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这篇应该是昨天发布给大家的。都过了雨水节气,谁想北京突然意外的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春雪,我兴奋的抓着相机就向外跑,去了附近妙应寺赏雪。(《雨水,一月中》雨水,一月中。、《初春,妙应寺赏春》初春,妙应寺赏雪。点击可查看,在文章最下面也有相关连接)只好又拖了一天才整理完中篇,不好意思让大家多等了一天。

下面我们就直接进入主题吧!

伊尔尼乌代夫的陪葬俑盒子

约公元前—前年(埃及新王国拉美西斯时期)

木制,灰泥粉饰,彩绘

高33.5厘米,宽.7厘米,厚13.7厘米

这件展品原为萨尔特收藏,于年购入。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埃及文物部藏

护身符、陵寝侍者、亡灵书将在坟墓中陪伴死者,以保证他们死后舒适的生活。因为在陵寝中放置的小塑像越来越多,于是这种盒子就应运而生。盒子通常为木制,一般绘有逝者在欧西里斯神前祈祷的葬礼场面。

盒子上的人物像很像是小孩角度画画使用的方法。头部是侧面的,一只正面的眼睛被放到侧面的脸上,肩膀和胸膛从正面展示,而胳膊和腿又从侧面展示的,看起来就像是被熨斗熨平了一样。两只脚都从内踝那一面看,画面上的人物像看起来就仿佛有两只左脚。因为他们只遵循着一条规则,以便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都包括在一个人的形状中。比如头部在侧面图中最容易看清楚,他们就从侧面画;躯体上半部从前面看最好;而一旦活动起来,胳膊和腿从侧面看要清楚的多。所以画里的埃及人看起来这么奇特地扁平而扭曲,原因就在这里。

马里总督迪—伊路姆石雕像:献给伊丝塔女神

约公元前年(沙卡纳库诸王子时代)

块滑石

-年安德烈·巴罗考古发掘于特尔·哈利利(今天的叙利亚,古为马里)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东方文物部藏

伊丝塔是苏美尔神话系统里面的“圣女”、“天之女主人”,也是掌管战争的女神。

最早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类型是城市类型,第一个中心在苏美尔。大多时间里,这块土地上并没有像埃及那样由一个唯一的国王来统治。到公元前年时,苏美尔地区已经出现了1个独立的城邦。

石雕像上的“文字”不是图画,而是单位个尖笔面,看起来像三角形或者楔形。人们把它称为“楔形文字”。我不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但是从发掘泥板上的文字看,上面有商人的报告、契约、收据、货品清单等。从这里知道,古代苏美尔人是很了不起的商业民族,他们很懂得计算,知道要明确地在公正与不公正之间划出界线。

手捧果篮的少女石雕像

公元前-前年

石灰石,红色颜料痕迹

年查尔斯-让-梅尔基奥·德·沃盖和埃德蒙·杜瓦尔考古队发现于阿铁努(塞浦路斯,古为格尔基),年入藏卢浮宫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东方文物部藏(MNB)

奈斯曼《亡灵书》称量心脏图

约公元前-前年(埃及后王朝时期,第30王朝)

彩绘莎草纸

高31.5厘米,长54厘米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埃及文物部藏

亡灵书是写有葬礼祝祷词的莎草纸卷,绘有逝者在前往另一个世界的过程中,面对不同神灵的场景。它通常放置于墓穴中木乃伊的附近,或在木乃伊裹布里贴身放置,伴随逝者前往死后世界。

莎草纸(Papyros)是为古埃及人广泛采用的书写载体,它用当时盛产于尼罗河三角洲的纸莎草的茎制成,我们今天的“纸”(Papier)这个词就是从这里儿来的。大约在公元前年,古埃及人就开始使用。第一幅画中,有豺头的死神阿努比斯正监督称量死者的心脏,有灵鸟头的神使在左边记录结束。

夫妻立姿石像

约公元前-前年(埃及第三中间期,第5王朝)

玄武岩

来源地疑为赫利奥波利斯;杜兰收藏;

