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昇(.12-.4),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年由外交部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从事有关中法关系史、法国汉学诸方面的翻译与研究工作,笔耕不辍,著译作等身。曾任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和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中国敦煌研究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华东师范大学海外汉学中心兼职研究员或教授。兼任法国亚细亚学会的国外会员,年获得法国政府文学艺术勋章。年1月,受聘担任北外法语系刊物《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Etudsfrancophons)编审委员会委员。

年4月10日上午,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享年七十四岁。

下文为耿昇老师登在《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第三辑(年)上的文章。谨以此文悼念我们杰出的系友、尊敬的前辈。文末附耿昇老师的主要著作及译著目录。

(耿昇老师,摄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

法国汉学界对丝绸之路的研究

耿昇

一、法国学者研究丝绸之路的背景与机构

“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经济、政治、人员、文化和思想交流的一条大动脉。在海上丝绸之路大举开通之前,陆路丝路东起中国,穿越西域、古印度、阿拉伯—波斯社会,一直通向希腊—罗马世界。丝路输送的并不仅仅是丝绸,而且从时空和交易额方面综观全局,丝路上的丝绸交易量所占比例甚小。从狭义上讲,文化交流实际上与物质交流平分秋色,甚至还可能有过之;从广义上讲,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倡的那样:“丝绸之路是对话之路。”由陆路丝绸之路又衍生出了诸如“海上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瓷器之路”、“草原之路”、“皮货之路”、“茶叶之路”、“沙漠之路”和“骆驼队之路”等形形色色的名称。虽然这些耳熟能详的名称之科学性和历史真相尚有商榷余地,但它们在中外关系史上的作用却不容置疑。

“丝绸之路”的提法,最早是外国人的发明,后来又被中国学者认同和采纳,现已成为一个国际通用学术名词,远远地超越了“路”的地理范畴和“丝绸”的物质范畴。最早提出“丝绸之路”的是普鲁士舆地学和地质学家、近代地貌学的创始人、旅行家和东方学家李希托分(FrdinandvonRichthofn,—年)。他于年曾随德国经济代表团访问过包括中国在内的远东地区。在他死后才陆续全部面世的5卷本巨著《中国亲历旅行记》(—年)中,当他谈到中国经西域与希腊—罗马社会的交通路线时,首次称之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一名便在世界范围内逐渐流传开了,而且使用得越来越广泛,其外延也越来越大。它甚至成了中西乃至整个中外多领域交流的代名词。

丝绸之路实际上是一片交通路线网,从陆路到海洋、从戈壁瀚海到绿洲,途经无数城邦、商品集散地、古代社会的大帝国。来往于这条道路上的有士兵与海员、商队与僧侣、朝圣者与游客、学者与技艺家、奴婢和使节、得胜之师和败北将军。这一幅幅历史画卷,便形成了意义模糊的“丝绸之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唐代的景教、元代的方济各会会士)以及西域的巫教——祅教、摩尼教、犹太教等,也都是经这条路线传入中国的。中国早期的养蚕术、造纸术和印刷术、治国良策、伦理道德和自然科学的无数硕果,也是经由该路传出去的。

欧洲的汉学研究最早是由几个航海大国发起的,如意大利、葡萄牙与荷兰等国。但是法国人很快就成了执欧洲乃至整个国外汉学之牛耳者。法国于年12月11日在法兰西学院(CollègdFranc)创设了国外的第一个汉学讲席。汉学从此堂而皇之地进入了西方大学的圣殿,这就是“汉语与鞑靼—满语和文学讲席”,由27岁的雷慕沙(AblRémusat,—年)执掌教席。雷慕沙于—年出版的4卷本《亚洲论丛》中,有关高地亚洲语言和历史的精辟论文,便占有很大份量。其遗作《法显传·佛国记》的译注本,于年面世,书中几乎荟萃了当时国外有关西域史的全部知识。—年,伯希和从敦煌和西域劫回余卷5—11世纪的汉文、藏文、回鹘文、粟特文、于阗文、吐火罗文、梵文写本与其他大量中世纪文物。它们成了法国研究西域和丝路的珍贵资料。年3月,由法国总统和中华民国总统共同赞助,利用“庚子赔款”在巴黎创建法国汉学研究所。该所在长期独立运行后,于年划属巴黎大学,年最终划归法兰西学院。该所除了从事教学、科研、图书工作之外,自年起陆续推出一套代表法国汉学研究最高水平的著作《法国汉学研究所文库》,现已出版名教授们的28部名著。如沙畹(EdouardChavanns,—年)的《汉文三藏中的个故事与寓言》(年),戴密微(PaulDmivill,—年)的《吐蕃僧诤记》(年)和《王梵志诗辑注》(年),石泰安(R.A.Stin,—年)的《西藏史诗与说唱艺人的研究》(年)和《汉藏走廊古部族》(年),哈密屯(J.R.Hamilton,—)的《五代回鹘史》(年),韩百诗(LonisHambis,—年)的《明代蒙古史料集》(年),童丕(EricTrombrt,—)的《敦煌借贷文书》(年),拉切聂夫斯基(PaulRatchnvski)的《元典章》译注本(—年,4卷本)等,它们均为法国研究西域史和丝路史的世界性名著。

CinqcntscontstapologusxtraitsduTripi?aka

《汉文三藏中的个故事与寓言》

年,法国亚细亚学会诞生。这是西方成立最早的亚洲研究学术团体,其会刊《亚细亚学报》已出版余卷,其中西域史与丝路史的文章分量最大。法国著名汉学家和西域史学家雷慕沙于—年,伯希和于—年曾先后出任该学会会长,一大批汉学家曾出任副会长。至于领导过该学会的伊斯兰学家、阿拉伯—波斯学家、突厥学家和印度学家,则更是大有人在。开办于年的吉美博物馆则专门收藏阿富汗以东的西域艺术品和文物。法国《亚细亚丛刊》中,也发现过不少有名的有关丝路的论著。

年12月15日,根据法国印度支那总督杜梅的命令,创建了法国印度支那古迹调查会,并将这一机构的学术监督权委托给了法国金石和美文学科学院。一年之后,又根据年1月20日的决议,该机构易名为法兰西远东学院。其宗旨是从事考古勘察、搜集稿本著作、保护古迹文物、研究从印度到日本的整个远东亚洲的语言文化遗产与历史文明。它虽然将重点放在南亚和东南亚,但也







































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好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eguxijiaerbaa.com/xjebly/3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