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派报告No21大海的深眸与水晶
相信很多人第一眼看到大蓝洞的时候都会惊讶不已,不敢相信世界上还有如此奇妙的所在。从空中俯瞰,它呈现出一个规整的圆形,就像大海中的一颗蓝宝石。有人形容它是“上帝的瞳孔”,蔚蓝且深邃,紧密地注视着宇宙里发生的一切。热带沙滩、迷人珊瑚礁、怪异的野生动物、丛林小径和古老的历史遗迹,诸多惊喜都完美融合在中美洲东海岸的小国伯利兹。人们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共同见证大自然创造的动植物与地质奇观。 伯利兹是中美洲唯一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东临洪都拉斯湾,与洪都拉斯共和国隔海相望。伯利兹的原始居民是玛雅人,16世纪初沦为西班牙殖民地。年英国取得实际管辖权,称英属洪都拉斯。年脱离英国独立。很多当地人会戏称:“在伯利兹,一只脚在丛林中,另一只可能已经在加勒比海了。” 伯利兹的旅程注定是多姿多彩的,也许今天还在堡礁边浮潜、空降“大海瞳孔”,明天又将潜入了古玛雅人的圣洞探索未解之谜,与“丛林神兽”美洲虎遥遥相望。 碧海深眸很多人知道伯利兹都是缘于大蓝洞(GreatBlueHole)。蓝洞是自然中地质奇迹,这种海上“天坑”在数百万年前冰川时期因急冻而致使至海平面降低,同时石灰岩受到溶蚀作用,下部很巧合地坍塌出一个近乎完美的圆形开口,成为敞开的竖井。当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之后,海水倒灌进入空洞的竖井,形成了奇特的蓝洞现象。蓝洞深邃、神秘、诡异,从高空看仿佛是大海湛蓝的深眸。伯利兹除了蓝洞,还拥有世界第二长的堡礁(仅次于澳洲大堡礁),年被列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历史遗产。伯利兹是当之无愧成的顶级潜水胜地,在这里,可上天可下海,在小型飞机上俯瞰大蓝洞的壮丽,或者潜入海底,在湛蓝的海世界观赏珊瑚,与鱼类及海龟嬉戏,潜水高手甚至可以深入大蓝洞来一场惊心动魄的洞穴探秘。 世界著名的水肺潜水专家雅各-伊夫·库斯托(Jacques-YvesCousteau)将大蓝洞评为世界十大潜水宝地之一,并于年进行探勘测绘。经过海洋先驱们勘测,发现洞内乳石群交错复杂,在水下面可以看到大型钟乳石和石笋,有的甚至达12米长。更有品种繁多的鲨鱼(据说,多为个性温和慵懒不主动攻击的品种)伴您水下同游,潜水越深,水质越清,地质构造越复杂难懂。身处神秘森幽的海下洞穴,美丽与凶险并存。 大蓝洞是现在已知直径最大的水下洞穴,洞口直径米,深度接近米。蓝洞被一片珊瑚礁环绕,实际上是一个顶部塌陷的石灰石洞穴,因为地壳运动而被灌满海水。洞口与海面平齐,呈完美圆形,深邃的蓝色与周围色调丰富的绿松石色浅海形成优美对比。大蓝洞与外海物质交换极其有限,除了偶然游入的鲨鱼很少其他栖息于此的鱼群。洞内海水清澈而静止。 如果再继续下沉,可以在洞底找到人类的骸骨,大部分是大瘟疫时期被沉尸于此的患者遗体。前往伯利兹潜水的最佳时间为4月到5月,这期间也许还有机会邂逅鲸鲨。玛雅祭典中的“水晶少女”玛雅文明是美洲和中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的杰出代表,以印第安玛雅人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伯利兹、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地区。神秘的玛雅文明在经历了前古典时期、古典时期后,在公园年前后达到巅峰,他们大规模建造祭祀神庙、体现天人合一的金字塔,在伯利兹丛林和沼泽湿地开辟具有现代出行的城市。事实上,伯利兹有史以来第一座城市就是玛雅人建造的。公元-年漫长的六个世纪里,玛雅人带着他们神秘的文明出现在中南美洲大陆。他们在伯利兹建造了六个大城市,约万玛雅人居住在这些城市里,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当时的大城市有卡拉库(Caracol)、旭南图尼奇(Xunantunich)和拉玛奈(Lamanai),印第安人则居住在城市外围的小村落。随着玛雅文明在公园年至年开始迅速消亡,中南美洲大陆持续1年的灿烂文明仿佛一夜之间风化崩解,消失在荒烟蔓草中,成为令人遐想无限的遗迹。在玛雅考古中,科学家们借助于激光探测和测距设备,发现伯利兹的遗迹规模超过此前任何已发掘的玛雅古迹,大量的建筑、道路和梯田仍被埋藏在浓密的雨林中等待世人发现,也许未来某天一座崭新的古玛雅城会重回世人面前。伯利兹拥有中美洲最复杂的地下洞穴系统。在古老的玛雅文明时期,洞穴被用来举行神圣的仪式和庆典。位于伯利兹西部密林中的ActunTunichilMuknal是古玛雅文明祭祀的地方,内有国家地理杂志排名第一的圣窟“水晶圣墓”。在溶洞内有着大量保存完好的玛雅石器和陶器,不同的器皿用以存放不同物品,最大的是用来存放用于祭祀的骸骨。洞内最著名的莫过于一位被用于祭祀的20岁左右的古玛雅少女骸骨,时间过去了多年,骨架上充满了方解石(碳酸钙矿物),光线照耀下会闪闪发光,因此被称为“水晶少女”。”丛林天神“美洲虎保护区卡克斯康伯盆地野生保护区(Cocks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eguxijiaerbaa.com/xjebjd/6506.html
- 上一篇文章: 遊輪迈阿密西加勒比海MYNME
- 下一篇文章: 去那神往的地方咖啡与玛雅文化的圣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