经》所得到的资料,唐军的编成装备是这样的:

唐军的主力部队多是步骑混成的,其一个标准的军团应该包括步兵人,骑兵—,辎重兵—,一支这样的部队合计约两万人马。其中,名步兵中,甲兵名,主要使用明光甲。在甲兵中有名陌刀兵,这些陌刀兵每人在两腰分别挂有弓一把、箭30,背后交叉插有长柄陌刀一柄,长枪一条。此外甲兵也同有弓一把、箭30,枪一条,短柄重刀一把。

唐军弓弩配备率达到%,每名士兵都配有三件以上的武器。这与秦汉军队相比,火力强出了3—5倍,冲击力也大有提高。

而更有意思的是,为了配合骑兵完成对运动速度快,而路途又远的游牧军队,唐军藩镇军和中央军主力的步兵部队都是坐车马机动的,而不是徒步。在得到战场时才下车列阵作战。

唐军骑兵与此前南北朝时有所区别。南北朝时,成熟的马蹬的大量使用使骑兵由秦汉时的轻骑向重甲骑兵发展,也就是人马皆以重甲防护,在战场上发起冲击作战。但唐军当时的主要对手是游牧轻骑兵,且是长途出击为主,所以唐军虽然也有重骑兵的存在,但更多的还是轻骑兵。

唐军的骑兵一反此前南北朝时的重装化,其士兵的保护很好,但战马却甲片很少,只是护住前胸和脸部。唐骑兵人是有完善的战甲保护的,其战甲与步兵甲型制类似。早期的玄甲也被逐渐淘汰,代之明光甲。但骑兵甲的裙甲,膀甲明显比步兵的短,这是为了方便在马上的运动。为了弥补,唐骑兵使用皮带在腿和手膀上固定上甲片。唐骑兵每人身背长枪一条,配圆盾一面,弓一把、箭30,长短唐样刀(横刀)各一把。战备相当完善。

唐军远程作战的战术运用也有了很大突破:实战中,唐军骑兵与坐车的步兵共同达到战场!如果敌军首先发动进攻,唐军拥有与宋军同样高的弓弩配备量,先以箭镞攻击对手,随后刀阵迎击,当两军混战在一起的时刻,骑兵迅速从侧翼扰到敌军后方,两线夹击对手!如果我军主动进攻,骑兵主要担负从侧后扰到敌军后方,迁制对手主力,同时步兵开始以刀阵推进,最终实现围歼。史书上有“如墙而进”,“当嗣业者,人马俱碎”来描述唐刀阵推进时的强大威力!

唐军的战术有些类似亚力山大大帝的矛阵加重骑兵的战术。

可见唐军步骑的配合与后来的“两翼铁骑”是完全不同的!唐军骑兵虽与步兵合为一体,但在战斗中其使用是完全独立于步兵的!可以说是由唐军创造了步骑合战的最优秀典范!唐军的战术极富力图全歼、所向披靡的霸气。这与其他军队在骑兵面前将步兵作为列阵死守的工具的作风完全不同。这充分说明了唐军拥有极高的主动进攻精神。

可见,唐军的基本战术是“侧翼迂回,前后夹击”。唐军将步兵列阵的威力和骑兵强大的机动性能通过“蓄力化运载步兵”这一创新完美的结合到了一起,发挥了强大的战斗威力。

轻步兵中,人配弓一把、箭30,短柄重刀一把,长枪一条,方型牛皮盾一面。另外轻兵配弓一把、箭30。背后背着一个更大的箭娄,装箭,配弩一把,长枪一条。

但是,唐军号称劳师以袭远,从安西深入七百余里,攻打曾经是安西四镇之一的碎叶城附近。观察地图以及结合史书我们可以看出。高仙芝翻越葱岭(帕米尔高原),“深入七百馀里”,其实已经在阿拉伯的地盘上作战,阿拉伯在补给,情报等方面占了绝对的优势。

阿拉伯史籍关于怛罗斯战役的仅有两部,有关阿拉伯动员兵力的人数,中、阿典籍中并无记载,有关唐朝兵力在阿拉伯方面的史料方面如下。

As-Saffah(阿布·阿拔斯)掌权3年后(年),布哈拉爆发起义,为首的是SharikhibnShaikh(舒莱克)。他率三万名阿拉伯人和其他人对AbuMuslim(阿布·穆斯林)展开报复行动,反抗他的血腥手段和滥杀无辜的行为。AbuMuslim前去镇压,派ZiyadibnSalih(齐亚德·伊本·萨里)和阿布·达乌德·哈立德·本·伊卜拉欣·祖赫利为先锋。双方交锋,SharikhibnShaikh被杀。他再次征服布哈拉和粟特,并下令构筑撒马尔罕墙,以期在敌人进攻时成为一道防御。

