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动态追踪第六期拜登时代,美拉关系
前言 北京时间1月21日,约瑟夫·拜登在首都华盛顿宣布就职,正式成为美国第46任总统。就职首日拜登就签署了包括停建美墨边境墙、撤销移民限制令在内等17条行政命令,为其任期构建了宏大的外交政策蓝图。而根据其竞选纲领,往后拜登还将继续调整特朗普在位时的对拉政策,挽救美拉关系“疏远化”的局面,重塑在拉领导力。 当前,受新冠疫情冲击,拉丁美洲面临着经济衰退、政治动荡、社会矛盾激化等严峻复杂的形势,恐将失去下一个十年。在此背景下,其寻求外部合作的意愿可能大大加强,以此来为陷入疲态的拉美社会创造喘息窗口。但由于特朗普时期“门罗主义”重返拉美,强权逻辑变本加厉,引起了拉美人民强烈的抵制情绪,美拉关系一度遭遇冰点,与此同时中欧多国国在拉影响力却不断增强。此次美国政权更迭,面对拜登抛出的“橄榄枝”,到底接还是不接,则需拉美各国结合自身发展道路加以考量。这既可能是走出危机的机会,也可能让它们重陷“美国后花园”的被动境地。而拉美各国对拜登政府的态度选择,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未来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拜登政府能否解构特朗普时代筑起的美拉之间的高墙 图片来源:connectas.org 本期区域追踪将结合美拉双方博弈与妥协并存的动态历史背景,探究新形势下拉美国家对拜登政府的立场倾向,并对美拉关系的发展前景作出分析和预判。 墨西哥 由于地缘因素,美墨关系不仅对二国各自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更是地区甚至全球不可忽视的双边关系。上世纪90年代,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使得美墨经济政治联系更加紧密。新世纪初小布什执政初期,与时任墨国总统福克斯就边境安全和地区繁荣发展议题达成广泛共识。但随后在伊拉克战争议程上出现分歧,两国关系复杂化。年卡尔德隆执政后,对美外交政策更加强调务实性与自主性,在积极发展美墨关系的同时也注重与拉美各左翼政府的关系修复。小布什迫于国内压力也不得不对墨一定安抚性政策调整。总体而言,两国关系保持着友好合作的主基调,主要体现在边境移民问题上。这种状态也延续到了涅托政府与奥巴马政府时期。 特朗普政府强硬的政治态度为美墨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涅托政府为双方的尖锐分歧表示遗憾,并拒绝为美墨边境移民墙买单,对话谈判成为双方关系常态。年墨国大选洛佩兹·奥夫拉多尔凭借“变革”的口号大胜,强调对外政策的自主性。但这位政治强人在与特朗普的外交较量中却表现出忍让态度,在一种不对称的双边力量下谨慎维持着与特朗普治理下的相对稳定美墨关系。 年11月7日媒体测算大选结果出炉后,洛佩兹避免就大选结果进行表态,拒绝承认拜登已胜选。与美国的另一个邻国加拿大总统第一时间祝贺拜登胜选不同,洛佩兹显得更加谨慎。他强调,应当尊重他国民主体制,不干涉别国内务,耐心等候官方选举程序完结;但同时也澄清自己与两位美国总统候选人之间均保持着良好的私人关系和充分的相互尊重。 同年12月15日,洛佩兹正式向拜登致函祝贺其胜选,表达与拜登政府在移民和地区发展议题上通力合作的美好愿景;然而,信函中也传递了另一层信息:希望拜登政府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强调两国的友好双边关系建立在对各自主权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美墨两国都有不少声音对洛佩兹的谨慎态度持批评立场。美国民主党内多位党员墨总统对拜登政府“迟到”的祝贺象征着一个巨大的外交失败,错失了开启两国关系新时代的最佳时机;并质疑所谓的“保持谨慎”仅仅是出于与特朗普的亲近,而非对民主的尊重。墨国国内亦有专家认为,洛佩兹的态度很有可能导致接下来四年的美墨关系冷化。 但也有评论认为,这体现了墨国长期以来奉行的埃斯特拉达主义(DoctrinaEsterada),该国际法原则于年由时任墨西哥外长提出,认为通过发表声明表达各国对他国新政府的承认,意味着一个国家对于另一个主权国家的政府或政制形式和其合法性按自己的意愿做出评价,因此是对他国的干涉。多年来,埃斯特拉达主义一直指导着墨国的外交方针。在本次关于美国新任总统外交争议上,墨国外交部也援引了该指导思想为本国谨慎的外交实践进行合法性说明。 然而,从目前为止对话层面的外交实践来看,双方仍坚持立足于务实外交。年3月2日,拜登首次与洛佩兹进行视频会面。会谈中,两国总统多次强调上方紧密合作必须建立在尊重对方独立自治的主权的基础上,这尤其体现在美方态度上。拜登明确表示,会摈弃将墨西哥视为美国后花园的“门罗主义”思维,努力重返奥巴马时期的承诺,推动美洲一体化前进,并突出美墨关系在其执政议程中的重要地位与盟友地位,寄望于美墨紧密合作。墨总统也认可在平等的基础上两国应当加强合作应对共同的挑战。 在双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eguxijiaerbaa.com/xjebls/8802.html
- 上一篇文章: 美国东亚地缘战略底线和极限修订版之三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