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驱虫斑鸠菊丸治疗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522/8977623.html
沈阳气象预报/预警/科普/指数/资讯立

今天白天的阳光和温度都刚刚好,唯独空气质量有点煞风景。

但秋天也并不是只有阳光和微风,有点秋雨做点缀,才能更好的诠释金秋十月。

明天(周日)阳光羞涩,局部会有阵雨天气现身,但雨势不大,对我们影响也不大,以防万一,外出的话还是要携带好雨具。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但这场雨说它小,微不足道也好,或者说它比较“叛逆”也好,气温并没有因此有波动,明天(周日)最高气温仍保持在20℃附近,只是天空阴沉,西南风最大风力增强到5到6级,在外体感相比于今天(周六)会有所差距,在外多少会有点凉飕飕,穿着上比今天(周六)再添厚一点点即可!

注意的是,明天(周日)夜间,天空虽然逐渐转晴,但风向转为偏北风,此时节的北风还是很有力度的,它的到来,降温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最低气温再次回到个位数,2℃。也就是说下周一的早上,室外体感又将是寒意十足。提醒您周一早上出门要穿戴保暖。

但北风也不是只制造寒冷,一无是处,北风可以净化空气,周一的空气质量有望转好。

沈阳10月13日下的是“霰”

年10月13日8时20分左右,受高空槽和地面冷锋共同影响,辽宁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降水天气,其中沈阳地区降水相态十分复杂,先后出现了霰、雨夹雪和雪。对于雨夹雪和雪,人们并不陌生;对于“霰”,可就是稀客了。这种颇像“盐粒子”的东西在沈阳降下后,有的市民把它用手捏起来,感觉像是“冰渣子”,但一碰就变成水了;就算不捏,它一两分钟也会自己融化。很多人以为这是小冰雹,奔走相告:“下雹子啦!”。

那么,霰是怎样生成的呢?

霰是在高空中的水汽遇到冷空气而凝结成的小冰粒。霰又称雪丸或软雹,是由白色不透明的近似球状或圆锥形的、有雪状结构的“冰相粒子”组成的固态降水,直径2-5毫米,着硬地常反跳,松脆易碎。

霰是冰雹的核心,但是它与冰雹有严格的区别:冰雹的直径要比霰大很多,一般是几十毫米甚至十几厘米;相对而言霰是软的,冰雹是硬的;冰雹常出现在对流活动较强的夏秋、季节,而霰是一种稳定的固态降水,常出现在降雪前或与雪同时降落。从视觉上说,冰雹是半透明的,而霰是不透明的。另外,冰雹是农作物的大敌,而霰对农作物没什么危害。

在天气现象的观测中,最难识别的就是霰、米雪和冰粒这3种长得很像的颗粒物。其实,三者还是有区别的。

米雪的形成过程基本上同霰,只是它很小的时候空气就托不住了,直径一般小于1毫米,由于个小身轻,下降时均匀,缓慢稀疏,与雪一样有着白色不透明、着硬地不反跳的特点。

冰粒是由于雪在下降的过程中,如果温度较高,部分雪花就可能融化成水滴,遇到强的气流把它重新带到空气中去冻结再降到地面,它是透明的丸状或不规则的固态降水,较硬,着硬地一般反跳,若被碰破则只剩下冰壳,直径小于5毫米,常降自雨层云、高层云或层积云较稳定的气层。

在不同的地区霰有不同的名称,如雪霰、雪子、雪糁、雪豆子等。霰虽然很少出现,但也是一种正常的天气现象,对市民没有什么影响。

我省天气现象观测主要由62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负责,观测方式包括台站人工观测和仪器自动观测,其中凝结类天气现象(露、霜、雨凇、雾凇)为人工观测;降水类天气现象(毛毛雨、雨、雪、雨夹雪)为人工观测和仪器自动观测并行的方式;视程障碍类天气现象(轻雾、雾、霾、浮尘、扬沙、沙尘暴)主要通过能见度仪自动观测;其它天气现象(结冰、积雪、雪深、电线积冰等)由人工进行观测。(作者:王奉安盛永关惠戈)(注:本文图片源自网络)

为便于广大市民

更便捷接受到气象信息,

沈阳市气象局推出

“城气通”APP

安装步骤:

苹果系统均可直接在商店里搜索,下载安装

安卓系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eguxijiaerbaa.com/xjebms/9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