年卢浮宫购入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埃及文物部藏

埃及的艺术家都必须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学习。坐着的雕像必须把双手放在膝盖上;男人的皮肤必须涂得比女人的颜色深;每一位埃及神的外形都有严格的规定;太阳神荷拉思必须表现为一只鹰,或者要有一个鹰头。每个艺术家还得练出一手优美的字体。他得把象形文字的图形和符号清楚无误的刻在石头上。一旦掌握了全部的规则,也就结束了学徒的生涯。

而埃及艺术最伟大的特色之一就是,所有的雕像、绘画作品和建筑形式仿佛都遵循着同一条法则,各得其所。很难用语言来说明,这种风格是由什么构成的,但是如果看的次数多,就发现支配全部埃及艺术的那些规则使每一个作品的效果都是稳定的,质朴而和谐。而对每一个细节都有强烈的秩序感,以致略加变动就显得全盘大乱。

乌尔玛乌石碑

约公元前-前年(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

彩绘石灰岩

来源地疑为阿拜多斯,杜兰收藏

年卢浮宫购入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埃及文物部藏

第十八王朝是在埃及遭到严重入侵之后建立的。这个国王叫阿米诺菲斯四世,他很特别,打破了许多有古老传统的神圣习俗。在他看来,埃及的信仰中有那么多的神,还有那么多秘密习俗,太令人难以置信了。“只有一个神”,他这么教给他的民众。“就是太阳,它的光芒创造了一切,维持了一切。你们只许对它祈祷。”他对照神的名字把自己叫阿克纳顿。他从根本上反对一切旧事物,赞同新的、美的想法。让人将宫殿里的画用一种不再像其前的法老所表现的那么神圣,那么严格、僵硬、刻板,而是非常自然,不受约束的重新画一遍。有一些肖像也把他表现的很难看,大概是他希望艺术家画出他的全部人身缺陷,也许是他坚信他这个先知无比重要,所以坚持要逼真的肖像。

可人们并不觉得这么做有什么好,他们不想看到任何和几千年来所看到的东西有所不同。在这位法老离世后不久,就又回到了旧风俗。其前已经持续了一千多年的埃及风格又继续维持了一千多年。

书记官坐姿石像

约公元前-年(埃及古王国时期,第五王朝)

彩绘石灰岩

布兰多收藏

年卢浮宫购入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埃及文物部藏

这个书记官不知道是不是有人物原型,不知道他的姓名,也不了解他为哪位君主效命。但埃及人为自已的书写感到无比骄傲,在所有的职业当中,他们最敬重的是书写者,书写差不多被认为是很神圣的事情。

阿蒙神祭司伊姆纳米佩特和妻子塔美鲁的雕像

约公元前年(埃及新王国时期,第18王朝末)

高18厘米,宽10厘米,厚10厘米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埃及文物部藏

这件展品原为杜兰收藏,于年购入。

在雕像背面,有给底比斯众神的祝祷词:请国王向阿蒙神、穆特女神、洪苏神,以及所有底比斯的保护神献上祭品,请求他们保佑我的塑像永远立于他们的神庙之中,我的口中永远有他们赐予的食物,我每日出入墓地而不会被另一个世界所拒绝,在山谷节(纪念逝者的节日)时,我能得到底比斯老爷们给伊姆纳米佩特的面包。

旁杜阿和父亲迪迪的石雕像约公元前—前年(埃及新王国时期,第19王朝初期)

彩绘石灰岩

高31.5厘米,宽19.5厘米,厚17厘米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埃及文物部藏

这件石雕像原为萨尔特收藏,于年购入。

木匠旁杜阿与他的父亲迪迪双膝跪地,向冉冉升起的太阳献上赞歌,赞歌便刻在太阳船的下方。太阳神是埃及万神殿的第二大神,他的意愿决定了逝者能否得到完美的永生。

彩绘陶钵

约公元前-前年(埃及新王国时期,第18王朝初期)

萨尔特收藏;

年卢浮宫购入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埃及文物部藏

扛罐外国人造型的木香粉勺

约公元前—前年(埃及新王国时期,第18王朝,阿蒙霍特普三世)

高9.4厘米,宽6.5厘米,厚.3厘米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埃及文物部藏

这种勺子被称为“香粉勺”,在其勺柄上特意进行艺术加工,装饰带有舞蹈、音乐等田园式或生活化的图案。这样的题材可能是为配合与享乐相关的礼物进行赠送,反映了埃及新王朝时期上流社会人们的想象场景。这件作品无疑更具备了工艺品的特征而非普通的日用品。

