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时67美元,美国和中国社会底层差距
北京看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在你眼中“社会底层”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很多人会联想到混乱、肮脏、饥寒交迫等词语,就是一种连生存都困难的境况,更别提什么生活质量了。 而有一些人在外地打工,每天做着又脏又累的活,便自称活在社会底层。其实长期给自己贴上这种标签并不好,因为社会底层不仅仅是一个衡量物质生活的概念,也是一个心理概念。 真正的社会底层,应该是看不到希望的,对于他们来说,光是活着就要用尽全部力量。而很多自居社会底层的人,其实只是目前这段时间的生活质量不够理想罢了。 那么,所谓的社会底层到底是怎样一种群体?他们为什么长期属于社会底层?又有着怎样的心理呢? 笔者曾经看过一本书《我在底层的生活:当专栏作家化身女服务生》,作者芭芭拉是美国《时代杂志》的专栏作家,为了寻找贫穷的真相,她投身美国社会底层,辗转不同的职业,每天拮据生活,用文字描述出了美国底层社会的生活常态。 差距 在美国,底层劳工每小时大约可以挣6-7美元,每天工作时间不等,这种收入水平(最低时薪)在美国属于典型的社会底层,一个人月收入在美元左右,而纽约市的一名理发师月收入大约是美元,差距似乎不大。 再看看房价,北京房价就不说了,距离市中心10几个站也是不低于5万的,纽约呢?纽约市皇后区一套80平米的房子大约是30万美元,可以发现,即便是对于一个社会底层的家庭而言,攒一个首付似乎并不难。 你可能已经发现了一个问题,美国所谓的社会底层,更多的是一种地位、身份的底层,但他们的收入水平甚至接近了社会中层,基本生活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反观中国社会,年,中国农民工数量大约是2.8亿人,平均月收入大约是元,吃穿用行下来,一个家庭想在一个2、3线房子交个首付就相当困难了。 所以,中国社会的底层,可以说是社会地位和收入的双低,是真正意义上的底层。还有很多人由于各种原因失去了劳动力或是不愿意劳动,靠着政府的救助过日子。 底层困境 更有甚者无家可归,某个破烂的角落可能就是他们的家,每天的目的就是为了填饱肚子,日子能混过一天算一天。那么,对于社会底层的人群而言,他们面临的最大的困境是什么?为什么他们很难摆脱自己的底层地位? 首先,社会底层的人往往陷入了贫穷的恶性循环中,他们所处的环境限制了他们的视野和思维。中国的一项对于贫困人口的社会调查发现,那些极度贫困的人,往往没有很好的规划意识。 他们的收入不太稳定,会欠下各种账单,而当有了一笔收入之后,他们会将其用完,并没有什么存储意识,等到没什么收入时,他们就无法拿出钱来维持这段困难期的生活。 并且,调查发现这些人几乎很少购买医疗保险,他们会觉得没有必要将钱投入到生病这种不确定的事情上。因此,当疾病意外发生的时候,他们完全不具备应对能力,进一步加剧了财务困难。 由此可见,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因为贫穷,会缺乏存储与购买意外保险的意识。他们往往只能看到当下发生的事情,而缺乏长远的考虑。因此,当突然事件发生之后,由于之前没有准备,会变得更加手足无措,蒙受更大损失。 所以,对于社会底层的人来说,要学会适当的把眼光从当前的困窘中跳脱出来,看一看更长远的事情,说不定能够发现更多机会、做出更好的决策,从而走出贫穷的恶性循环。 其次,有的人喜欢给自己贴上“社会底层”的标签,放弃改变自己的生活。不要忽视心理暗示的作用,当你不断暗示自己当前过得很窘迫,无力改变现状的时候,你就会慢慢采纳这种信念,觉得自己的生活毫无希望,不可能有所改变。 而如果你长期这样认为,你就会放弃努力,走一步算一步,觉得自己的命运自己无法掌控。你会失去自我效能感,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也不愿意付出行动去改变,自然就失去了改变目前生活状态的可能。 作者 第一心理主笔团 神奇小小 参考资料: 《我在底层的生活:当专栏作家化身女服务生》 《逃离不平等:健康、财富及不平等的起源》 神奇小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eguxijiaerbaa.com/xjebly/9296.html
- 上一篇文章: 7所藤校在内,多个专业暂停招生,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