他派遣ZiyadibnSalih继续挺进,后者征服了河外地区的城镇乡村,一直抵达怛逻斯和伊特莱赫。于是中国人出动了,发兵十万余人。塞义德·本·侯梅德在怛逻斯城加强城防,AbuMuslim则在撒马尔罕的军营中镇守,大批将领和招募来的兵士聚集在塞义德那里。他们分几次将他们(中国人)各个击败,共杀死四万五千人,俘获二万五千人,其余纷纷败逃。

穆斯林们占领了他们的军事要地,进军布哈拉,降服河外地区的国王和首领们,将他们斩首,并虏走他们的子孙,抢去他们的全部财产。他们不止一次将俘虏(当地土著)五万人五万人地渡过河去。AbuMuslim决意进攻中国,并为此做好了准备。但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使他改变了这一计划,ZiyadibnSalih向他展示了一封无法证实其真实性的、来自As-Saffah的信,信上说委任他为Khorasan(呼罗珊)的总督,AbuMuslim开始施展计谋,最终将ZiyadibnSalih杀死,并派人把他的首级送到As-Saffah那里。—穆塔海尔·麦格迪西Al-MutahharibnTahiral-Maqdisi(卒于年)或巴勒希AbuZaydal-Balkhi(卒于年),《肇始与历史》

这一年,拔汗那(费尔干纳)的Shishpir(伊赫希德)与Chach国(即石国)王反目为仇。Shishpir向中国国王求救。中国皇帝派出10万大军驰援,将Chach国王包围。Chach国王归顺中国皇帝,他和手下没有受到他(中国国王)的迫害。消息传到AbuMuslim(阿布·穆斯林)那里,他派ZiyadibnSalih(齐亚德·伊本·萨里)前去交战。两军大战于但逻斯河。穆斯林们最终战胜了他们,消灭近五万人,俘获约二万人,残部逃回中国。此役发生在年(年)12月。—伊本·艾西尔Aliibnal-Athir(卒于年),《历史大全》

关于阿拉伯驻兵人数,由于史料的欠缺,史学家只能从阿拉伯典籍的零散史料中估算。在年,倭马亚王朝的军队是25至30万,阿拉伯人在Khorasan(呼罗珊)总督区的人数是11.5万至20万,到了年,其兵力为4.7万,一些史学家相信倭马亚在Khorasan的驻军数量一致维持在四至五万直到末期。阿拔斯王朝在怛罗斯战役前的兵力无从考证,不过史学家根据在年哈里发al-Mansur(曼苏尔,—年在位)面对什叶派al-Nafsal-Zakiyya和其兄弟Ibrahim发动的起义时透露的数据分析;在库费哈里发仅有一千兵卒在身边,其余的阿拔斯军队分散;其中三万驻守莱伊(今伊朗德黑兰省),由他儿子al-Mahdi(迈赫迪)统领;四万驻守伊弗里基(今北非西部),由al-Ashathal-Khuzai统领;人由Isab.Musa指挥在麦地那与起义军首领al-Nafsal-Zakiyya作战,哈里发一共提及了7.5万驻军人数情况。此外阿拉伯阿拔斯王朝有大量呼罗珊军,呼罗珊军是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的重要主力。

不过Kennedy指出阿拔斯王朝绝不止这些兵力,其余没被透露的包括驻守在摩苏尔的防守哈瓦利吉派的军队,另外可能大约有2.5万驻守在拜占廷边境。据此Kennedy推测,阿拔斯王朝的军队在al-Mansur时期为10万。但Kennedy指出这10万人都是全职职业军人,与之前的倭马亚王朝军队中的民兵不同,因此实际上阿拔斯王朝很可能把军队保持在大约25至30万之间,与前朝不分上下。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说的仅仅是驻军,不包括战时临时征行的麦瓦利(志愿者),如年倭马亚与拜占廷作战时的20万队伍、1.2万工匠、骆骡各6千;年阿拔斯与拜占廷作战时的9.万人;年的13.5万人,因此2.5万驻守在拜占廷边境的仅仅是正规军,并非阿拔斯可动员的兵力及藩国参加后的数目。年BaiShouyi.在AHistoryofChineseMuslim(Vol.2).Beijing:ZhonghuaBookCompany中提出了有20万,远远高于所有文献上记载的阿拉伯军动员的人数最高值10万,年代ABC-CLIO出版的《在伊斯兰世界的冲突和占领》(ConflictandConquestintheIslamicWorld:AHistoricalEncyclopedia)开始引用这个数字。中国方面对此战唐军动员的人数,大致有两个不同的记载;一为6至7万,一为2至3万。

