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达几千年的人类史中,东方一直是古世界贸易中最为畅销的贵重商品的产地,除了生产这些商品外,远东、近东的东方人民同时也在运送这些贵重商品到当时已知的世界三大洲各地消费者手中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古世界国际贸易最具重要性的世界中心自东向西,其次的另一中心自西向东走向,这两个中心司的贸易通过陆路和海路进行,一些欧洲学者将其称为丝绸之路,这是因为商人们在这条路上所运输的最贵重的商品是中国的丝绸。

始自中国东部的丝路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北路,这是始自中国到欧洲的陆上丝路、途经中亚、纳托利亚高原直到地中海东岸的安塔基亚,而后由海路通向意大利海岸,上有不少大的城市和古都城。由于这条路,这些城市成了重要的贸易和文明的中心,为历代各国人民间的经济和文化的交融和联系做出了贡献。

另一条路则称为南路,即始自中国广州港的海上丝绸之路,经中国海,印度次大陆沿岸进入阿拉伯半岛海域。又分成两条:一条向北进入阿拉伯海湾水域到达波斯和两河流域另一条向西到达也门和埃塞俄比亚沿岸,而后进人红海到达汉志沿岸和位于欧洲、北非的地中海沿岸国家。

由这两条主要路线还衍生出二些支路,通向四面八方,有的通向中国的东部,有的远达北欧和非洲腹地。通过这些道路,不仅运送货物,还传递着文化、思想,更有传教士、旅行家、冒险家、探险者往来在这些路上,因而丝绸之路实际上是一条联结各国人民的国际贸易和文明交融之路。

在本论文中,我想谈谈海上丝绸之路的南路,阿拉伯半岛及其海域构成了这条丝绸之路的重要部分和中枢。提起这条路,就不得不谈到中国和阿拉伯半岛之间的贸易关系史。

中国人自公元前各时期以来便航行在印度洋水域,他们的船只在中国港口和西印度港口之间进行远航。阿拉伯人也是如此,他们的船只从阿拉伯海湾和也门沿岸港口启航,前往西印度港口和印度南部沿岸,在那里同中国商人汇合,从中国商人和印度商人那里获得中国和印度的商品并向他们出售阿拉伯半岛出产的贵重商品,其中最贵重的商品有香料、铸铜、乳香、珍珠等。由于这些中国、印度商品运到阿拉伯半岛的港口,阿拉伯商人便可以通过海运或通过陆路商队运输到波斯、两河流域、沙姆、埃及和埃塞俄比亚沿岸,许多阿拉伯人从经营他们半岛生产的产品和与印度、中国的进口贸易中发财致富。然而阿拉伯人和效仿他们从事远东贸易的半岛地区的人民获得的财富引起一些势力的不满,因此从公历前三千年末,亚述人就企图控制阿拉伯人作为中介所进行的东方贸易。一份古文献记载阿卡德国王赛尔贡(公历前年)成功地使马干、达勒盟和马邑达勒盟即巴林,马鲁哈即印度。从很早以来,波斯人也企图与阿拉伯人竞争这一贸易的利益。公历前(——)年在大流士皇帝时代,波斯人发动了一次征讨,从阿拉伯海湾到苏伊士湾包围了阿拉伯半岛并取得成功,并抵达埃及,旨在控制海上丝路的两条通道:阿拉伯海湾通道和红海通道,从而控制远东的贸易,将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人排挤出去。但大流士国王征讨所取得成功的维持时间并不长,而且在历史上也只有这一次征讨,因而他们还称不上是冒险家。同样,希腊人世企图控制红海和阿拉伯海湾的航海权,他们在现在的科威特国法拉卡岛上建立了定居点。在过去的时代,波斯人控制了途径阿拉伯海湾到中国、印度的贸易。但他们的控制并没能剥夺阿拉伯人有效地参与这一贸易活魂因为阿拉伯人有着长期在印度洋航海、造船的经验和丰富的知识。由于波斯人需要作为中国、印度船只航行起点的阿拉伯人的港口,因而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对东方贸易的争夺在过去的时代此起彼伏。在公历三世纪初陷落于波斯的法尔西人王朝时期,来自印度、中国的海湾贸易受到打击,有些萧条,因为法尔西人鼓励中国的贸易通过波斯走陆路。但他们的继承人萨珊人的政策与此相反,鼓励通过海上丝路的贸易,对阿曼北部、巴林和哈加尔沿岸的港口又关心起来,艾布鲁克斯(艾卜拉)港在同中国、印度的贸易中又焕发青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阿拉伯海湾公海上的重要港口之一,两河流域和波斯的产品出口到印度、中国,运回檀香木、乌木、中国丝绸,在艾布鲁克斯港设有征税的海关中心。

