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達瑪穌一世(St.Damasus)教宗

聖達瑪穌原籍西班牙,在羅馬出生。三六六年,教宗呂伯略逝世,達瑪穌當選繼任。他在任期間,烏蘇奇奴僭立為教宗,製造混亂達十二年之久,而他撥亂反正,功績昭著,聖熱羅尼莫稱他是無與倫比的人「忠貞教會的忠貞聖師」。他個人的聖德和關懷貧病的愛行也眾口皆碑,由於他的努力使教會的威信大為提高。

達瑪穌在教宗任內,全力攻斥馬則道尼和亞略異端。三八一年,舉行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教宗派禦使代表出席。

他是派遣使徒往希臘的第一位教宗。

達瑪穌對教會最大的貢獻是:委派聖熱羅尼莫校對和翻譯聖經,使聖熱羅尼莫的拉丁聖經譯本得以完稿問世。達瑪穌對聖經也有深邃的研究。

達瑪穌對於殉道烈士的墓穴,加以裝飾,或誌銘標彰,以激勵教友師法先賢。他在羅馬建立聖堂兩座,規定公誦聖詠,分兩班輪唱,每篇以聖三光榮頌結束。

達瑪穌於三八四年駕崩,遺體葬於聖老愣佐堂。

聖達尼爾「石柱人」(St.DanieltheStylite)

除了「石柱人」聖西默盎以外,最著名的在石柱上修道的聖人,是本日瞻禮紀念的聖達尼爾。

聖達尼爾生於沙瑪薩達。青年時,棄俗修道。數年後,院長帶了達尼爾到安提阿去,經過德拉尼的時候,二人同去拜訪「石柱人」聖西默盎。西默盎特准達尼爾上柱,頒賜祝福,同時對他說:將來要為耶穌受很大的苦。

過了一個時期,院長去世,院士計劃公推達尼爾繼任。達尼爾婉言拒絕,他再到德拉尼拜訪聖西默盎。十四日後,他啟程往君士坦丁堡,在斐倫波建了一間小屋,獨居隱修。

達尼爾在斐倫波過了九年的隱修生活,決定效法聖西默盎,住在石柱上。西默盎去世前,遺命將自己的外衣送給皇帝。他的弟子到了君士坦丁堡,朝臣不准他入宮拜見皇帝,就把那件外衣送給達尼爾。

達尼爾的朋友在城外築了一根石柱,俯眺博斯夫魯海峽。達尼爾在柱上露宿,某夜,幾乎凍死。皇帝給他另造了一根石柱,上面搭了一個有蓋的棚。那地方常有大風,冬季酷寒,達尼爾經年住在柱上,一直活到八十四歲。

君士坦丁堡宗主教聖吉諾杜祝聖達尼爾為司鐸。達尼爾不肯破例離柱,宗主教在柱下念經,然後上柱給他行覆手禮。

四六五年,君士坦丁堡發生大火。城內有八個繁盛的區域,皆化為灰燼。達尼爾早已警告居民要舉行公共祈禱,否則城內將發生火災,當時大家一笑置之。事後想起聖人的話,紛紛往石柱下求達尼爾代禱。

病人獲准上柱求達尼爾祝福,達尼爾在他的頭上覆手,或用聖油敷擦,往往發生奇效。

教友常往柱下聆聽達尼爾講道,達尼爾勸眾人實踐愛主愛人的基本誡命。

巴塞利古篡奪帝位,擁護歐帝奇異端,局勢嚴峻。君士坦丁堡宗主教請達尼爾入城坐鎮。達尼爾為了挽救當前的危機,破例下柱,群眾歡呼,迎入京城。達塞利古驚惶失措。達尼爾足痛,不能行走。人們用肩輿抬著他巡視全城。巴塞利古懾於聖人的威望,親往達尼爾處請罪,表示悔過,撤銷擁護異端詔命。

達尼爾完成任務,回到石柱上。四九三年,達尼爾年八十四歲,自知死期已至,半夜子時在石柱上舉行了最後一次彌撒聖祭,瞑目安逝,總計他在柱上共住了三十三年。

聖巴沙波(St.Barsabas)殉道

聖巴沙波是波斯某修院的院長,院內有十二位修士。波斯教難期內,全體修士被捕入獄,飽受酷刑,忠貞不屈,判處斬刑。

烈士解往刑場,大家興高采烈,同聲唱歌,讚美天主。巴沙波依次和每一位握手。一個馬田人帶著妻子兒女騎馬走過,看見了很奇怪。他又看見每位烈士頭上有一個十字架,閃閃發光。那人下馬,走近巴沙波身旁,輕輕對他說,也願意皈依聖教。巴沙波點頭表示同意。那人就插在第九位修士的後面。刑吏不知道,把他一併斬首。最後輪到巴沙波,引頸就戮,殺身成仁。