阿拉伯方面的两种记载,对唐军动员的人数为10万,外国史学界学者方面多支持唐朝2至3万说法,对唐军10万人数并没有达成共识,此说包括著名东方学家Waley、汉学家Graff、Powell及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出版的《中亚文明史》(此本巨作由多位著名中亚研究学者编辑而成,包括著名的L.Bazin、M.S.Asimov和伊斯兰学者CliffordE.Bosworth),其中美国藏学家白桂思、俄国伊斯兰学家巴托尔德和穆罕默德·阿萨德(MuhammadAsad)也指出阿拉伯史籍的言词和唐军人数方面都过于夸大,把此战唐军的兵力调整到2至3万。不过作为参战人员之一的杜环,并没有透露唐军在这场战役的兵力,其著作《经行记》原本已失传,残文被杜佑收入在《通典》。但《经行记》的残文并没有关于唐军在这场战役的兵力的记载,因此杜佑得七万之说应是他自己猜测,而不是某些人云亦云的网民所说的得自杜环。

关于阿拉伯人在呼罗珊以东附属国地区到底可以调动多少附庸军人及当地藩国可参战的兵力,我们在《册府元龟》一份年的吐火罗诸国表可以看见,若从年阿拉伯人占据赫拉特,至年越过阿姆河入侵河中地区算起,吐火罗及其旁的12个诸国(今阿富汗北部,河中以南地区,不包括昭武九姓地区)到了年已成为阿拉伯人的实际管辖地,这在中国史籍上《册府元龟》和《全唐文》中开元年间安、康、俱密(年)、吐火罗(年)和石(年)王所撰的《请讨大食表》文中描述倭马亚王朝对各诸国所实行的异教重税得到见证,对这样兵多将广的藩国,AbuMuslim在怛罗斯战役中,征它几万兵,应该不是一件稀奇的事。

有种说法认为河中九国当时经历了反阿拉伯起义后损失惨重,无法为阿拉伯提供过多的兵力。但请持这种观点的搞清地理概念,吐火罗诸国指的是现阿富汗地区,而河中九国指的是现中亚地区,两者完全就不是同一个地区。吐火罗诸国是在年被阿拉伯占领,而河中九国则是在年左右被阿拉伯实际控制。到了恒罗斯之战时被阿拉伯实际占领的吐火罗诸国是何态度自不用说,而被阿拉伯实际控制的河中九国的态度则在很多史料中都有记载。

就在此战前夕的年,河中布哈拉王(即安国)还主动向阿拉伯人伸出援手协助平定阿拉伯人SharikhibnShaikh的起义,没有当地人的协助,ZiyadibnSalih根本不可能转败为胜,所以阿拉伯人在此战对这些藩国的征调并非难事,藩国也可以多多地参加。另外根据史料记载恒罗斯之战时呼罗珊以东诸国是支持并联合阿拉伯对抗唐军的,(资治通鉴·卷)记载高仙芝之虏石国王也,石国王子逃诣诸胡,具告仙芝欺诱贪暴之状。诸胡皆怒,潜引大食欲共攻四镇。仙芝闻之,将蕃、汉三万众击大食,深入七百余里,至恒罗斯城,与大食遇。

连云堡地势险要,且有万人吐蕃兵防守,但高仙芝指挥下的唐军作战神勇,半天时间便攻占了该城。此后高仙芝率兵继续深入,越过险峻的坦驹岭,进入阿弩越城,平定了小勃律国,活捉小勃律国王及吐蕃公主。此役之后,唐军在西域威名更盛,高仙芝也被提拔为安西四镇节度使。天宝九年()高仙芝再度奉命出军,击破亲附吐蕃的车师国,俘虏其国王勃特没。天宝初年,吐蕃以武力迫使小勃律(今克什米尔的吉尔吉特)与之联姻。由于小勃律国地处吐蕃通往安西四镇的要道,于是西北二十余国皆臣服于吐蕃,中断了对唐朝的朝贡。在当时的四镇节度使田仁琬曾3次讨伐均未成功的情况下,高仙芝(高句丽国遗民)于公元年(天宝六年)被玄宗任命为行营招讨使,率步骑一万进行长途远征。高仙芝从安西出发,仅用百余日便到达连云堡(小勃律西北部今阿富汗东北的萨尔哈德)。

这两次艰难的远征使得高仙芝在西域获得了极大的声誉,也标志着唐朝在中亚的扩张达到了顶点。此时,中国已经成为塔里木地区、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地区的占有人和塔什干的宗主,他控制了帕米尔山谷地区,成了吐火罗地区,喀布尔和克什米尔的保护者,高仙芝俨然是大唐在中亚的总督。几乎同一时期,阿拉伯国内发生革命,年阿拔斯王朝(旗帜尚黑,中国史称黑衣大食)取代了倭马亚王朝(旗帜尚白,中国史称白衣大食)。在初步解决了吐蕃方面的问题之后,高仙芝打算利用这一大食易代、河中叛乱的千载难逢良机,剪除大食羽翼,逐步恢复唐朝在岭外地区的主权。于是一个名为石国的西域小国成了牺牲品。

