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丨寨卡,伤脑筋的寨卡
△寨卡病毒主要传播媒介——伊蚊。 堪称史上最强的寨卡疫情正在中、南美洲肆虐,我们不能隔岸观火,因为国家卫计委15日说,我国已经确诊两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案例。 △医院(2月10日摄)。新华社发 第一例患者发病前有委内瑞拉旅行史,于2月6日入江西医院接受隔离治疗,并于14日治愈出院。第二例患者是广东省江门市人,从委内瑞拉回国,2月12日抵达白云机场时被发现,医院隔离治疗。 寨卡病毒是继埃博拉、中东呼吸综合征之后,又一个引发举世瞩目的传染病病毒。它到底有多厉害? △电子显微镜下的寨卡病毒。 约1/5的感染者会发病,症状是发烧、皮疹等,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一周内即可恢复。若仅此而已,寨卡也不会那么举世瞩目,厉害就厉害在,这病毒可能伤害脑子! 在疫情严重的巴西,年下半年以来,巴西已报告新生儿小头畸形多例,其中有些病例的母亲在怀孕时有过发热、出疹的症状。人们高度怀疑小头畸形与寨卡病毒感染有关。 △巴西新生儿小头症患儿玛丽亚·焦万娜接受检查(1月28日摄)。 △27岁的母亲凯莉抱着焦万娜(1月27日摄)。 寨卡病毒主要经伊蚊传播,这种蚊子主要分布在美洲和很多热带地区。 △伊蚊幼虫。 △携带寨卡病毒的伊蚊细胞。 △实验室内的伊蚊。 为了防疫消灾,拉美人正在忙着灭蚊。 △在巴西累西腓,一名工人在喷洒灭蚊药(2月4日摄)。 △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当地儿童看着一辆市政车辆喷洒灭蚊药(2月11日摄)。 △在尼加拉瓜首都马那瓜,一名卫生部工作人员在居民区灭蚊(1月26日摄)。 △在秘鲁利马省,一名工作人员用化学药剂驱蚊(1月29日摄)。 △在哥斯达黎加圣何塞,一名卫生工作者展示一片用于灭蚊幼虫的“多杀菌素”药片(2月2日摄)。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巴西军人参加灭蚊培训结业仪式(2月12日摄)。 △洪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尔巴的一处公墓,灭蚊药剂弥漫其间(1月21日摄)。 除了举国灭蚊,准妈妈们也精心防护,生怕被蚊子叮咬。 △巴西里约热内卢一位准妈妈往自己身上涂抹驱蚊剂(1月28日摄)。 △在波多黎各的圣胡安,等待检查的准妈妈身旁墙壁上贴着预防寨卡病毒的宣传页(2月3日摄)。 寨卡病毒并非“新生事物”。早在上世纪40年代,寨卡病毒首次在非洲被发现,多年来主要为散见、症状轻微的病例。这次在美洲发生的疫情,堪称史上最大规模的寨卡病毒疫情暴发,它在很短时间扩散到20多个中、南美洲国家,并有继续向世界其他地区扩散的风险。 视界君送您一张“护身符”↓ 编辑丨尹栋逊 图表丨胥晓璇 图片:新华社、法新社、路透社、美联社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z.com/xjebgk/60.html
- 上一篇文章: 年末出游盘点全球最惊心动魄的机场跑道
- 下一篇文章: 16Sep一分钟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