抱小猫女子造型的木镜柄

绝公元前-前年(埃及新王国时期,第18王朝)

槐木

萨尔特收藏;年卢浮宫购入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埃及文物部藏(N)

在埃及的宗教中,猫一直被看成神圣的动物。

陶盘

约公元前年

希腊雅典工坊制作

发现于雅典;

年卢浮宫购入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希腊、伊特鲁里亚及罗马文物部藏

几何形式规整和对自然的犀利观察,将二者结合起来是一切埃及艺术的特点。

赫努塔奈布的陪葬侍俑

约公元前—前年(埃及新王国拉美西斯时期)

木制,彩绘

高19厘米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埃及文物部藏

原为杜兰收藏,于年购入。

古埃及人相信,灵魂要在冥界继续生存。他们精心设法防止尸体腐烂,在身上涂药处理,再用布条缠起来,保留好遗体。垒砌金字塔用以保存国王的木乃伊,把他的遗体装在石棺里,放到高大的石山中央。这些墓穴里的设施,是供灵魂来拜访自己身体时居住的,因此,里面有些可以吃的东西,有家具和衣服,有许多逝者生前生活情景的画像。逝者本人的画像也在,这样灵魂来访时,马上就能找到正确的墓穴了。

彩绘双人女子陶塑像

公元前35-前50年

黏土,彩绘痕迹

高5.5厘米,宽15厘米,厚7.厘米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希腊、伊特鲁里亚及罗马文物部藏

这组人像曾被放在墓室中,或为神庙的祭礼。19世纪末被发掘而为公众所知,曾引起巨大轰动。

细看之下表情刻画的都很生动,难怪。

白底黑彩三耳陶瓶

约公元前-前年

产自雅典:发现于意大利乌尔奇;年入藏卢浮宫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希腊、伊特鲁里亚及罗马文物部藏

这些有彩绘图案的陶瓶,往往是打算用它们盛酒或盛油,而不是用来插花的。当时在雅典,绘制这些瓶已经成为一种重要行业。

希腊人的审美意识建立于“至美即至公”、“遵守界限”、“毋骄傲”、及“毋过度”。上述四条规则所代表的世界观,正是认为秩序与和谐使混沌有其分限。

非洲人头部造型的陶酒坛

约公元前50-前年

产自雅典;发现于意大利伊特鲁里亚;坎帕纳旧藏;

1年入藏卢浮宫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希腊、伊特鲁里亚及罗马文物部藏

从人的头部倒出来的酒,你喝吗?

古希腊英雄赫拉克勒斯浮雕头像

约公元前年

制作于希腊奥林匹亚;年在奥林匹亚宙斯神殿发现;

年希腊政府捐赠给卢浮宫博物馆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希腊、伊特鲁里亚及罗马文物部藏

赫拉克勒斯是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是主神宙斯与阿尔克墨涅(底比斯国王安菲特律翁之妻,被宙斯诱奸后生下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但让人更无语的是她是宙斯的重孙女。)之子,因其出身而受到宙斯的妻子赫拉的憎恶。他神勇无比、力大无穷,完成了1项被誉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还解救了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隐藏身份参加了伊阿宋的英雄冒险队并协助他取得金羊毛。赫拉克勒斯英明一世,却最终遭赫拉迫害,难耐痛苦而自焚身亡,死后升入奥林匹斯圣山,成为大力神。

奥林区亚的宙斯神庙,位于哈德良门的南面,当年应有根科林斯式石柱,规模相当壮观,但是于公元5年被大火摧毁。宙斯神像虽然因被运到君士坦丁堡而幸免于难,可是最终亦难逃厄运,于公元46被大火烧毁。现在只留下15根顶天立地的石柱,向人们述说着当年的辉煌。

这件为希腊奥林匹亚制作的柱式檐壁排档的间饰。

卢浮宫方形大厅

亚历山大-让-巴蒂斯特·布伦(3-1年)