公元年,唐朝统治者以西域藩国石国“无番臣礼”为由,唐安西节度使高仙芝领兵征讨,石国请求投降,高仙芝允诺和好。不久高仙芝违背承诺,攻占并血洗石国城池,捋走男丁,格杀老人、妇女和儿童,搜取财物,俘虏石国国王,年正月,高仙芝入朝,将被俘的几位国王献于玄宗面前,并因赫赫战功被授予右羽林大将军,并将石国国王斩首。此时高仙芝达到了征战生涯的最高峰。侥幸逃脱的石国王子遂向大食(阿拉伯帝国)的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求救。大食援军计划袭击唐朝西域四镇,高仙芝先发制人,主动进攻大食。高仙芝率领大唐联军长途奔袭,深入七百余里,最后在怛罗斯与大食军队遭遇。唐朝要在中亚树立霸权就必须击败阿拉伯,而阿拉伯要完全控制中亚则必须击败唐朝的挑战。

天宝十年四月()高仙芝率军从安西出发,在翻过葱岭、越过沙漠、经过了三个月的长途跋涉之后,高仙芝在七月份到达了中亚名城怛罗斯城下,城中已经有阿拉伯军数千人抢先驻守,唐军只好开始围攻怛罗斯城(今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城附近)。据阿拉伯史书《创世与历史》记载,阿拉伯人在接到高仙芝进攻的消息之后,驻巴士拉的东方总督艾布·穆斯林立即下达命令,部将塞义德·本·侯梅德带部下数千人的部队抢先驻守怛逻斯城中,加强防守,为大军集结赢得时间。艾布·穆斯林带着自己的1万人赶往撒马尔罕构筑工事准备大战,齐雅德和另一将领艾布达·乌德·哈里德·本·伊卜拉欣·祖赫利召集河中的驻屯军1万人迅速赶往怛罗斯城,(可能还包含艾布·穆斯林的一部分部队),高仙芝攻城五天不克,阿拉伯援军赶到,从背后袭击唐军(段秀实传围城五日不克),在外围警戒的葛逻禄部雇佣兵见事不妙突然逃跑,导致唐军阵脚顿时大乱。葛逻禄的行为在唐军看来是彻底的背叛,阿拉伯联军趁机出动重骑兵突击唐军阵营的中心,连日征战的唐军在内外夹击下再也支撑不住,终于溃败,高仙芝在夜色掩护下单骑逃脱。李嗣业、段秀实收拢散兵游勇向安西逃遁,途中恰逢中方联军中的拔汗那兵也溃逃至此,造成兵马车辆拥挤堵塞道路。李嗣业恐阿拉伯追兵将及,不惜对盟军大打出手,挥舞大棒毙杀百余名同属大唐联军的拔汗那军士,才杀开一条血路,残余唐军得以通过。此前李嗣业还曾劝高仙芝弃兵逃跑,被段秀实斥责为“惮敌而奔,非勇也;免己陷众,非仁也”。在收拢残兵之后,高仙芝并不甘心,依然想进行一次反击,在李嗣业等的劝说之下终于放弃。最后高仙芝只得引残兵逃至安西。

此役的具体唐军损失数字不明,《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中全部过程仅记载为:高仙芝之虏石国王也,石国王子逃诣诸胡,具告仙芝欺诱贪暴之状。诸胡皆怒,潜引大食欲共攻四镇。仙芝闻之,将蕃、汉三万众击大食,深入七百馀里,至恒罗斯城,与大食遇。相持五日,葛罗禄部众叛,与大食夹攻唐军,仙芝大败,士卒死亡略尽,所馀才数千人。

唐军面对阿拉伯联军二十万,沉着应战,令阿拉伯联军损失惨重,两万人的安西精锐部队中,大约损失一万余人,其中阵亡和被俘各自近半,但仍有有数千余得以身还(从高仙芝还想与大食一决高下,就可以看出,唐军仍还有不少人)。阿拉伯忙于平乱,对保住中亚心满意足,也未能进一步扩张。

怛罗斯之战后,安西都护府的精锐兵力损失殆尽,但盛唐时期的恢复能力是惊人的。仅仅过了两年,升任安西节度使的封常清于天宝十二年(年)进攻受吐蕃控制的大勃律(今克什米尔西北的巴勒提斯坦),“大破之,受降而还。”说明安西都护府的实力已经大体恢复。如若不是安史之乱,安西都护府也许有能力再次和阿拉伯人一较长短。