那個馬田人的妻子和兒女為丈夫的英勇精神所感召,後來也領洗入教。

聖傅星、聖味多利古、聖仁瑾(SS.Fuscian,VictoricusandGentian)殉道

聖傅星和聖味多利古是羅馬教士,往高盧傳教。傅星的傳教中心是蒲倫,味多利古的傳教中心是德魯恩。他們的工作遭到羅馬籍和高盧籍異教徒的激烈反對,但是歸奉天主教的人數相當可觀。

過了一個時期,傅星和味多利古一同去拜訪聖金帝諾。到了亞米盎,因教難激烈,於是轉往森斯,在一個外教人家裡供宿。那人名叫仁瑾,很客氣地招待兩位傳教士。他告訴傅味二人,聖金帝諾已在六星期前為主致命。

總督接到兩位傳教士抵達森斯的消息,親率軍隊來拘捕。仁瑾手提寶劍,站在門口阻止兵士入內,他表示願為天主犧牲生命。仁瑾當場被捕,斬首致命。

傅星和味多利古被解往亞米盎,飽受酷刑,堅守信德,為主致命。

真福伯多祿(Bl.PeterofSiena)

真福伯多祿原籍熱亞那,製木梳為業。妻子去世後,他加入方濟各第三會,每日工作的收入,除維持個人生活必需的費用外,全捐獻慈善事業。

伯多祿白天辛勤工作,晚間往聖堂作長禱。他常常默想五傷方濟各的愛主精神,決定更徹底地修練聖德。修院院長特准他在院舍旁邊,築一間小屋,獨居隱修。伯多祿一面修道,一面繼續工作,製造木梳。

伯多祿的聖德和名聲很快地傳遍各地。請他指導靈修生活者,有神父、神學家、輔理修士及工人。

伯多祿認為自己最大的缺點是愛說話,他費了十四年的工夫,養成保守沉默的習慣。

伯多祿於一二八九年逝世,死後顯有神蹟甚多。一八O二年榮列真福品。

真福佛蘭哥(Bl.FrancoofGrotti)

一二一一年,真福佛蘭哥生於克洛帝城(在熱亞那附近)。他青年時,脾氣暴躁,倔強貪懶。父親去世後,沉迷賭博,加入犯罪團體,橫行不法,作惡多端。

佛蘭哥在五十歲那年,雙目失明。他受了這場意外的打擊後,如夢初醒,悔罪改過,辦了總告解,往岡布斯朝聖。他在岡布斯聖雅各伯的聖龕祈禱時,視覺恢復。佛蘭哥再作第二次朝聖,這一次的朝聖目的地是羅馬,一路上赤足步行。

有一天,佛蘭哥在加爾默羅會聖堂祈禱,聖母顯現給他,告訴他應當往栖亞那作公開補贖,因為過去他在栖亞那城立了許多惡表。他遵命穿上苦衣,在街頭來往,用苦鞭笞身。過了一個時期,他申請入加爾默羅會。

那時,佛蘭哥已六十五歲,由於他過去聲名狼藉,無惡不作,修會當局為了鄭重起見,囑他等待五年,以考驗他的誠意。

五年後,佛蘭哥被加爾默羅會收錄,當輔理修士,在院裡苦修了十年。他的虔忱及苦行,博得修院和全城居民的讚譽,大家都認為他是一位勇於回頭改過的聖人。

佛蘭哥於一二九一年十二月十一日逝世。一六七O年榮列真福品。

真福胡古利諾(Bl.HugolinoMagalotti)

十四世紀初,真福胡古利諾生於加美利諾城。青年時,父母雙亡,他將全部家產捐贈慈善事業,領受方濟各第三會會衣,度隱士的生活。

胡古利諾勤操苦行,每日部分時間工作,部分時間默想祈禱。他獲賜顯神蹟的神能,許多病人托他轉禱,霍然痊癒。

胡古利諾於一三七三年十二月十一日逝世,遺體葬在斐尼聖堂。

胡古利諾於一八五六年,由教宗庇護九世列入真福品。

真福熱羅尼莫雷諾徐(Bl.JeromeRanuzzi)

本月瞻禮紀念的撒未德會會士共有兩位,真福文都勒和真福熱羅尼莫。兩人的品性和工作完全不同,可是殊途同歸,都修練卓越的聖德,死後榮列真福品。文都勒個性愛好活動,成為著名的講道員;熱羅尼莫性愛清靜,度「默觀」的生活。文都勒青年時代生活越規,後來改過自新;熱羅尼莫自幼生活嚴肅,熱心敬主。

十五世紀初,熱羅尼莫生於華都。年二十歲,入撒未德會修道。發聖願後,入波倫日大學攻讀神學,考取博士學位。

熱羅尼莫晉升鐸品,先後在撒未德會意大利各地修院擔任教授。過了一個時期,他調往本鄉的修院。近處的教友,遇有疑難問題(包括靈魂方面的問題,或世俗方面的問題),都請他解答。烏比諾公爵請他任神師和私人顧問。

熱羅尼莫於一四五五年逝世,死後顯有神蹟甚多。一七七五年榮列真福品。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公认好口碑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中医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z.com/xjebms/1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