我们尚未发现有关阿拉伯人船只在公历前的历史时期或在公历初的几个世纪抵达中国沿海或中国人船只抵达阿拉伯半岛港口的史料和证据。但一些史料表明由海上丝路运抵印度的中国货物是由中国和印度船只运输的,而由印度、锡兰市场运往阿拉伯半岛港口的货物是由阿拉伯、波斯、印度船只运输的,因为在伊斯兰的时代,印度船只就已在阿拉伯水域航行,抵达索克特拉岛、亚丁海岸、苏哈尔、巴林和艾卜拉港口。在这期间,在这些港口居住有来自印度的侨民。在海湾水域航行的印度船只一直享有盛名,伊斯兰前的二位名叫拉德.本.拉比阿的诗人对印度的船只这样形容纵横海上,准确无误。

现在我们将话题转到海上丝路另一条通道上来,这就是那条通向红海抵达埃及和地中海沿岸之路。我们发现在阿拉伯半岛南部和沿红海沿岸对岸陆路的北部地区建立的阿拉伯王国已控制了进入红海的东方贸易和航海权,这是因为红海多珊瑚礁,而通过其深海水道和出入这些港口需要的经验帮了阿拉伯人的大忙,他们热衷于掌握这些资料。有一位也门商人的故事,他叫玛阿尼.宰德,在埃及的吉萨发现了一块上面刻有他名字的雕刻,雕刻上记载了埃及给他的布匹,要他用船运走。这可能是发生在托罗密二世时期(公历前二二前年)的故事,巴立米阿拉伯人原是汉志北部沿岸的居民,他们是最早定居在埃及南部沿岸的阿拉伯人,从事托罗密人的贸易,到达埃及沿岸的红海港口。一些学者认为巴立米人属现在仍定居在瓦季港地区的巴立部落。

公历前一世纪,经由也门和阿曼港口的东方贸易繁荣起来,控制阿曼南部水域的沙布王国的一位国王在佐法尔地区建了一个港口,原称耶姆海拉姆,成为航向东方船只的停靠港。在这期间访问过这一地区的希腊旅行家描述过红海南北港口贸易活动的情况。关于木扎(水哈)港,厄里特利亚航海游记的作者说:他发现这个港口船只拥挤不堪,船主、阿拉伯船员和所有的人都在忙于做买卖,港口属于希木叶尔国王卡尔巴伊勒。在红海的北部,迪丹和利哈延王国参加途径他们港口的海洋贸易。生活在公历前一世纪的斯特拉本尼描述过他们的同盟者奈伯特人的贸易活动,他们控制了红海北部的不少港口,如鲁基,库非(达巴北部的哈利巴港)、阿克拉,库米(瓦季南部的卡尔卡玛码头)。他说:“物从鲁基,库非运往佩特拉,从佩特拉运往腓尼基,从腓尼基运往其它地方。”他说:“奈伯特人是一些酷爱财富的民族,他们贩运的货物有的是贩运来虹有的不完全是贩运,而是按货物清单提供,清单上的货物除了其它东西外,还包括绣花服装、大黄、番红花、肉桂、雕塑、绘画、雕刻等,清单上的一些货物很可能是从东方输入的。

但对途径红海的东方贸易的控制权并非在公历前的几个世纪内二直掌握在阿拉伯人的手里,因为这一贸易已将他们和他们的国家拉进国际角逐和竞争的舞台,将他们卷进同地中海沿岸欧洲列强直接的对抗之中:首先是希腊,其次是他们的同盟者罗马人,然后是拜占庭人。因而当时红海的状况并不比阿拉比海湾的状况好多少。希腊人刚一控制阿拉伯半岛周围地区埃及、沙姆和伊拉克就迅速将海上丝绸之路予以完全控制,对此,阿拉伯商人和海员并没有表示不满。马其顿的亚历山大还制定了一项控制阿拉伯半岛沿岸的计划,旨在全部控制半岛的领土,进人东方商品的产地,而不是坐等中国和印度的商品用船或阿拉伯骆驼商队运到埃及和沙姆,在那里高价出售。但亚历山大的计划在实施之前他就去世了,感谢真主,他的计划随他的死以失败告终。在亚历山大在埃及的继承人时代,托罗密人重开了联结尼罗河、红海和地中海的古运河,公历前一一年,与托罗密二世命令重开这一运河,船只从埃及进入印度。为保护东方海上的贸易,托罗密人安排希腊侨民在红海的一些港口居住,并给他们的定居点起了希腊名字。其中的艾姆布鲁尼港,该港口据认为位于沙特阿拉伯王国西北的瓦季港处,但在红海沿岸发掘的古迹证明艾姆布鲁尼位于法尔散岛,在那里确有希腊式建筑遗存和希腊的雕刻。当然,本篇论文不适合展开讨论这一题目,我只是抛砖引玉。

作者系沙特国王大学文学院考古、博物馆系主任

阿里.本.易卜拉欣.哈米德.阿班

感谢







































移动app后台开发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z.com/xjebgk/1512.html