高仙芝败退后,仍被玄宗委以重用。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叛反于范阳,天下大乱。高仙芝奉命征讨叛军,在防务空虚、兵不习战的情况下扼守潼关,这位高句丽族名将显示出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一度保卫了长安的门户。当时玄宗已经赏罚无章,就如李泌所说:“假如当初封赏给安禄山的不是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之官,而是给他百里之国,也就不会谋反了。”遗憾的是,不久玄宗听信谗言,错斩了高仙芝。此后唐朝逐步陷入藩镇割据状态,再未重现昔日辉煌,在西域的霸权也随着盛唐的崩溃而随风消逝。

怛罗斯之役后不久阿布·穆斯林因功高震主而被谋杀,手下大将齐雅德·伊本·萨里也被处死,由此引来大规模叛变,阿拉伯忙于平乱,并没有乘胜追击,只是巩固了他们在中亚取代唐朝建立的霸权。而中国方面由于几年后爆发安史之乱,之后还有朱泚之乱、藩镇之祸、牛李党争、甘露之变,唐朝不断内斗,国力严重消耗,也只能放弃在中亚与阿拉伯的争夺。

西方学者勒内·格鲁塞认为:如果不是唐帝国内部的那场内乱,也许,不过几年,他们就会从阿拉伯人手中夺回他们的霸权,但是,随后爆发的安史之乱却使唐军永远的失去了这个机会,也正是这场来自帝国内部的持续八年的内战,几乎耗尽了这个强盛帝国的所有财富,衰落从那个时候才骤然开始。从废墟中重建的那个帝国已不再是曾经的天可汗帝国。

吐蕃与阿拉伯三次大战、17万精锐损失殆尽等等都是谣言,没有史料依据,当时阿拉伯在东部倒是与古斯(Ghuzz)、突厥有过冲突,阿拉伯史料记载阿拉伯人造惹瑟知之门等防御突厥人的侵袭,在拉什特、布哈拉附近与赭时修筑了城墙以防备突厥人,没有记载吐蕃与阿拉伯大规模交战、17万精锐损失殆尽。支持拉斐厄叛乱的战士来自10多个势力,其中突厥人起重要作用,拉斐厄见弃于突厥人之后,很快就投降于阿拉伯马蒙;法德勒东征打了多个势力,俘获吐蕃军官,但是对此记载很简略,还比不上对怛罗斯之战的记载,很难说是大战,而且法德勒东征也没有要打唐朝的意思。

唐主要对付自己的内斗内战,以及突厥、铁勒、高句丽、吐蕃、契丹、南诏等等。而阿拉伯主要对付叛乱、内讧,以及与拜占庭的冲突。

阿拉伯史料里,根据塔巴里、亚尔库比、加尔迪齐等人的记载,在网上流传的阿拉伯与吐蕃大战的那个时间段,波斯人的暴曱动、什叶派运动不断。阿拔斯大食委派的历任呼罗珊省总督不得不应付波斯人乃至阿拉伯人本身发动的一系列叛乱。谢里克事件平息后,布哈拉什叶派阿拉伯人仍不断背叛。哈里吉派优素福·贝尔木之乱、曼苏尔·本·阿卜杜拉之乱、塞吉斯坦与巴德吉斯屡次动曱乱、阿什纳斯之乱等等。

大食的马蒙在对哈利发阿敏(年)展开斗争以前,曾向其韦齐尔法兹勒·本·萨赫勒诉说:(葛逻禄)叶护、“吐蕃主可汗”不臣服;喀布尔王正要夺取呼罗珊与喀布尔毗连的地区;讹答剌君主不肯继续入贡。马蒙听从法兹勒的建议,和平解决了这些问题。并没有大战,之后也没有大食与吐蕃大规模交战的记载,而是大食对付突厥、古斯(Ghuzz)以及反叛的大食人、波斯人。大食集中力量解决反叛、内讧以及与拜占庭的冲突,而在大食的东部,大食与古斯(Ghuzz)、突厥有冲突,大食在拉什特、布哈拉附近与赭时修筑了城墙以防备突厥人。

