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克斯河水静静流淌了无数的岁月60年礼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86872.html呵护绿色就是成就未来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 自治区成立60年以来,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全疆上下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理念,坚持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道路,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实施重点区域流域污染治理,精心呵护“三山夹两盆”的秀美山川,在天山南北奏响一曲响遏行云的绿色文明交响乐。 每年,无以计数的新疆人对旅途上结交的新朋友豪言:“来新疆旅游,你不会失望!” 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游客从各地涌入新疆,拍下亿万张照片,被数千万人传阅。 新疆太美,足以让荐者得意,观者痴迷……但,这份美来之不易! 特克斯河水静静流淌了无数的岁月。 沿河水上溯,从夏塔峡谷一路向南,汗腾格里峰披风盖雪,巍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木扎尔特冰川盘亘于巨峰之上,融水涓滴成流,润泽了无数绿洲。 从汉至唐,由明及清直到新中国成立,再到今天,无数行旅经由夏塔古道穿行于伊犁河谷和南疆之间,他们满含敬畏从冰峰下走过,从未想过打扰它。 昭苏天马的故乡 昭苏就这样在数千年里享受着汗腾格里峰的馈赠,这里一直是整个新疆最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自治区成立60年来,昭苏山峦间的牧场一直没有太大变化,变化的是牧场上的牲畜。从新疆第一批本土细毛羊开始,昭苏肥美的牛羊成为这片草原最重要的产品,培育出的军马则一直穿梭在中国的西部边境线上。今天,军马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可昭苏培育出的赛马和骑手却在逐渐主导整个中国的本土马竞技、品种改良和骑术市场。 长达公里的湿地从西边的中哈边境线上一直延伸到昭苏县与特克斯县的交界处,横跨了昭苏县全境。几年时间,昭苏湿地面积增加了两万亩。而今全县湿地总面积达万亩。大部分湿地都被围栏围起,灯塔候鸟栖息地就在公路边上,但天鹅们对人的到来毫不紧张,显然已经习惯了对方的友好。仅仅一个湿地保护工程,就使得数十万只灰鹤、大雁等鸟类选择在此驻足。“鸟儿不识王侯贵,只为绿水青山留”,昭苏县依靠人的努力和自然的垂青,成了中亚候鸟迁徙大通道上的重要节点。由此,每年的5月至6月以及9月至10月,灯塔候鸟栖息地、卡拉库勒湿地等地方就雁飞鹤唳,群鸟蔽日,吸引了无数观鸟爱好者。 特克西县九曲十八弯 “牧民从古至今生活在草原上,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很强,搬家走了,挖的坑全部都要填掉,看不出有人活动过的痕迹。”昭苏县委书记钱志福说,“生态文明涉及自然存量的不断增加,围绕生态环境的产业发育,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最终实现好的经济效益。从年到年的环境评估来看,我们的环境变化是非常显著的。” 时至今日,昭苏县已确立了自身发展的路径和定位。自治区将伊犁河谷确定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昭苏县在整个伊犁河谷的生态环境保护中起着示范作用。 年,该县在全国率先制定了《“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实施方案》,就在同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明确了对昭苏县差别化的绩效考核办法,代替GDP和招商引资成为重要考核内容的是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从那时起,昭苏县12个乡镇场再也没有GDP绩效考核的压力。5年转眼过去,这里的人们远离工业的喧嚣,却又借助着物流和互联网,尽情享受着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成果。 近公里开外,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布尔根河从蒙古国静静流淌而下,蒙新河狸在这里繁衍生息了无数代。从年成立省级自然保护区,到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蒙新河狸的数量增长了几十倍,如今这里已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蒙新河狸种群分布区——与这些河中精灵打交道的人类,全部是对它们呵护备至的保护区管理人员。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自治区发布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包括布尔根河狸自然保护区在内的处区域被列入禁止开发区域名录,总面积近23.4万平方公里。事实上,如今新疆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总面积近.6万平方公里,占据新疆国土总面积的96%以上。 “我们在做,环境保护并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容易,但是我们在用心做!新疆的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纵向比较还是横向比较,都是有质的变化的。从自治区层面到县市层面,都为环境保护付出了很多,包括经济发展,包括更现实的利益。”一位地方干部坦言。 在新疆面临改善民生,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紧迫现实需求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和坚决执行,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远见,更是担当。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像昭苏一样,淡化GDP在绩效考核中的地位。在自治区的大力支持和严格督导下,更多县市将环境保护放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层面来加以考虑,即便这意味着失去相当一部分地方利益。 新疆正在用对子孙后代极为负责的态度,串联起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与未来。同全国一样,新疆正面临着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的成果,正在同步进入中国最西部这片辽阔的土地。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用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技术成果和管理经验,在发展工业的同时,细心呵护我们的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注定要在大美新疆的锦绣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条通往美好未来的绿色通道上,新疆人充满自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eguxijiaerbaa.com/xjebms/5565.html
- 上一篇文章: 特克斯县打造宜居环境惟愿乡村美如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