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7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宣传的主题是“防治荒漠、利国惠民”,旨在凝聚社会共识,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动员全社会参与荒漠化防治,实现绿色发展,惠及亿万百姓。

  荒漠化是全球普遍   虽然我国荒漠化防治成效显著,但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受风沙危害严重的国家。目前,全国仍有荒漠化土地面积.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2%;沙化土地面积.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9%。其中,95%以上分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土地荒漠化加剧贫困,全国近35%的贫困县,近30%的贫困人口分布在西北沙区。荒漠化依然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绿色是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坚持绿色发展必须有绿色资源来支撑。“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沙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要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治理。到年使全国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要实现这一目标,“十三五”时期全国需新增治理沙化土地万公顷,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保护优先、科学治理、适度利用原则,以推进“一带一路”防沙治沙为重点,以构建北方生态屏障为目标,着力增加沙区林草植被,全面提升防治荒漠化工作水平。

  一要用创新发展理念引领治沙改革。深化改革、活化机制是防治荒漠化的动力源泉。要坚持依法治沙,落实好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土地沙化封禁保护等制度;探索建立沙化土地资产产权制度,制定用途管制办法;推动建立荒漠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和防沙治沙奖励补助政策,创新防沙治沙税收、投融资机制,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向沙区流动,形成多渠道投入、多部门协作、多方面参与的防沙治沙新格局。

  二要用协调发展理念统筹保护和修复。坚持绿色发展必须有绿色资源来支撑,提高沙区植被覆盖度。荒漠化防治是个系统工程,要坚持保护优先,以自然恢复为主,全面落实荒漠生态保护红线,严格保护好荒漠天然植被,促进自然植被休养生息。要认真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现有生态工程,提升工程建设质量,要树立规模化治沙的理念,按流域、按沙带整体推进,启动“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地区防沙治沙等新的工程,推动由分散治理向规模治理转变,全面加快治理步伐。

  三要用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精准脱贫。荒漠化防治,不仅是生态问题,也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要正确处理防沙、治沙、用沙之间的关系,在严格保护和有效治理的前提下,考虑沙区水资源的承载力,充分利用沙区光热资源充足、物种资源多样、土地资源广阔的优势,合理有序发展沙产业,着力打造一批特色林果业基地,发展精深加工业、能源、沙漠旅游业;要建设新疆南疆、青海柴达木盆地等一批沙产业带,形成产业集群。让沙区群众在治沙中致富、在致富中治沙,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四要用开放发展理念深化国际合作。荒漠化履约要主动适应生态全球化的趋势,积极推动生态绿色外交和绿色国际合作,深度参与全球生态治理体系的建立。围绕“一带一路”,实施防沙治沙“走出去”战略,积极履行国际公约,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提高中国在全球生态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和周边国家境外沙源治理,加强与非洲和阿拉伯国家防治荒漠化的交流与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打造合作新亮点。

  五要用共享发展理念凝聚全民参与。荒漠化防治最大的力量在于人民群众的创造和奉献,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坚持走“建设人人参与,成果人人共享”的中国特色防治荒漠化道路,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积极搭建平台、提供服务,探索深入开展群众性防治荒漠化的新机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荒漠化治理。林业部门要主动作为、主动担当,发挥好防治荒漠化协调小组牵头作用,加强部门协调,发挥部门作用,形成推进防治荒漠化工作的强大合力。

  荒漠化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久久为功。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推进荒漠化防治,共同建设绿色美丽家园,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推动绿色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为国家林业局局长)

来源:人民日报

外一篇:正在消失的土地

年8月22日,在埃塞俄比亚东南部靠近索马里边境的多洛阿多,一名小孩在干涸的湖底上玩耍。非洲东北部非洲之角地区年以来遭遇60年一遇的大旱,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等国逾万人陷入生存危机。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这是年11月14日在菲律宾东萨马省埃尔纳尼拍摄的台风海燕过后被洪水浸泡的农田。新华社/美联

这张年8月5日拍摄的照片显示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人工砍伐造成的植被破坏。新华社/法新

年2月18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一公园内,燃烧后的灌木丛冒起浓烟。干旱导致马来西亚火灾频发。新华社/法新

年8月11日,在罗马尼亚东南部的康斯坦察县,大片向日葵田近乎干枯。康斯坦察是罗马尼亚最大的农业种植区之一,当年的干旱致使农作物歉收。新华社发(佩特雷斯库摄)

年6月11日,在印度查谟,几个年轻人冒着沙尘暴踢足球。新华社/美联

年10月5日,在肯尼亚那库鲁湖,几只水鸟栖息在湖畔。随着肯尼亚气候变得越发干旱,该国湿地面临被蚕食的威胁。在湿地边缘开垦田地导致该国湿地面积显著减少,此外,气候变化也是湿地退化重要原因。新华社记者丁海涛摄

这是年12月19日拍摄德凯喀村。德凯喀村是坐落在约旦河西岸最东南端荒漠中的一个贝都因人村落,共约人。新华社记者尹栋逊摄

年8月15日,在肯尼亚北部的卡丽莎地区,前往河边取水的村民经过动物尸体。非洲东北部非洲之角地区年以来遭遇60年一遇的大旱,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等国逾万人陷入生存危机。新华社记者赵颖全摄

年5月22日,在洪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尔巴,一只玩偶被遗弃在洛斯劳雷莱斯水库龟裂的河床上。在经历长达8个月的干旱之后,洪都拉斯首都附近的水库储水量降到十分危急的低点。新华社/法新

年4月14日,黎巴嫩农民在贝卡谷地灌溉一片麦地。少雨的冬季过后,黎巴嫩干旱的夏季已经到来。新华社/法新

地球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异变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它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年12月,第49届联大正式通过决议,决定从年起将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年12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正式生效,为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制定防治荒漠化纲要提供了依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有26亿人直接依赖于农业,但用于农业的52%的土地受中度或严重的土壤退化影响。由于干旱和荒漠化,全球每年失去万公顷(每分钟23公顷)的土地,而气候变化导致干旱更加频繁更加严重,很可能使荒漠化进一步恶化。

赞赏

长按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有那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z.com/xjebms/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