实际上怛罗斯之战后不久,唐军就连续派兵在西域活动,西域各国也多向唐朝朝贡,虽然有些小国投靠阿拉伯,但亦有背叛阿拉伯,重新倒向唐朝的。怛罗斯之战的爆发本与石国有关,但是战后不久,石国仍然倒向唐朝。从新近出土资料中也有很多怛罗斯之战后唐朝中央与中亚地区军事据点的文书往来。纵观唐朝的扩张史,偶遭挫折甚至惨败并不少见,而败后卷土重来也是唐朝惯用的战略。我们可以说,假如安史之乱不爆发,大唐仍维持表面上的繁荣,那么若干年后唐军再次出击中亚,与阿拉伯军队再次相遇,几乎是必然的。当然这仅仅是假设。安史之乱的爆发,引爆了唐朝社会的几乎所有矛盾,即使怛罗斯之战取胜,按照正常的历史进程,唐朝势力仍会撤出中亚。法国学者张日铭在著作中认为,在安禄山叛乱前,唐从未自西域撤退。所以我们应该说,正好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当口,爆发了怛罗斯之战,而不是怛罗斯之战,促使唐朝由盛转衰。

造纸术被误传为经过怛罗斯之战西传。实际根据杜佑《经行记》的记载,被俘的工匠里没有造纸工匠。近几年有乌兹别克斯坦学者在研究中指出,怛罗斯之战之前造纸术就以和平的方式通过拔汉那首府浩罕传往撒马尔罕。

怛罗斯战役之后,接踵而至的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导致唐朝无力染指中亚,并自此退出对中亚霸权的争夺。原本臣服于唐朝的中亚诸国转而臣服于阿拔斯王朝。尽管阿拔斯王朝取得了怛罗斯战役的胜利,阿拔斯王朝也未有东进扩展领土的打算,阿拔斯王朝默许了葛罗禄在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附近的扩张。他们自立了一国家,并一直维持至九世纪末被后来建立黑汗王朝的入侵者消灭。

长远来说,部分因为怛罗斯战役的影响,伊斯兰文化比中国文化对中亚的影响更为深远。唐军战俘中的工匠被带到阿拔斯王朝。杜环是唐军俘虏中的一员,他是作为随军书记官参与怛罗斯战役的。杜环在中亚、西亚乃至地中海沿岸等大食境内游历、居住有十多年之久,并将其游历见闻著作成书,名为《经行记》,为中、外文化交往流下了宝贵的记录。

尽管怛罗斯战役战败,唐王朝的整体实力,以及在西域的影响力并未受到动摇;战後,唐王朝仍在中亚继续扩张;年,封常清攻占大勃律菩萨劳城,而於年达到了西域经略的鼎盛;从长安安远门西行至唐境西陲是1.2万里,陇右作为东西交流的咽喉要地,成为唐朝最为富庶的地方。年,参与怛罗斯战役的拔汗那与阿拔斯王朝仍派兵助唐镇压安史之乱。拔汗那位于葱岭以西最靠东边的七河地区小国,是唐朝在中亚“事唐最谨”的藩属。雷纳·格鲁塞指出如果在天宝后期没有发生内乱和革命的话,唐朝在此战所遭受到的灾难是有可能会得到恢复的。然而随后爆发的内战却使唐朝永远的失去了这个机会。

怛罗斯战役后,中亚大部分地区并没迅速地转化为伊斯兰教区,虽然阿拉伯人在河中地区(Transoxiana)的建制很早,但阿拉伯人对当地人仍非常不信任,主要是他们并非伊斯兰教徒。初期的时候为了增加税收,没有要求人们该信伊斯兰教,到了Qutayba(屈底波,卒于年)时期,开始约许免税引诱和强迫人们改教。不过一直到了年的萨曼王朝时期,伊斯兰教才逐渐成为河中地区主要信奉的宗教。而在中国新疆地区,即唐安西四镇所在,即使在安史之乱后,唐朝退出西域舞台,当地也没有因此转化为伊斯兰区,回鹘及后起的几个突厥政权一直扮演了汉传佛教的守护者,一度代表了汉传佛教势力抵抗伊斯兰教。到了年前后,喀喇汗国统治者萨图克改信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才在新疆得到了发展,在新疆东部地区的高昌回鹘仍信奉佛教;新疆境内一直到15世纪末明代中叶才完成全盘伊斯兰化。此时距怛罗斯战役已有年,而唐朝也于年灭亡。

而值得注意的是,回鹘本信奉摩尼教,摩尼教于年传入蒙古回鹘汗国,迅速发展成为国教,其影响渗透到汗国社会、经济、外交及文化的各个方面。直至年,回鹘汗国崩溃,部众西迁至西域及河西走廊一带,由于受到当地盛行的汉传佛教的影响,大批民众多改信佛教。唐代的新疆地区是汉传佛教的一大中心,已有了近很长的汉传佛教发展历史,僧徒众多、香火旺盛。这些都为后来回鹘佛教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从今天所能见到的回鹘文佛经、回鹘佛教石窟艺术诸因素来看,汉传佛教对回鹘佛教影响最大。吐蕃曾在新疆统治一段时间,但藏传佛教在新疆的影响仍不及汉传佛教。直到元代,由于蒙古人崇敬喇嘛,藏传佛教才在新疆得到发展,但汉文佛典被翻译为回鹘文的数量仍最多,大约81部41种佛经。其次才是从藏文翻译过来的佛经,至少有16部。