年入藏卢浮宫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绘画部藏

墙壁上挂满了各个时期的油画。

卢浮宫绘画馆以它典范性的历史、坚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展览与出版的方针、尤其是百科全书式包罗万象的近七千件收藏,致力于保藏并展示自中世纪到19世纪中叶绘画艺术的技巧与美学,毋容置疑地成为一种权威性参考。

卢浮宫大画廊

帕特里克·阿兰-弗雷泽(-0年)

布面油画,年

年捐赠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绘画部藏

卢浮宫绘画收藏始自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在上期中已经介绍过他),凭借他明智的收购,第一批意大利绘画杰作得以进入法国文化遗产,其中便有举世闻名的《蒙拉丽莎》。从他开始,法国历代君主都通过订制和购买艺术作品,表现其个人艺术品味,同时彰显其政治影响力。

“0年的卢浮宫和杜伊勒里宫”木制模型

-年

雷米·穆尼尔;索菲·波洛诺夫斯基制作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历史部藏

拿破仑三世执政时期(-0年),卢浮宫与杜伊勒里宫的连接工程完成。

年法国国王亨利二世去世后,其遗孀卡特琳·德·美第奇决定搬出亡夫居住的卢浮宫,另建新宫。年,卡特琳·德·美第奇下旨在卢浮宫西面约50米远的地方营建杜伊勒里宫。“杜伊勒里”的名字来于该处的一座石灰窑。

年沙龙展期间的卢浮宫大画廊

作者不详(19世纪法国人)

铅笔,水彩

年卢浮宫购入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素描版画部藏

年1月8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八在卢浮宫中主持众议院与贵族院议会会议开幕

查理-卡尤斯·勒努(-年)

布面油画年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绘画部藏

双臂张开正欲下跪的修士(手部习作)

克里斯托法诺·阿洛里(-年)

约-0年

黑粉笔,蓝色纸本,白色提亮

科隆耶稣会学院藏,军事行动中缴获。

年入藏中央艺术博物馆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素描版画部藏

克里斯托法诺·阿洛里为意大利著名画家,成为早期的巴洛克风格的支持者。他生活在美第奇家族治下的佛罗伦萨,深受梅迪奇家族的赏识雇用他装饰王宫。

被两位圣人围绕的圣母和圣子

西蒙尼·坎塔里尼(-年)

米粉色纸本,红粉笔

皮埃尔-玛丽-加斯帕·格里莫·德·奥赛收藏

年大革命时期被查没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素描版画部藏

粉笔画指用特制的色粉笔在附着力较强的纸上绘成的画。其特点是不透明、无光泽,并易于掌握,通过勾擦揉抹,可以产生清新明丽、丰富细腻的色彩效果,可以表现复杂的环境气氛;也可以精细入微地刻画形象的质地肌理。16世纪开始,17世纪推广到欧洲各国并成为独立画种,18世纪空前繁荣。

卢浮宫的拿破仑楼梯

安德烈-玛丽·雷尼耶(-约3/5年)

羽毛笔,黑与灰色墨水,灰与褐色水彩,铅笔

4年苏利斯女士捐赠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素描版画部藏

卢浮宫与杜伊勒里宫合并计划

让-巴普蒂斯·德·多布里尔(-0年)

羽毛笔,黑色墨水,灰色水彩

年卢浮宫购入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素描版画部藏

维旺?德农半身大理石雕像

约瑟夫-夏尔?马兰(-4年)

高60厘米,宽34厘米,厚6厘米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雕塑部藏

这件雕像由王室事务部于年定制,同年入藏卢浮宫。

年9月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负隅顽抗的路易十六在第二年被推上断头台。而这一年的8月10日,卢浮宫博物馆正式开幕。

维旺?德农,法国旅行家、外交官、画家。他是位宠臣,曾陪伴拿破仑?波拿巴出访埃及,并在回国之后,依据自己的素描发布了一本雕塑记录集。在王室的庇佑下,德农在被征服的国家推行征用政策,一心打造百科全书般的博物馆,为此,他被誉为“猎食家”。收于他的功绩突出,年被任命为中央艺术博物馆总理事。

两个女子头像(布料习作)

皮耶-莱昂·盖兹(-年)