匈牙利学者Harmatta推断,在蔡伦发明纸张后的一个世纪,索格低亚(Sogdiana)就已经用纸通信了;到了3世纪,纸张已传入伊拉克地区。李约瑟指出早在年造纸术就已经传入中亚的撒马尔罕。到了年纸张已在阿拉伯半岛麦加被阿拉伯人使用。总之,都比怛罗斯战役早。

在怛罗斯战役后,唐朝与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之间通常关系,并未见受到此战的显著影响,阿拔斯在对华关系方面上与前朝没有什么改变。以下为怛罗斯之战后中的47年,阿拔斯使臣来华的17次记录,自战后的6年,每年均有阿拔斯使臣来朝,仅年就来了四次,见于《册府元龟》记载者有。

《新唐书》《旧唐书》认为大食攻仙芝于怛罗斯城,《资治通鉴》认为是仙芝在该城与大食遇。这样,我们就有必要知道在大战前,究竟是谁占领着这座城,史书记载,怛城是石国的第二大据点,《新唐书·石国传》“怛罗斯城,石国常分兵以镇之。”这也是高仙芝与大食在此相遇的重要原因。由此我们可以推想,大食很可能只是答应石国王子派兵驻守怛罗斯城,而且需要说明的是,在怛城不远的撒马尔罕,早已是大食兵聚集的据点。

  天宝十年四月()高仙芝率军从安西出发,在翻过葱岭、越过沙漠、经过了三个月的长途跋涉之后,高仙芝在七月份到达了阿拉伯人控制下的怛罗斯,并且开始围攻怛罗斯城(今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城附近)。事后的许多历史研究者和军事家对此感到困惑,高仙芝的数万中国军队是如何在面临高原缺氧、且几乎没有补给可能的情况下翻越帕米尔高原(时间长达2个多月)?而这样一支理应疲惫不堪的军团还能在达到目的地后与拥有地利人和、数量数倍于己的阿拉伯军队作战,这本身已经是战争史上的奇迹了。

  由于阿拉伯人早就在准备对安西四镇的攻击,在接到高仙芝进攻的消息之后立即组织了十余万大军赶往怛罗斯城,双方在怛罗斯河两岸、今天的奥李·阿塔附近展开了决战。由于唐军将士极其英勇善战,加上强弓硬弩的技术优势,高仙芝曾经占得上风,阿拉伯联军先后7次进攻均被唐军步、骑兵压制住。阿拉伯军队一味依赖轻骑兵突击的弱点再次暴露无疑:这种战术在训练有素、阵形整齐的敌人面前很难凑效,19年前他们在欧洲的图尔之战中正是败在了坚守阵地的法兰克人手下,停止了对西方的扩张。但这次由于阿拉伯联军兵力实在太多,高仙芝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

  战斗持续了五天,双方仍是不分胜负。然而就在两军相持不下的重要时刻,形势发生突变。在第五天傍晚的激战中,葛逻禄部雇佣兵见势不妙突然叛变(事后有人认为是被阿拉伯人买通的结果),这成为战役的转折点。叛军从背后包围了唐军步兵,断绝了他们与骑兵的联系。唐军突然失去了弓弩手的支援,阵脚顿时大乱。阿拉伯联军趁机出动重骑兵突击唐军阵营的中心,连日征战的唐军在内外夹击下再也支撑不住,终于溃败,高仙芝在夜色掩护下单骑逃脱。

  李嗣业、段秀实收拢散兵游勇向安西逃遁,途中恰逢中方联军中的拔汗那兵也溃逃至此,造成兵马车辆拥挤堵塞道路。李嗣业恐阿拉伯追兵将及,不惜对盟军大打出手,挥舞大棒毙杀百余名同属大唐联军的拔汗那军士,才杀开一条血路,残余唐军得以通过。此前李嗣业还曾劝高仙芝弃兵逃跑,被段秀实斥责为“惮敌而奔,非勇也;免己陷众,非仁也”。在收拢残兵之后,骁勇的高仙芝并不甘心,依然想进行一次反击,在李嗣业等的劝说之下终于放弃。最后高仙芝只得引残兵逃至安西。