兰伯特·克拉收藏;马拉塔合集;科隆耶稣会学院藏;军事行动中缴获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素描版画部藏

奥古斯都皇帝玉雕像

公元1世纪初(玉石浮雕);帝国时期(其余宝石);年(路易吉?瓦拉迪耶金匠加工)

玉髓,岩石水晶,玛瑙,大理石,金,亚铜合金,珐琅

高60厘米,直径40厘米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希腊、伊特鲁里亚及罗马文物部藏

公元前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号,象征罗马已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他经过与不同统帅在陆地、海洋上的长期战争,终于在公元前31年,真正独自统治了整个帝国。屋大维创立了由他亲自监督的中央集权制度,直接控制诸行省总督,严厉惩罚总督中犯有贪污受贿、敲诈勒索等罪行的人。他规定收税标准,使收税成为国家的职责,而不再是贪得无厌的包税人私人的事。他严密控制军队,让士兵们得到很好的待遇,使他们直接对他宣誓效忠。他还创建了一支常备海军,镇压海盗,保护帝国各地间商品和军队的运送。通过这些措施,建立了有郊的行政管理体系,确保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和平维持了00年之久。

18世纪,梵蒂冈得到这块玉石浮雕。年,委托金银匠路易吉?瓦拉迪埃,将之与其他一些古董一起重新镶嵌,打造成一件华丽的工艺品。1年,拿破仑一世时期,入藏卢浮宫。

拿破仑一世半身瓷像

仿安托万-德尼?肖代(-年)

年;法国塞夫勒瓷厂

高温素瓷

高64厘米,宽60厘米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工艺品部藏

拿破仑一世(-年),19世纪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在意大利取得辉煌成就而赢得声望,同时他利用自己的声望推翻了督政府。先是作为9至4年的第一执政,并且制定了一部法典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为《拿破仑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体系,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

在4年,他让自己成了皇帝,法国人的皇帝。教皇亲自前往巴黎给他加冕。5年的冬天在奥斯特里茨拿破仑彻底击溃了反法联盟的军队(英国、德国、奥地利、俄国、瑞典联合)。

有意思的事,他送给每个亲戚一个王国,作为小小的纪念。他妻子的儿子、他的养子(他妻子和前夫的儿子,那个时候流行娶寡妇。)得到了意大利,他的哥哥得到了那不勒斯,他的弟弟得到了荷兰,他的妹夫得到德国的一部分,他的姐妹们都成了意大利的女公爵。好吧,这一些都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他们一个没落的贵族家族还在偏远的科西嘉岛屿上围坐吃午饭,而桌子上只有最粗陋的食物。真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拿破仑于8年搬进卢浮宫,他亲自参与策划了卢浮宫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扩建工程,在这座建筑外围修建了更多的房屋,增强了宫殿的两翼,使开放的博物馆空间更大,不仅继承了大革命时期的查抄所得,还从被占领国掠夺了大量的艺术品,全都搬进卢浮宫向公众展示。

不可一世的拿破仑最终败于“滑铁卢之役”,战胜国理直气壮地堵着卢浮宫的大门,要求法国政府归还非法所得。于是,约有0件艺术品物归原主。

拿破仑纹章图案的羊毛地毯

弗朗索瓦?德布雷(-0年)设计;巴黎萨伏纳里制造厂制作

-年

直径厘米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工艺品部藏

纹章是指一种按照特定规则构成的彩色标志,专属于某个个人,家族或团体的识别物。贵族纹章是欧洲文明的一大特色,在1世纪诞生于战场上,主要是为了识别因披挂甲胃而无法辩的骑士,所以认为纹章是贵族专利的普遍观点就源自于此。

这块地毯约在年至年曾放置于杜伊勒里宫宝座厅,目前存于法国国家家具管理处。

绘有拿破仑一世和约瑟芬画像的玳瑁鼻烟盒

皮埃尔·巴拉顿(活跃于6-年间)

让-弗朗索瓦·索瓦隆(-年)

年之前

棕色玳瑁,釉金

4年菲利普·勒努阿遗赠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工艺品部藏

约瑟芬是拿破仑的第一任皇后,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第一位皇后(比拿破仑大6岁,当时已经是二个孩子的母亲,和拿破仑认识三个月就闪速结了婚。现实生活常常比小说有趣啊!)。出生于当时的法属西印度群岛的马提尼克岛。和拿破仑于9年离婚(主要原因是4年拿破仑尊为皇帝需要有继承者,而他们之间没有孩子,唉!爱情和帝国,如果是你你选择哪一个?)。死于巴黎附近的马尔梅松堡,约瑟芬与其女奥坦丝一起葬于法国圣皮埃尔-圣保罗大教堂。

约瑟芬死后,拿破仑在她的坟前痛哭不已,他说:“约瑟芬是我最亲爱的人,至少她不会抛弃我。”拿破仑在临终时,嘴里还念着约瑟芬的名字。

大理石雕塑:狮子

公元1世纪

碧玄岩和黄色大理石

高96厘米,宽13厘米,厚45厘米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希腊、伊特鲁里亚及罗马文物部藏

这尊公元1世纪的狮子石雕,由一整块碧玄岩打造而成。这种石料在当时专供皇室订制作品使用。石雕的原收藏者为亚历山大?阿尔巴尼红衣主教(–年),他是教皇克莱蒙特六世的侄子,为18世纪古罗马文物收藏大家。5年,卢浮宫买下了他的一些最重要的藏品。

祭祀助手卡密尔石雕像

身躯部分,公元世纪;添加部分:16世纪

雪花石膏,红色大理石和铜

发现于意大利:博尔盖塞旧藏;

年入藏卢浮宫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希腊,伊特鲁里亚及罗马文物部藏

古希腊人将千姿万态的活生生人体综合,从中寻找一种理想的美,肉体与灵魂和谐的美。最能表现这种美的,是静态形式。这种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姿势、神情皆然。犹如海面无论何其波涛汹涌,海水深处依然平静,希腊人像无论内心如何激情动荡,都永远流露一种伟大而均衡的精神。

“梅特罗多鲁斯医生一家”大理石浮雕墓碑

公元前5-前1年

年在意大利弗拉斯卡蒂(原塔斯库勒姆)的塔维纳别墅发现;

年卢浮宫购入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希腊,伊特鲁里亚及罗马文物部藏

“萨杜恩的宝座”大理石浮雕

约公元40年或16世纪

高76厘米,宽厘米,厚15厘米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希腊、伊特鲁里亚及罗马文物部藏

我凑近脸看着这一些小爱神们如同有生命一般,可以听见呼吸声。在柔软的皮肤下,肌肉和骨骼的隆动与活动。能够使人感觉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体的全部优美。

这件浮雕展现了爱神们将镰刀和权杖置于农神萨杜恩的宝座脚下的场景。从17世纪中期开始,卢浮宫古代文物展厅中就有对这件浮雕的描述。

大理石自塑像

安托万?柯塞沃克(-年)

约年

高54.5厘米,宽40.5厘米,厚6厘米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雕塑部藏

这是雕塑家安托万?柯塞沃克的自塑像。柯塞沃克也曾为路易十四国王塑像,并参与凡尔赛宫的装饰工程。他于3年至5年期间任皇家绘画和雕塑学院院长。

年,塑像作者的侄孙、皇家建筑师夏尔-皮埃尔?库斯图(-7年)将这尊塑像赠予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年法国大革命中被查封,年入藏卢浮宫。

坐姿男子小雕像

身躯部分为古代雕像,添加部分是17世纪雕刻

大理石,青铜

产自意大利,并在当地被发现,弗朗西斯科·加尔蒂收藏;王室收藏,大革命时期被查封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希腊、伊特鲁里亚及罗马文物部藏

这是一件意大利制作的古代雕像,被称为“参议员”。

美惠三女神托起爱神

弗朗索瓦?布歇(3-年)

布面油画

约年

高80厘米,宽65厘米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绘画部藏

弗朗索瓦·布歇(FrancoisBoucher,3—),法国画家、版画家和设计师,是一位将洛可可风格发挥到极致的画家(他的作品全都是冷淡的银色的调子,虽然高尚优雅,却不使人有亲切感,也许当时的贵族式的骄矜的人们就喜欢这样)。曾任法国美术院院长、皇家首席画师。出版过《千姿百态》画册。