  此役唐军损失惨重,两万人的安西精锐部队几乎全军覆没,阵亡和被俘各自近半,只有千余人得以身还。但唐军也重创了阿拉伯部队,杀敌7万余人。慑于唐军所表现出的惊人战斗力,阿拉伯人并没有乘胜追击,只是巩固了他们在中亚的霸权而已。而中国方面由于几年后爆发安史之乱,国力大损,也只能放弃在中亚与阿拉伯的争夺。与此同时,吐蕃的崛起成功的阻挡了阿拉伯人的东进,避免了唐朝西部疆土的进一步失守。

一直觊觎东进的阿拉伯人只是一直碍于唐对此的管辖而迟迟未动手,而此时唐与石国发生冲突,进驻怛城便成了难得的机会。但高仙芝并不知大食的意图,而且我们知道唐在葱岭以西的属国分散部署,一时很难集结,所以一旦大食来攻四镇,很可能会像此前的突骑施一样攻陷安西,为了阻止大食的东进,以攻为守,远征大食对于深谙兵法的高仙芝来说似乎成为最佳手段,刚刚平定布哈拉和粟特的叛乱的穆斯林大军匆匆南下,恰好与高仙芝大军相遇在怛罗斯河,两军激战五日,由于怛罗斯城守兵与南下穆斯林大军合击唐军,在那里彻底的打败了中国人。关于阿军为何没有乘胜东进,大多数学者的观点,认为怛战阿军胜的过于艰难,慑于唐军强大的印象,不愿东进挑起更大的战争。笔者认为上述原因固然存在,但更主要的是新兴的阿巴斯王朝希望有效的梳理并不稳定的内政而奉行的暂时和平外交政策。实际上,此后,突厥人成为阿拉伯人的雇佣兵,并且逐渐灭亡阿拉伯帝国,形成波斯人执政,突厥人掌军,阿拉伯人念经的局面。

高仙芝是一位优秀的将领,他骁勇善战,屡出奇兵,为唐朝立下了卓越战功。虽然这位高句丽人学会了中国的兵法,也受到中国的霸道政策的影响,对石国这样的小国背信弃义,大肆杀戮百姓、掠夺财物,为阿拉伯大举进攻提供了口实。怛罗斯城就在安西四镇之疏勒(喀什)和安西四镇之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Tokmok),诗仙李白就出生于此)之间,是大唐之领土。但是自从开元年间唐朝主动放弃碎叶城后,唐朝就失去了对这一地区的实际控制。到了年这一地区已成为阿拉伯人的实际管辖地,这在中国史籍上《册府元龟》和《全唐文》中开元年间安、康、俱密(年)、吐火罗(年)和石(年)王所撰的《请讨大食表》文中描述阿拉伯人对各诸国所实行的重税得到见证。因此当时河中地区实际上已经被大食控制,而不是某些网民所说的河中地区对于大食来说也是异土。此时唐朝对河中地区(石国、怛罗斯以西地区)进行的仅仅只是虚无的册封。

但是对怛罗斯之败,高仙芝并不负全部责任:高仙芝屠戮石国的行为并没有受到唐廷的指责,可见其行为符合唐廷对西域国家的态度;高仙芝的军队翻越帕米尔高原,劳师袭远,再加上在不熟悉的敌国土地与敌国精锐部队作战,在种种不利的情况下受内外夹击而溃败,显示出这位高句丽族将领的军事才能。

唐朝并未因怛罗斯之战而丢失西域(安西、北庭),约公元年以后,唐朝才失去西域(安西、北庭)。

怛罗斯之战后,唐朝在西域的影响力并未受到动摇,西域唐军迅速恢复,封常清率领唐军继续扩张,直到安史之乱才停止。

年唐朝在西域的势力到了极盛。近些年,有学者已经考证,怛罗斯战前,造纸术已从唐属国拔汗那的首府浩罕和平传入中亚撒马尔罕。唐朝最后退出中亚争夺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怛罗斯之败,而是安史之乱。由于安史之乱爆发,即使是怛罗斯之战获胜,唐朝依然会退出中亚。

开元天宝时期大唐王朝迎来了它的辉煌盛世,国富民殷。虽然朝廷上有些不和谐音符,但似乎不影响大局,志得意满的唐玄宗沉浸在温柔富贵乡中,尽情享受生活。然而这种看似平静的背后,其实正暗流涌动,那么这股暗流是什么呢?我们知道,在唐玄宗统治后期,有两个政治明星的冉冉升起格外引人瞩目,一个是杨国忠,另一个就是安禄山。这两个人的发迹都颇具传奇色彩,那么安禄山又是如何出现在唐朝的政治舞台上的呢?对大唐王朝痛心疾首的安史之乱又是如何在范阳发动的呢?

请看下回:《渔阳鼙鼓》

觉得精彩的话,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长按







































閾跺窛鐧界櫆椋庝笓绉戝尰闄?
鐧芥椋庡ソ娌诲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z.com/xjebtq/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