美惠三女神指的是希腊神话中分别代表着妩媚、优雅和美丽这三种品质的三位美丽女神。她们是宙斯和欧律诺墨(为宙斯的第三位妻子)的女儿,也是爱神阿佛罗狄忒的随从,常伴随在她的左右。她们代表了游戏,以及所有非理性的行为:婚外的性行为、不饿的时候进餐、舞蹈等等,生命所给人带来的欢愉。她们姐妹三人从出生开始便形影不离,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给当地一片美丽欢乐的气息,与生俱来的气质和神性让一切不美好的东西都与她们相隔开来。

使用这个题材进行创作,其中最熟悉的二幅画是:15世纪末佛罗伦萨画派著名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的木板蛋彩画《春》中位于左侧的美惠三女神(《春》作于年,正值他37岁艺术生涯的巅峰时期,现藏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兹齐美术馆);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拉斐尔画笔下的《美惠三女神》(木板油画,17.1x17.1cm,法国尚蒂伊城堡孔蒂博物馆藏)。

这幅油画由医生、慈善家和大收藏家路易?拉?卡兹(8–9年)捐赠。他捐赠的幅油画曾是卢浮宫博物馆接受的最重要的私人捐赠。随着君主制的瓦解、贵族垄断财产和艺术品的时代也随之结束。伴随共和国和民主的确立、法国的博物馆迎来了“捐赠者的时代”。从19世纪开始、出于不同目的、很多收藏家决定将个人收藏捐献给一个或多个博物馆。这些收藏都是收藏者持续数十年、投入大量心血、花费巨资逐渐积累的。

猴子古董商

让-巴蒂斯特·西梅翁·夏尔丹

布面油画:约年

年入藏卢浮宫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绘画部藏

让-巴蒂斯特·西梅翁·夏尔丹是法国平民写实主义的风格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擅长静物油画,也擅长风俗画;夏尔丹的画风平易、朴实,具有平和亲切之感,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的美学理想。他的大量静物画都追求装饰效果和表面趣味,能赋予静物以生命,给人以动感。他的风俗画受小荷兰画派影响,但思想内容更深刻,善于把人物形象和生活环境联系起来。

画中一只衣着华丽的猴子翘着二郎腿,正拿着放大镜,一本正经、装模作样地研究一枚古币,一副学者模样。既是批评宫廷绘画浮华纤巧,讽刺假装高雅趣味的王公贵族,也是对献媚于皇室的学院派艺术家的批判。(猴子在西方艺术里的存在感并不算高,纵使有,也是角色模糊、意义暧昧。)

德尼?狄德罗青铜像

让-巴蒂斯特?皮加勒(4-年)

高41.4厘米(含台座5.厘米),宽34.5厘米,厚5.5厘米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雕塑部藏

这尊铜像由夏尔-德尼-阿尔伯特?卡罗咏?德?范德乐于年捐赠。

德尼?狄德罗(-年)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作家,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人物。年至年他为巴黎每两年举行一次的绘画雕塑展览写过10多篇评论文章,反对浮华的、迎合贵族趣味的作风,提倡现实主义画风。

这次展览“卢浮宫的创想”这个主题就是来自于这位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作家:德尼?狄德罗。在18世纪中后期,在他主编的15卷《百科全书》中,提到“卢浮宫的创想”这个概念。

狄德罗在书中记载,圣耶恩在1年提出把卢浮宫辟作博物馆,向公众开放。这个提议在当时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于是他们这一群知识分子在18世纪掀起了启蒙运动,艺术创作、文化遗产保护与丰富的发展方向渐渐明晰。在民众的心目中,将王室收藏聚集到卢浮宫并使之成为“国家收藏”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意味着国王的珍宝不仅仅是国王的私有宝藏,而是国家的公有财产。当然如何实现卢浮宫艺术品公有化还需老天爷背后推一把。年,以攻占巴士底狱为标志的法国大革命从天而降,毫不夸张地说,是法国大革命“造就了”卢浮宫博物馆。

未完,我们下篇见。。。(最后一篇将会尽快出炉,谢谢你的







































白癜风怎么治疗和控制
儿童白癜风饮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eguxijiaerbaa.com/xjebly/3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